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香港風情畫
八十年代的香港可說是開埠以來經濟最顛峰的黃金十年,
經過了七十年代十年艱苦奮鬥日子帶來的經濟起飛後,到
了八十年代終於享受得到經濟繁榮的果子。
當年很多香港人因為抄樓、抄股票而一夜之間變成暴發戶
(台灣也一樣), 突然間有數之不盡、花之不完的金錢。這
時期,「吃喝玩樂」、「大魚大肉」、「餐餐魚翅撈飯」
、「晚晚上大富豪」等等名詞大都是從這時期開始的。當
年,尖沙咀、尖東的魚翅酒家、夜總會多不勝數,晚晚客
似雲來。雖然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名開始,九七大限的陰
影已經到來,但畢竟距離時間尚早,大家都還在過著歌舞
昇平、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世界。
娛樂方面,八十年代初流行滾軸流冰、很短暫的霹靂舞、
還有風靡八十年代中期的英式桌球。當年玩滾軸流冰的場
所包括太古城、德福和後期沙田的新城市廣場。霹靂舞熱
潮是因為1984年的電影「Flashdance」而大受歡迎,可惜曇
花一現,真正大放異彩要到九十年代末的Hip-Hop時期了。
而桌球的興起是因為一班英國頂尖球手(包括「戴維斯」、
「韋德」、「戴萊」等)多次來港作宣傳,使得當年的桌球
室有如雨後春筍。當年出名的桌球室有「新旺」、「金巴
利」、「得寶」、「河內」、「康體」等等。桌球考眼界
、訓練思考,既是娛樂,又是有益身心的運動,所以很受
藝人歡迎,可惜多年來桌球室品流複雜,煙霧迷漫,使得
桌球運動難以健康成長。
當年還有很多人喜愛的活動便是去「紅勘體育館」看演唱
會。自從八零年「許冠傑」第一位流行歌手在紅館開演唱
會後,在紅館開演唱會便成了流行歌手最崇高的目標,而
紅館也成了樂迷的「朝聖」之地。當年在紅館開最多演唱
會而又最哄動的可說是「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艷
芳」,動軋三、四十場,真可說是挑戰體能、耐力、歌唱
技巧的一大考驗。
流行音樂方面,八十年代還是黑膠和卡式帶的天下,雖然
CD已經有出售但市場還未成氣候。歌手之中譚詠麟可說是
那個時代的班霸,紅足十年。當年很流行翻唱歌曲,導致
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商業電台推動「中文歌曲運動」,但
可惜矯枉過正,扼殺了歌迷收聽外國歌曲的渠道,造成香
港人聽歌的品味倒退了很多年。
今時今日,回想八十年代的日子,就像發一場夢一樣。當
年大魚大肉的日子,如今變成吃「二手飯」;當年取笑外
國失業率高企,今日香港竟比外國更高。當年一切一切的
優勢都沒有了,簡直一場惡夢。相對於今日還在不斷追求
新手機;在公共車輛上瘋狂「煲粥」、口沫橫飛、旁若無
人、視月費如無物;拼命碌卡以卡襟卡;日日吃喝玩樂;
晚晚唱卡拉OK的年青一族真是 很好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