傳染病的認識及預防


目錄

  1. 呼吸道傳染
  2. 腸胃道傳染
  3. 接觸傳染
  4. 血液傳染
  5. 蚊蟲或動物傳染
  6. 多途徑傳染

呼吸道傳染

流行性感冒

致病源         

 流感病毒

 

傳染途徑

吸入帶病毒的飛沬,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

 

潛伏期

1-3日

 

徵狀

發燒(可能高燒),打顫,出汗,疲倦,無胃口,可能有嘔吐,頭痛,喉痛,輕微腹瀉

肌肉痛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          空氣流通

*          充足睡眠

*          均衡飲食,經常運動

*          勿到人多地方

*          勿吸煙

*          勤洗手,勿共用毛巾

接受預防疫苗

 

注意點/特點

減輕症狀;

*          臥床休息

*          多進液體

 

回到頁首


 

禽流感

致病源         

H5N1禽流感病毒

傳染途徑

透過接觸活家禽(如雞)傳染

潛伏期

 

徵狀

發高燒,易有肺炎、呼吸衰竭等併發症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          避免接觸活家禽,接觸後要洗手

*          家禽要經煮熟才食用

*          增強身體抵抗力

注意點/特點

禽流感病毒於70℃會死亡,所以需將家禽煮才食用

 

回到頁首

非典型肺炎

致病源         

冠狀病毒

傳染途徑

吸入帶病毒的飛沬,接觸帶病毒的物品/排泄物/體液

潛伏期

2-7日

徵狀

發高燒(高於38℃),打顫,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頭痛,乾咳,氣促,腹瀉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      1: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接觸懷疑染病者時需穿戴標準預防傳染病之裝備;

*          口罩

*          眼罩

*          紙帽

*          保護衣

*          鞋套

注意點/特點

懷疑染病者需予隔離護理

染病者的口鼻分泌物及體液均會是傳播病毒之媒介

回到頁首

肺結核

致病源         

結核桿菌

傳染途徑

吸入空氣中帶病菌的微粒染病

潛伏期

數周至多年

徵狀

90%無明顯徵狀,可能午後有輕微發燒,盜汗,疲倦,體重下降,咳嗽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          接種卡介苗

注意點/特點

染病者開始葯物療程後兩星期可回社區生活,但必須按醫生指示繼續服葯至6-9個月之療程完畢

回到頁首

腸胃道傳染

霍亂

致病源         

霍亂弧菌

傳染途徑

食入污染之食物或食水

潛伏期

數小時至5日通常2-3日

徵狀

嚴重腹瀉(突發,多次,米水狀)

通常不會有明顯發燒

併發症;脫水,嚴重可致命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注意飲食衛生】
  • 只飲用經沸之食水
  • 食物需幑底煮熟才可進食
  • 不光顧無牌食肆
  • 以兩套用具分別處理生肉及熟肉
  • 剩餘餸菜,最好棄置,若要保留,需封好存放在雪櫃內

預防

腹瀉患者勿往泳池游泳

若出現腹瀉應為其補充電解質

回到頁首

甲型肝炎

致病源         

過濾性病毒

傳染途徑

食入污染之食物食水

潛伏期

2-7星期

徵狀

胃口差,噁心,嘔吐,腹瀉

疲倦無力,輕度發燒,右腹上部痛,

深茶色小便,灰色大便

眼白及皮膚黃疸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注意飲食衛生】
  • 經常外出旅遊人士,可以注射甲型肝炎疫(須注射兩次) 首次及6個月後

注意點/特點

 

回到頁首

大腸桿菌感染

致病源         

大腸桿菌O-157

傳染途徑

食入污染之食物或食水(動物糞便污染食物)

潛伏期

3-4日可長逹9日

徵狀

腹痛,腹瀉(初水瀉,後含血)

發燒,打顫

此菌會產生毒素,致腎臟/腦H嚴重損害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注意飲食衛生】

注意點/特點

食物煮至75℃可殺死O-157菌

患者勿往泳池游泳

若患者腹瀉應為其補充澱解質

回到頁首

接觸傳染

結膜炎(紅眼症)

致病源         

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衣原體沙眼,病毒

傳染途徑

接觸病者眼睛或上呼吸道分泌物

潛伏期

細菌引起的約1-3日,病毒引起的約1-12日

徵狀

眼睛流出白或黃色分泌物

流眼水,眼皮紅腫,疼痛,畏光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不要共用毛巾或個人眼部物品

觸摸眼睛前先洗手

結膜炎流行期間勿往游泳

注意點/特點

患者勿往泳池游泳
回到頁首

疥瘡

致病源         

疥蟎

傳染途徑

直接接觸患者或床舖衣物

潛伏期

未患過此病約2-6星期

曾感染者則1-4日

徵狀

患者十分痕癢,尤其夜間

皮膚有小丘疹,線形痕,可能有水泡

疥瘡多分佈於指間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注意點/特點

疥蟎在離開人體後,生存不會超過2-3日,患者衣物需隔離處理(根據CDC資料)
回到頁首

手足口病

致病源         

多種腸病毒引致,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

傳染途徑

直接接觸患者的飛沬、穿破的水泡或排泄物

潛伏期

3-7日

徵狀

發燒,胃口差

手掌、腳底、喉頭起水泡,

口腔內有潰瘍

臀部有無痛的紅疹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

流行期間,減少共用玩具

玩具在玩耍後需徹底清潔

注意點/特點

患者須隔離至水泡結痂,色將病毒傳開
回到頁首

血液傳染

乙型肝炎

致病源         

乙型肝型病毒

傳染途徑

血液,體液,性接觸,母嬰傳染

潛伏期

45-160日

徵狀

與甲型肝炎相同,但一般不會發燒

會成帶菌者

5-10%會成慢性病

預防

 

