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蘇洵

甲、主旨:

本文旨在強調六國失敗在於賂秦,並借此諷今,指出北宋對外族的退讓,比諸六國賂秦

更為不智。

 

乙、內容大要:

  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提出論點: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賂秦」。

 (一)文章一開首,便以「開宗明義,下筆立論」的手法,指出六國之敗,在於賂秦: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滅亡,並不是因為六國的武器

    不鋒利,作戰本領不好,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二、接著,就從兩方面說出這個論點所持的理由:

(一)第一個理由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因為拿土地賄賂秦國,而削弱了自己

    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

(二)另一個理由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

    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回家失掉了強而有力的外援,不

    能單獨地保存):

(1)第二個理由的提出,是因為六國中真正賂秦的只有韓、魏、楚三個國家。作者統指「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對照史實,顯然有出入;從邏輯上說,並不全面。

(2)為了彌補論述中的缺失,於是作者借助「設問」:

    1>「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接連的滅亡,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

    2>然後主動地回答這個問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3)這樣的手法有以下的優點:

1>既可彌補了缺點,補充論點。

2>更有鞏固和深化論點的作用。

3>以肯定的口氣重申自己的論點:「弊在賂秦」。

 

三、論述:

 (一)先就「弊在賂秦」,作出正面的論述:

  (1)用平實的敘述,權衡得失,讓讀者從簡單計算中分析賂秦的弊病:

1>指出秦國在攻取之外所得的土地,比戰勝而得的竟多「百倍」;諸侯賂秦所失的土地,比戰敗而失的也多「百倍」,突出了賂秦求和的危害性。

2>接著,作者順勢作了這樣的論點:「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秦國最大的欲望,六國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於戰爭了)賂秦,無異於自取滅亡。

3>照應開首四句中「非兵不利,戰不善」,補充闡發「弊在賂秦」的論點。

 

  (2)以形象的描繪寫秦的貪欲無厭:

1>極寫六國之君的祖父創業維艱,而其子孫卻將土地「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上。」「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而結果只是「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則秦兵又至矣」,活現出賂秦者畏懼的情態,而其所得苟安的時間,竟如此短暫。

2>通過這些生動的描敘,清楚地看到「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割地求和,其亡必速。

  (3)以古人言論作為論據:

1>引魏大臣蘇代諫魏王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2>此手法(語例)有以下優點:

     a)藉蘇代之言,說明賂秦之失,古人已指出來,而非出臆測和危言聳聽。

     b)藉「抱薪救火」這一形象的比喻,有力地補充本段論點,指出賂秦的不智猶

       如抱薪救火。

 (二)再就「不賂者以賂者喪」展開論述:

  (1)分析齊、燕、趙三國亡國的原因:

1>齊國:

     a)齊國未嘗賂秦,最後也不免滅亡。

     b)由於「與嬴而不助五國」,對秦的兼併鄰國,袖手旁觀。

    2>燕國及趙國:

     a)燕、趙之君,始有遠略,守衛疆土,義不賂秦。因此,「燕雖小國而後亡」,

     b)趙也有「五戰於秦,二敗三勝」的光榮紀錄。

    3>至於燕、趙之亡其內在因素為:

     a)燕國滅亡,主要因燕太子丹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失敗,觸怒秦王,於是秦大

       舉攻燕。

     b)趙國滅亡,則因趙王誤中秦反間計,誅殺大將李牧。

    4>就客觀情勢來看燕趙二國之亡:

作者指出「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燕

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的時候,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跟秦國

作戰而敗亡,確實是不得已的事)。

  (2)就六國的實力提出反面假設立論:

    1>假設六國的行徑:

     a)如韓、魏、楚三國各愛其土地,不賂秦求和,不使秦國增強實力;

     b)齊國不依附秦國,不與秦國修好、結盟;

     c)燕國能忍小忿,不派遣刺客入秦,以免激起秦王憤怒;

     d)趙國能冷靜應變,不誤中反間計,誣殺大將。

    2>對六國勝敗的判斷:

      作者在此從反面立論,指出若六國義不賂秦,並能積極西向攻秦,那麼勝敗存

      亡之數,與秦國相較,或許仍未易作出判斷。

 

四、申論:

 (一)對六國本身形勢的分析:

    六國本有很好的形勢,若能團結抗敵,可跟秦決一勝負:

(1)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

(2)用侍奉秦國的誠意來禮待天下的奇才;

(3)並且六國合力向西對付秦國,則恐秦人食不得下咽。

 (二)對六國賂秦的原因分析:

