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輔助筆記A
《新詩三首》、《古詩兩首》、《詞四首》之整體比較
|
主題思想 (所感) |
描寫 時間 |
描寫對象 |
所見 |
所聞 |
重點 描寫手法 |
|
人 |
景 |
||||||
也許 (聞一多) |
1. 1.
懷念亡女 2. 2.
諷刺現世的黑暗 |
夜晚 |
女兒立瑛 |
墳墓一帶 |
1. 1. 蝙蝠 2.紙錢兒 3.黃土 4.松樹 |
1. 1.
夜鷹 2.蛙聲 3.蚯蚓聲 |
1. 1.
格律:三美 |
再別康橋 (徐志摩) |
3. 3.
離別時的惆悵 4. 4.
依依不捨之情 |
整天 |
--- |
康河 |
1.金柳 2.艷影 3.青荇 4.潭水 5.浮藻 6.小船 |
1. 1.
康河水聲 2. 2.
放歌 |
2. 2.
暗喻
2.重覆 3.頂真 |
聽陳蕾士的琴箏 (黃國彬) |
5. 5. 敬佩琴音的高超 6. 6.
琴音帶來的幻想 |
--- |
陳蕾士 |
中大 藝術系 |
--- |
1.變化多端的琴音 |
1. 1.
通感 2. 2.
抽象變具體 |
將進酒 (李白) |
7. 7.
人生短暫,及時行樂 8. 8.
懷才不遇,借酒澆愁 9. 9.
輕視富貴 |
晚上 |
曹植 (陳王) |
飲宴 |
1. 1.
金樽 2.月亮 3.羊肉,牛肉 4.美酒 |
1.唱歌聲 |
3. 3.
誇張 4. 4.
感情起伏變化的描寫 |
兵車行 (杜甫) |
10. 10. 諷刺統治者用武 11. 11. 戰爭對百姓的禍害 |
--- |
士兵 |
咸陽橋 |
1. 1.
馬車
2.士兵親人 3.咸陽橋 4.山東的荒田 |
1. 1.
車聲
2.馬叫聲 3.人哭聲 4.鬼哭聲 |
5. 5.
借古諷今 6. 6.
敘事,描寫,議論,抒情合一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
12. 12. 年華老去,功業未成 13. 13. 人生如夢 |
整天 |
周瑜 (公瑾) |
長江赤壁 |
1. 1.
長江水 2. 2.
堡壘
3.月光 |
1.長江水聲 |
7. 7.
對比,誇張 8. 8.
借景抒情 |
一剪梅 (李清照) |
1.思念丈夫 |
夏末 初秋 |
作者丈夫 |
家附近 (西樓) |
3. 紅藕花 2.蘭舟 3.雁
4.西樓
5.圓月 |
1.雁叫聲 |
9. 9.
直接抒情 10. 10. 借景抒情 |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
1. 1.
寄寓作者孤高性格 2. 2.
淡泊自甘 |
元宵 |
美人 |
花燈會 |
1.花燈
2.馬車 3.魚龍
4.圓月 |
1.鳳簫樂器 |
11. 11. 象徵 12. 12. 誇張 |
揚州慢 (姜夔) |
1.感慨今昔 |
冬至 |
--- |
揚州城 |
1. 1.
雪
2.田野
3.寒水 4.竹西亭
5.廢池喬木 6.二十四橋 7.紅藥花
8.冷月 |
1.號角聲 |
1.今昔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