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不是說過《魔術》是一門非常科學的表演藝術嗎?因為魔術師在表演時除了要依靠熟練的技巧和道具之外;有時還要借助一些科學原理(如光學、力學、數學、心理學...........等)來製造魔術效果.
「手急不如眼快」這句話,只不過是魔術家故意用來「教育」觀眾的•(註一)
魔術能反映當時(當地)社會的生活狀況,例如我國的《古彩戲法》--即傳統的中國魔術,所變的大多是家禽、五穀之類,這正好反映當時農業社會,人人渴望豐收的心態啊!而西洋魔術中,所變的大多彩紙、鴿子、花束之類,正好反映西洋人思想浪漫的一面.
魔術亦能反映當時(當地)科技的發達程度----例如一套《人體分肢》的魔術,科技不太發達的地區,魔術師也許還在用刀、手鋸來把人體分肢,但科技的發達地區可能已用上“雷射光”來演出了.
魔術的發展,在乎不斷的思考和創新,比喻一個使錢幣消失於手中的手法,最初可能只是魔術師把錢幣把玩在手上,無意中發掘出來的,然後經過無數魔術師的改良,才發展成我們現在常用的手法.所以我認為魔術是智慧加技巧的成果.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很可悲的現象----坊間有些人學會了一些撲克牌的魔術,便自吹自雷,自稱“千王”、“賭術專家”、某某國家賭場“千術顧問”,又或者會幾套《超自然力量》的魔術,便說自己擁有“特異功能”.甚至有所謂“氣功師”表演一套《燒鈔票還原》的魔術,便說這是“氣功”的神秘力量........
無知的人當然會被他們的花技巧語和精湛的演技所騙,但明理的人自然明白那只不過是魔術效果.這樣下去,人們對魔術的偏見只會越來越深,《魔術》便會變成《魔道》.魔術這種娛己娛人的表演藝術,終會走向滅亡........
請記著,《魔術》就是《魔術》:一種為人們帶來歡樂的表演藝術.....
在這裡附帶一提,有些剛剛開始接觸魔術的朋友或是魔術班的同學問筆者;為什麼自己買回來的魔術道具,在表演時總是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什至完全無法表演,這其實是涉及個人表演風格的問題,(註二)除此以外,筆者認為還有下列因素:
1)某些商人用粗製濫造的方法來生產魔術道具,容易露出破綻.
2)說明書不夠詳細,使購買者不能按圖索驥練習.
3)只求銷售成功,沒有考慮出售的道具是否適合購買者.
4)沒有良好的售後服務.
綜合上述各點,人家花了錢買道具回去又玩不來,結果只好把道具丟進廢紙箱,對魔術產生不良好印象.
註一:人的肢體動作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比眼睛快的,而且動作會在眼睛裡留下殘影,電影不就是用這原理發明出來的嗎?
註二:關於「個人表演風格」,筆者會另開獨立課題探討,敬請看官留意.
Copy right & Copy © 2000-2002.魔術樂園 All Rights Resere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