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權觀點看慰安婦事件:
台籍老兵更應受重視

作者:吳隆盛
日期: March 8, 2001


整個慰安婦事件中,台籍老兵才是受迫害的核心.日本政府之所以要徵召慰安婦,是因為 他們徵召男人從軍之故.如果男人不被強徵從軍,女人也不會被徵召當慰安婦.也就是說日本 強徵台籍男人才是日本壓迫被殖民者的核心問題,而慰安婦制度,只是這個問題的衍生物.日 本政府對台人的壓迫,大部分由台籍日軍承受,而部分的壓力才介由他們轉介到慰安婦的身 上.由以下兩點觀之,當時台籍老兵所受的壓迫,不論在質與量方面,皆比慰安婦來得嚴重:

一.當時年輕的台灣男性,不論已婚未婚,皆有機會被迫從軍;反觀女性,只要已婚,就不 會被徵召.而軍人不可能每人日日皆向慰安婦報到,所以如果慰安婦每日接客二三十次,可知 日軍數量不可能只有慰安婦的二三十倍.

二.誠然台籍慰安婦會遭受日軍踢,抽打等待遇,而台籍日軍所受到待遇如何,因國內無男 性議題之研究,所以無法了解.但是日本人連對他們的子弟兵都非常殘忍,台籍士兵與軍夫的 待遇如何,可想而知.

如果慰安婦制度如呂秀蓮講的,是罪惡中的罪惡.那對罪惡中的核心-強徵民兵刻意忽略, 根本是不分輕重,本末倒置的病態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二: 一.社會上普遍缺乏對男性權益的關心.例如社論中提到日本強徵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軍,

三、四千名壯丁戰死南洋時,如果立即接著寫「男性權益遭受劇烈侵害」,讀者便會覺得 無關痛養;所以必須改為「造成整個部落的凋零」這種非關男權的傷痛,才可獲社會的共鳴.

二.社會上普遍認為保家衛國是男人的義務,所以日本徵召當時的台灣男人當兵也 沒啥大驚小怪.如果現在的社會認為當時的日本有權強徵台灣男人從軍,那對於當時的 日本強徵台灣女人從娼,現在的我們又何需掀起滔天巨浪?話說回來,如果對於罪惡中的罪惡 要痛加撻伐,那對於罪惡中的核心又何忍漠然以對?這又牽涉到社會對對待男女的雙重標準了. 現在的社會極力實踐男女平等,內閣閣員中有四分之一是女性,女性也當上副總統,甚至有人 出書鼓吹立法規定男女共同分擔家事,但是服兵役與社會役,依舊是男人專屬義務!

誠然慰安婦制度之罪惡不可因相對化而減輕,但是強徵民兵的罪惡絕對可以因相對化 而加深.在已經有男的女性主義者加入討伐許文龍的今日,台籍老兵仍不獲像女性團體爭取 慰安婦權益般的重視,即使在本文刊出後依然.他們的口吻可能像呂秀蓮說「兩岸關係緊張是 因男人在執政」一樣,認為是男人執政才會有戰爭,接著對於台籍老兵的權益繼續漠不關心. 對掌握性別詮釋權的人們而言,如果對弱勢的男性主動關心,那麼承認弱勢男性的存在無異 承認女性在相對上不是那麼地弱勢.女性不是那麼地弱勢的觀念如果逐漸被社會所接受, 將削弱她們爭取女權的道德正當性.

(p.s.鑑於男性權益不獲重視,擬籌備成立男性團體,http://tacocity.com.tw/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