    作者指出六國有戰勝秦國的實力,而竟賂秦以求一夕安寢,主要「為秦人積威之所

    劫」(被秦國的威勢所脅制)只懂割地求和,故終亡國,實值得悲歎。

 (三)對為國者作出忠告:

    作者藉六國被秦國威勢所嚇倒而致滅亡的故事,忠告治國者應吸取這個歷史教訓,

    「無使為積威之所劫」,以此為鑒。

 

五、結論:向北宋統治者發出勸諫。

(一)以今昔對比,結束本文。作者在此以「借吉諷今」的手法,道出他本文之深意,當年六國「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秦而勝之之勢」(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不依靠賄賂而能戰勝秦國的形勢),故作者總結說:「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五矣。」

(二)暗喻北宋時遼、夏雖強,但畢竟偏居一隅,而宋以大國身份,竟向他們忍辱求和,不圖振作,重蹈六國滅亡的故事,那就連六國也不如。

 

丙、寫作技巧:

一、借古諷今,含蓄深刻:

六國敗亡,弊在受秦積威所劫,向秦割地求和,以圖苟安。這與北宋當時情況相似,北

宋自「檀淵之盟」以後,只懂向外族賂金帛,求安穩,不思振作,國勢堪危。作者借六

國史事諷諫當局,應以歷史為鑑,不要重蹈六國覆轍。作者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的好處

在於不用直接指斥朝廷,但又可藉著對古事的評論,達到勸諫君主的目的。

 

二、立論明確,層次井然:

本文一開始,明確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逐層論證,從而導出「賂

秦」、「未嘗賂秦」、「義不賂秦」的六國滅亡史實,論述六國若不賂秦而合力抗秦,

則誰勝誰負,未可估計;並提出「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結論;最後更借古諷今,勸諭

北宋政府,結束全文。全篇以六國破滅為線索,貫串始終。

 

三、善用小結,具說服力:

本文不少論點,作者都先作解說分析,然後再加上一個小結。這種技巧,使各論點顯得

穩確有力,如:

(一)談及「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點明「蓋失強援,不能燭完,」小結是「弊在賂秦」。

 

(二)作者分析「賂秦而力虧」的觀點時,指出秦所得土地,極大部分是列國自動獻上的,而列國賂秦而失的土地,又比戰敗而失的土地多出百倍。繼而作出的小結是「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因不在戰矣。」

(三)燕、趙「義不賂秦」,燕雖小國而後亡,趙亦能多次戰勝秦國,作者認為這都是「用兵之效也」。

(四)設想六國不賂秦而合力抗秦後,慨歎六國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因而歸結到「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四、修辭多樣,感染力強:

  本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活潑,更具感染力,如:

(一)對偶:「小則獲邑,大則得城」、「暴霜露,斬荊棘」、「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薪不盡,

    火不滅」。

(二)設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三)比喻:「舉以與人,如棄草芥」、「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四)對比:「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跟「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

        其實亦百倍」對比,突出秦之大欲和諸侯之大患,不在於戰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跟「子孫視之不甚惜,舉

        以予人,如棄草芥」對比,突出賂秦的不智。

(五)誇張:「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誇大六國割地的情況,強調割地事秦的不智。

 

五、例證手法:

(一)語例:「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作者引用這個比喻,說明六國以地賂秦,只會自取滅亡。因為六國的土地好

       像柴薪,秦的欲望好像烈焰,用柴薪救火,柴薪必被燒盡;向秦割地求和,

       也不能止息秦國侵略的慾望。

(二)設例:「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

        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反面說明六國倘能避免賂秦,可與秦爭一日之短長。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說明六國若能重賞謀臣,禮賢下士,合力抗秦,則秦人不能安寢。

(三)事例:齊國「與嬴而不助五國」,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趙王則誤中秦

       反間計,誅殺大將李牧。

 

會考年份:199519971998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內容分析︰

1.  「六國論」與「出師表」都有勸喻君主之意,二者表現手法有甚麼不同?不同的表現方法與作者的身分有甚麼關係?