注意點/特點

戴手套,避免血液/體液接觸

巿全性行為(使用避孕套)

不共用針筒

注射乙型肝炎預防疫苗

回到頁首

愛滋病

致病源         

愛兹病毒

傳染途徑

血液,體液,性接觸,母嬰傳染

潛伏期

不足1年至10年或以上

徵狀

可分三期;

第一期 - 在血液中發現病毒,此時可能有發燒,約2-8星期

第二期 - 無症狀期,有傳染性,此期可由18個月至15年(或更長)

第三期 - 會有淋巴脹大及各種感染出現,例如帶狀疱疹,肺炎等

預防

 

注意點/特點

戴手套,避免血液/體液接觸

安全性行為(使用避孕套)

不共用針筒

 

回到頁首

蚊蟲或動物傳染

登革熱

致病源         

登革熱病毒

傳染途徑

由感染的白紋伊蚊透過叮人傳染,多在日出後兩小時及日落前數小時叮人,不會由人直接傳染

潛伏期

3-14日

徵狀

3-5日高燒,發冷

嚴重頭痛,背痛,關節痛,後眼窩痛

噁心,嘔吐,出疹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預防蚊蟲法

注意點/特點

分兩種: 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患者需要留意有否出血,如皮膚出血,流鼻血,牙肉滲血等登革出血熱症狀,需及早就醫

患者需避免使用亞士匹靈

回到頁首

瘧疾

致病源         

瘧疾原虫

傳染途徑

由感染的蚊透過叮人傳染,不會由人傳人直接傳梁

潛伏期

1-37日,間有長至數月或數年

徵狀

如感冒,但會反覆發生頭痛,打顫,肌肉痛,間有嘔吐,腹瀉,

惡性瘧疾會引致休克,抽筋,精神紊亂,溶血性貧血,肝腎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預防蚊蟲法]及

到瘧疾流行地區可先用預防性葯物,如Chloroquine

注意點/特點

分四種  : 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形瘧

復發可椠20-30年後

回到頁首

流行性乙型腦炎

(日本炎)

致病源         

日本腦炎病毒

傳染途徑

由蚊叮咬受怠染的人或動物,再將病毒透過叮咬人傳染,不會由人直接傳染

潛伏期

5-15日

徵狀

可能無症狀

嚴重會有頭痛,高燒,意識錯亂,頸直,痙姅,昏迷等,急性期可能維持十幾日,主要影響中樞神經

預防

【保持良好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預防蚊蟲法]及

如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並逗留1個月或以上,應接受防疫注射

注意點/特點

病毒在56℃加熱30分即失去活性

自然宿主有豬,牛,羊,馬

感染出現臨床病症比率很低(約0.3%),但有症狀之小孩死亡率可逹20%,老人死亡率為0.3-60%,康復者可能有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回到頁首

多途徑傳染

T天花

致病源         

T天花病毒

傳染途徑

直接接觸或飛沬傳染

被感染T天花病毒之動物咬

接觸帶菌動物之體液或傷口

由受感染者之飛沬或沾病毒的用品

潛伏期

7-17日(通常12日)

徵狀

發燒,頭痛,背痛,肌肉痛,淋巴脹痛,全身不適,

疲倦,咳,喉痛,氣促

發燒1-3日後出疹,通常起於面部

預防

接觸動物後要用梘液洗手

接觸寵物傷口/溢液時要帶手套

寵物用品/布類,均需隔離處理

如被動物咬傷/抓傷,應即就醫

留意寵物有無:

--發燒,咳

--眼有溢液

--肢體脹大

--起水泡或疹

如有以上情況,應即與獸醫聯絡,諮詢如何處理

注意點/特點

猴天花病毒亦可由感染的人傳給其他人,因此在有懷疑個案時採取『標準預防傳染病措施』
回到頁首

炭疽

致病源         

炭疽桿菌  

傳染途徑

皮膚(傷口)/黏膜 吸入 食入孢子的生肉,(少發生於人類)

潛伏期

數小時至7天

徵狀

傷口發炎腫脹,形成膿疱

膿疱破裂成黑焦痂

 

突發,肺炎徵狀,2-3日死亡 腹痛

嚴重水瀉

預防

處理泥土時需帶手套

皮膚有傷口時應以敷料蓋好

處理動物皮毛時要帶上口罩

,免吸入孢子

 

處理食物或進食前要洗手

食物必須煮熟才可進食

注意點/特點

傷口分泌之毒素可做成血症 由動物皮毛吸入炭疽孢子,

孢子發芽增殖,引起肺炎,

可致敗血症,病者會呼出大

量有傳染性的病菌

 

孢子由口腔或消化道傷口侵入組織、淋巴、血液,發芽繁殖,分泌外毒素,導致患者死亡
回到頁首

以上資料來自紅十字會醫護服務部
五星健康五星家計劃展秅漁e
版權全屬上述機構
修訂日期:2003 年 07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