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與理性 - VvG - 閑說空話

感性與理性


感性是指屬于感覺﹑知覺等心理的活動﹐跟理性相對。

什麼是感性﹖

感性認識 - 
通關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現像的和外部聯係的認識。感覺﹑知覺﹑
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行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
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係﹐必須把感性認識上昇為理性認識。

理性是指屬于判斷﹑推理等活動﹐跟感性相對。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

什麼是理性﹖

理性認識 - 
認識的高級階段。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所獲得的感覺材料﹐經過思考﹑
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
概念﹑判斷﹑推理。理性認識是感性的飛躍﹐它反映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
部聯係。

以上的感性與理性的認識﹐是我從字典裡找出來的﹐不是很完整但以上的解
釋足以知道什麼是感性和理性﹐可是不是太深入而已。

以我以前所知道的感性與理性是 - 感性就是我們的情緒﹑喜歡﹑討厭﹐主要來
自心理的感覺﹑自發自來﹑好像來時無預感﹐去時無痕跡﹐誰也不能控制。而
理性是戰勝感性﹐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什麼是應該做﹐什麼是不應
該做的﹐或者是自己應該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和所作所為。

這就是我所謂的感性與理性﹐是對是錯﹐我不大清楚﹐可能這兩樣的東西太難
理解了﹐對于其他人來說也許很容易地理解﹐但這兩樣東西是聯係地﹑不能沒
有對方。

對于雙魚座的我﹐是那麼地情緒化﹐如果你(妳)知道雙魚座是怎樣的星座﹐你(
妳)就明白了。今天的我可能是快樂地但有少許的消極﹐明天的我可能是平和地
又有些積極的情緒﹑精神飽滿﹐做什麼事都有衝勁﹐後天的我可能是不快樂又
消極到極端﹐此刻的我是絕對在感性狀態下﹐心口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有點
悶倦﹑煩悶厭倦﹑還有一小點點想吐的感覺(是一點點而已﹐不是真的要吐)﹐
這感覺太難受了﹐如此刻要是發生了些什麼事的話(雖然我沒試過)﹐我想一時
三刻裡(或更長)一定沒有主觀了﹑決定不了什麼了。所以我是喜歡平靜的生活
﹐那我的感性就不那麼地反復無常了﹐對我來說這是好的﹐但有誰的生活是平
平而過呢﹖我想如是太平了那也不好﹐搞不好就象這樣地平凡地過完了此生﹐
那我真是來過這生也枉然了﹑不好好地過完此世那真是天誅地滅了﹐不得可憐
。

可是我往往都是感性戰勝了理性﹐理性很少戰贏﹐真是可悲啊。那些事是我應
該做的﹐可是偏偏自己告訴自己不要做了﹐好像﹐今天要讀些書了﹐可是不知
那裡來的感覺說今天很累了睡一睡吧﹐此刻理性就推理起來了﹐不行﹐不能睡
﹐下個星期有考試了﹐不能睡﹐可是心裡忽道﹐還有一個星期啊﹐還有那麼多
天﹐慢慢來也不遲﹐所以不久就睡了......﹐唉﹐真慘﹐理性就戰敗了(是我太懶
吧﹐竟然把責任推向感性去...一個爛借口...)。而偏偏不應該做的事就做了(
大家不要猜想我到底做了些什麼壞事了﹐請大家不要誤會啊﹐冤枉啊...我決對
沒有做些傷天害理的事啊...冤枉啊...不要誤會啊...)﹐好像﹐明明兩天後就考試
了﹐我都還沒有溫習﹐竟然可以拖到考試前一天才埋頭苦幹地溫習...﹐唉﹐真
慘﹐天殺的傢伙﹐所以我的考試大都是不及格的...。之前我還說過要好好地過
完此世﹐但偏偏我就如此地作賤自己﹐口裡充滿了大道理﹐腦裡想滿了大理論
﹐心裡的天枰各邊充滿了選擇﹐是好是壞都由心生﹐身子只有單調地活動著﹐
全由心裡控制著﹐不由腦裡想的大道理﹑大理論控制﹐唉﹐如可以由腦自由控
制著多好啊。偏偏我就是戰勝不了感性......。

可是感性也不是不好﹐只是感性整天陪伴著﹐那是不好了。感性怎樣才好呢﹖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Sorry。對于我來說﹐由理性來控制感性那就好了﹐該做
什麼事就做﹐不該做時就不做﹐該高興是就高興﹐不開心時就要把自己開心起
來﹐唯一出路就是(我想的﹐不是從那裡聽來的啊﹐有效或無效這就不關我的事
了﹐這只是對我而已...)強迫身子去照著腦裡所想的大道理﹑大理論去做﹐(這
裡的大道理﹑大理論絕對﹑絕對是對于自己好的﹐可不是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了)
不理會心裡所想著的一些些不好的事﹐只要跟著腦裡想的好事﹐傻傻地跟著做
吧。

做個感性的人吧﹐要怎樣做呢﹖我不知道了﹐又Sorry了﹐嘻嘻。我想﹐感性佔
30%~35%﹐而理性佔70%~75%﹐或著感性還要底﹐這就好了﹐感性不
離理性﹐理性又帶有點點感性。這不是人人都要感性起來了﹐這只是用在生活
而已﹐從商者帶些感性的人會不好吧(我想的﹐如說錯了﹐真對不起了)﹐從商
者應該要果斷﹐但如畫家啦﹑作家啦﹑音樂家啦等等帶些感性﹐那是不同說法
了。

說了那麼多﹐請別想我的很理性的人了﹐或很有EQ的人了﹐我完全不是那種人
了﹐如我是很有理性的又有高EQ的﹐我想我搞不好那是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事
了。現在的我還是在努力著﹐做個理性的人但又帶些感性﹐那就好了﹐哈哈(口
出狂言﹑騙人﹑掛羊頭賣狗肉﹑烏言亂語......)。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踚炬。

- 15/01/2003 - End


Back To Main Page

All Rights Reserved By VvG In 2002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