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訓令
前能登司令,和歌山城城主-宮崎太子
[慶三水無月五日] 能登立藩致詞--[宮崎的亂波人生路]
能登得以立藩,宮崎實在深感慶幸. 從這麼久以來,由三國志internet中的一個無聊的人.到遇上了越前藩的竹中軍師,也就是現在的越前藩公,實在給我很大的啟發.他那種對待藩士之以誠,一起分享生活上的經驗,大家在越前就如同生活在一個虛擬的大家庭之中.於是我亦跟隨竹中共渡了一年多的主從關係,也因此而踏上了該藩軍師之職位,與各藩共商大事的其中一員.因此,對竹中,宮崎至今對他仍然是恭恭敬敬的.不論宮崎是越前的軍師,或是能登的藩主也好,我仍不忘他對藩國經營的那種熱情與及他的提拔.
至於在亂波的官場歷程,就更加忘不了關白的賞識.並不是因為關白與我很諗熟,而是宮崎是一個比較無聊的官,最初在亂波當上了彈正台的少弼位置,聽說沒有什麼事做,但非太政卻有一種權利,就是可以在大政貼一些對政事提出建議的文章,於是我不時就在大政張貼各種各樣的大膽建議.但關白看完以後還很耐心的作回應,而且每次都不是比我更長篇大論就是認真的回應,使我感動非常.自此,我便每次一有新思維的時候,就上書關白,最終獲得了朝廷的信任,也就加入了太政官少弁的行列,一直到了參議.說實在的,我除了雅學閣的一些例行公事以外,就沒有向關白用 e-mail 或 icq 通訊過.但我個人對關白每天處理有上千人成員的亂波事務,日夜不間地做.真是欽佩萬分.有人說過:"與古人透過他的事跡或著作而交往."而我則:"透過一些亂波政事建議與關白而作交往."說起來還真的是有趣萬分呢^^
再說到就是宮崎迄今依然管理的雅學閣,說起來是當時平公退隱而走馬上任.實在要感激平公和大浦公的提拔,宮崎才可以真正能夠在自己平日除大政外最喜歡到的討論區當起管理員來,實在有趣.(^^)自我上任以來,就推行了不少有關於文史之活動,有協辦的,也有自己一手包辦的.有討論賽的,也有問題形式的.實在自己本人也是一個高中生而已,對於歷史或辯論所學膚淺.然而透過每次舉辦了活動,對於別人或自己也有著提升知識水平的機會,所以每次活動完結之後,感受也自然是獲益良多了.不但學會了辦活動的要訣,也學會了很多有關文史方面的知識呢.(^^)而且,在雅學之中,亦因為與雅學閣丞的緊密合作,而成為了好朋友,也培育了一個雅學的未來後繼者.實在有莫名的成功感(^^)
到踏上了立藩之路,至今我仍是踏在道路的後端,未知前路如何.但我深信,在亂波的各位先藩主,再艱辛的路不也挨過了嗎?為什麼宮崎不可以?故此,在這個時候毅然有了立藩之念.當然,前路仍是漆黑,但我們能登如何才可以燃起不滅的火炬,向成功的前端直走?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齊心,團結.
在此,我想說一下毛利元就的遺誡:"當時,元就經已是一名老人,自知毛利家若群雄無首,必會令家業敗亡.故集齊了他的三個兒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前來,希望他們在元就死後能夠齊心,團結,建設好毛利家.於是元就便拿了一束箭來,拿了一支叫元隆折斷.隆元手臂一彎,箭便斷了,可說是輕而易舉.元就再拿兩支箭叫元春折斷,他稍稍用力,箭也就斷了.於是元就再叫隆景把三支箭拿來,把他折斷,但隆景這次就算是用上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折不斷那些箭.於是隆元和元春也試一下,但那三支依舊毫髮未傷.元就之後便問他們:[你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嗎?]三人依然不知何解,元就再說:[我們毛利家也就是這個道理,一支兩支箭很容易會被折斷,但三支箭就發揮了團結的力量.只要毛利家有你們三兄弟的團結,毛利家就可以興隆了.]於是,在元就死後,毛利三兄弟也很團結,於是成就了統一中國的霸業.毛利家也成為了當時的戰國強藩之一.這就是著名的[三矢之訓].
實在,我們能登藩也就是這個道理,只要藩國上下齊心,沒有什麼不可以成就的.唯望各藩士謹記此訓,以壯我能登,謹祝我藩[國運興隆,問鼎雄藩.]
[崎]
能登司令官 宮崎太子
慶三年水無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