(1) 「六國論」與「出師表」都有勸喻君主之意,「六國論」是勸喻北宋國君(宋仁宗)不應以納幣求和為國策,「出師表」則勸喻國君(後主劉禪)要親賢遠佞,獎罰分明,雖然二文皆勸喻君主,但二者的表現手法卻有不同。

   1/ 「出師表」用的是直接勸喻的方法。諸葛亮直接向後主說明應該做甚麼,

      不應該做甚麼,如「誠宜開張聖聽」、「不宜妄自菲薄」、「陟罰臧否,不

      宜異同」、「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等;或

      直接向後主說明自己的意見,希望後主照做,如「愚以為官中之事,事

      無大小,悉以咨之」、「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此悉貞良死節之

      臣,願陛下親之信之」等。此外,諸葛亮又屢次提及「先帝」,用先帝的

      名義使後主接受他的意見。

   2/ 「六國論」則採取借古喻今的方法來勸喻國君。蘇洵借六國滅亡的歷史

      教訓,指出六國直接或間接因賂秦而亡,勸喻北宋執政者改變向契丹和

      西夏採取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以免重蹈六國的覆轍。文中以「為國者,

      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

      在六國下矣」點明勸喻的主旨。

(2) 這兩篇文章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與作者的身分有很大關係。諸葛亮雖然是後主的臣子,但也是他的長輩,劉備臨終時,曾囑咐諸葛亮輔佐後主,所以諸葛亮便以用較直接的方法向後主進諫言,甚至用教訓的語氣來勸喻後主。

    蘇洵則人微言輕,沒有甚麼官職。這篇文章只是他給歐陽修看的幾十篇文章中的一篇。雖然他對政事有卓越的見解,但也不能隨便議論朝政,所以他便用借古喻今的委婉方式來表達。

2.  蘇洵怎樣論證「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蘇洵以下列兩點事實作為論據,證明六國之破滅的原因,「非兵不利,戰不善」:1/ 秦國從戰爭所得的土地遠遠不及賂秦所得土地之多。

    2/ 燕趙兩國用武力對抗秦國。結果燕國雖弱小,但亡國反在其他國家之後;

      趙國在對秦國的五次戰爭中取得了三次勝利(在李牧未死之前)

蘇洵以下列各點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賂秦」。

   1/ 割地賂秦並非長遠之計,只能換取短暫的和平,秦國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侵略。

   2/ 以六國有限的土地無法滿足秦國無窮無盡的野心。

   3/ 「賂秦」一方面削弱了六國的實力,另一方面卻加強了秦國的實力,結

      果助長了秦國侵略的野心。

   4/ 韓、魏、楚三國因賂秦而滅亡。

   5/ 齊國雖不賂秦,但也沒有幫助五國抗秦,終於招致滅亡,這是賂秦的間

     接後果。

    6/ 燕、趙兩國用武力抗秦,但處於其他國家相繼破滅的時候,勢孤力弱,

      因此戰敗而亡,這也是賂秦的間接後果,所謂「不賂者以賂者喪」。

3.  蘇洵認為六國對秦國,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他的見解怎樣?

    蘇洵認為只要做到下列各點,就有「不賂而勝之之勢」:

   1/ 韓、魏、楚三國不以土地賂秦求和,以免削弱自己力量,而增添秦國實

     力。

   2/ 齊國不與秦國結好,而加入諸侯抗秦行列。

   3/ 燕國不派荊軻刺殺秦王,激起秦王的憤怒。

   4/ 趙國不中秦國的反間計,誣殺大將李牧。

   5/ 六國將割給秦國的土地,拿來封賞天下間的謀士,將事奉秦國的苦心,

     拿來禮待天下間的奇才,羅致人才為六國效力。

   6/ 六國團結合力抗秦。

4.  蘇洵分析,六國之所以「割地事秦」,主要的原因是甚麼?

    蘇洵分析六國之所以「割地事秦」,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 六國被秦國的威勢所嚇倒(為秦之積威所劫)

   2/ 六國希望苟且偷安(求一夕之安寢)

5.  有謂蘇洵的「六國論」是諷刺北宋政府在外交政策的妥協退讓態度,但篇中大部份的內容都是論證六國賂秦而亡的故事,反而對北宋政府隻字不提,主要的原因是甚麼?

    蘇洵的「六國論」是一篇借古諷今的文章,作者集中寫六國因賂秦而亡的故事,目的是利用歷史的教訓來警惕北宋的君主,希望北宋君主能以六國滅亡的事蹟為鑑,不要再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蘇洵沒有提到北宋政府,原因是不會開罪君主,可以收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的效用。

6.  蘇洵認為,如果北宋政府「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他為甚麼有這樣的見解?

    蘇洵用對比手法比較六國和北宋的實力:

   1/ 在地位上---六國與秦皆諸侯國,地位相等,而北宋是堂堂中原大國,地

      位比遼、夏這些外族高。

   2/ 在實力上---六國的勢力都比秦弱,但北宋卻擁有整個天下,勢力絕不會

     比遼、夏弱。

    六國無論地位和實力都比秦國衰弱,但仍有機會擊敗秦國。反觀北宋無論地位與實力都比外族優勝,假如仍跟從六國滅亡的故事,當然不及六國。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