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能治病是利用藥物本身的寒熱性質調理身體,使人體能達致陰陽平衡.
藥物的性質,分為四氣,五味,歸經及升降浮沉四個部分.
前人根據藥性的相反,相畏編成的十八反,十九畏歌括:
十八反:
由於中藥的品種繁多治療范圍廣泛,因此必須加以適當的歸類,以便於症運用.至於歸類方法,是按照藥物性味,功能相類似的歸并為一類.
分類如下:
1. 解表藥 | 2. 清熱藥 | 3. 瀉下藥 |
4. 芳香化濕藥 | 5. 利水滲濕藥 | 6. 祛風濕藥 |
7. 溫里藥 | 8. 開竅藥 | 9. 平肝息風藥 |
10. 安神藥 | 11. 理氣藥 | 12. 理血藥 |
13. 化痰止咳藥 | 14. 消導藥 | 15. 補虛藥 |
16. 收斂藥 | 17. 驅虫藥 | 18. 其它藥 |
相關網:
中國醫學院-中藥炮炙與製劑
中國醫學院-中藥服藥的忌口
中國醫學院-淺談中藥的煎煮方法
中國醫學院-中藥概論
中國醫學院-常用中藥300種
中國醫學院-常用藥材60種
中國醫學院-方藥
中醫園地-藥與方
基礎中醫學介紹-中藥概論
中醫小天地-中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