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劍,武器的一種,一般而言,是用金屬製的,通常長三尺以上,雙刃。自金屬的發現和鑄鐵技術的發展,劍的發展便一日千里,早在戰國時代開始,人便已懂得用青銅來鑄劍,到了戰國後期,越人名鑄劍家歐治子鑄造出五把名劍,荊軻刺秦王之時所用的名劍『魚腸』便是他的手筆,其餘的如『巨厥』『湛盧』『純鉤』『豪曹』,亦是名聞於世的名劍。據《晉書•張華傅》中所載,神劍『龍泉』『太阿』是在晉朝的豐城獄中尋得,可見鑄劍術早在晉朝之前,已有所當的發展。

    通常,用劍的人都特別喜愛名劍,有些人因為愛名劍特別鋒利,好掩飾自己劍術的不際。有些人則愛劍上的名貴裝飾,好炫耀自己家財的萬貫。有些人則純粹為劍而愛劍,可能因為他們已把自己的生命附託在劍上,把他們視為朋友,愛人,甚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總而言之,人愛劍的心,絕未退減,只有增加,鑄劍的技術也是有增無減,但劍便是劍,是用來殺人的,人居然會那麼用心地將自相殘殺的工具設計得那麼好,很其怪吧。正所謂『因劍而生,因劍而亡』吧。

    以下的那個故事,正是講述一個由劍而生的故事,這把劍穿梭於人與人之間的恩怨當中;

序幕  -- 『臥龍』

    盧中,古地名,在中國西南部地區。原本,此地只是一處藉藉無名的偏僻地方,後來因為名政治軍事家藷葛孔明曾居於此的關係,而使人知名,但今日談的並不是藷葛孔明。話說某一年時正炎夏,盧中的天氣特別炎熱,山上的動物也不見了蹤影,可能是天氣實在太酷熱的關係吧!在林中,蟬鳴處處,像是投訴天氣太熱的咒罵聲,但此時附和著蟬鳴的不是雀鳥聲,而是一聲又一聲『呯、呯』像是打鐵的聲音,這一陣又一陣,劃破了原本已不甚零靜的山林的打鐵聲,正是由山上的一間茅廬裡傳出來的。

    『呯、呯』,『呯、呯』,『滋......』

    「成功了,成功了!哈!哈!哈!大哥,成功了,快來呀!」鐵匠道,

    「甚麼事?鐵弟。咦?那就是你窮畢生精力的製成品嗎?」男子道,

    「當然,待我把它收飾一會,你便會覺得它美的了。」鐵匠道,

    過了一會,那叫做阿鐵的鑄劍師拿著一柄爛銀劍出來,

    「大哥,試試看。」

    只見那爛銀長劍平平無奇,長三尺一,重六斤三兩八,但並沒開鋒,劍身兩側看似有一道細細的裂縫。那大哥接過爛銀劍,隨手揮了一揮,只覺手中如無物。突然,他鼓起內勁,手中長劍頓然渾身通紅,在椅前虛揮一劍,一張好好的椅子應聲而裂。

    「好劍,好劍呀!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好劍呀!鐵弟,只有你才能鑄造出這等神兵利器呀!」男子道,

    「大哥,不要折殺小弟了,若不是你給我靈感,又若用此劍的人不像你這般具有如此深厚的內力,恐怕也沒有這柄劍了。」鐵匠道,

    「唏!鐵弟,不要妄自菲薄,單以鑄劍技術,你已是獨步天下,無人能出你右。是了,它有沒有名字?」男子道,

    「大哥,這柄劍是你構思出來的,由你幫它取名吧。」鐵匠道,

    「好,唔......,這柄劍看來平平無奇,並沒開鋒,但若一運轉起來, 便威力無窮,如臥龍昇天,好吧,就將它取名『臥龍』吧。」男子道,

    「好名字,臥龍劍,臥龍劍呀!」鐵匠道,

    那鑄劍的名叫鐵呆子,一生只以鑄劍為樂,不求名,不為利,只要他喜歡,就算只鑄農耕用具,他也為你鑄造,但如果他不喜歡,一把果刀他也不會為你鑄,縱使黃金萬兩,奇珍異寶,他也不屑一顧。而那被稱做大哥的,便是劍術通神的『劍神』卓不凡,他曾以一柄長劍,一日之間,連挑三寨十二幫,自此『劍神』二字,便闖出了萬兒。

    「大哥,其實你的劍術已經很高的了,為甚麼......」鐵呆子道,

    卓不凡望著手中的『臥龍』呆呆的出了神,茫茫然道,

    「不知道。或者,劍客求劍,是恆古不變的事吧。又或者,我不想被人已更厲害的劍刺中吧。」卓不凡道。

    好一句不想被人刺中,好能真如古語道,『因劍而生,因劍而亡』吧,

正是:

               縱使劍神名天下,猶自抱劍空自嘆。

               欲知後事如何, 請看下回分解。

回小說坊--主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