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的月光 (5)
伍佰    我是一個詩人                                                                 國際音樂交流   2002
"我不想表達, 正如我不想交朋友一樣, 我只是在發洩"
聽伍佰的歌, 一直都覺得有很濃的宣洩成份在里面, 他可以唱很大聲很有力量的rock , 也可以唱溫 柔得撕心裂 肺的苦情歌. 但是一樣很過癮, 因為在這樣的音樂面前, 無論聽歌的人還是唱歌的人,
都是一種釋放. 在音樂創作上, 伍佰一向留有很多餘地, 無論是編曲還是演唱都沒有做得很完美
他試圖讓聽眾的感覺去填補這種空隙, 從而達到和聽眾的交流.
伍佰一向很重視錄音的品質, 特地為新音樂室遠從英國定製了價值數百萬混音機器. 剛剛建成的
新錄音室埸地很開闊,專為 BAND SOUND 設計, 建在一個非常老式的輕工業區. 在這樣一個遠離
商業喧囂的地方, 伍佰和他的 CHINA BLUE 很自由地完成了新專輯的錄音工作. 這彋名為 "夢的
河流" 的新專輯本來是要做成一張勵志的專輯, 結果整張唱片做完之後, 我們卻發現它其實是一
個悲劇.
這種悲劇感早已深深烙印在伍佰的靈魂中, 他是個市場逿長大的孩子, 車禍帶走了他的兩個兄弟
母親也因此留下了殘疾, 困頓的生活, 悲慘的遭遇, 源於生命的孤獨感, 促成了伍佰悲劇的靈魂底
蘊. 他的音樂, 他的藝術, 都無形中與之形成呼應.
而伍佰的解釋是這樣的: "在這樣一個膚淺的時代裡, 一切都是悲劇."


"創作是一條很孤獨的路, 沒得商量.
入行十年, 伍佰一共出版過五張個人專輯. 在這些專輯褢面, 伍佰沒有個人的偏愛, 因為每一張專
輯裡都是他用心創作的, 每一張都有伍佰賦與給他的生命,每一張都是活著的. 每一張都記載了一
個時代的重大事件, 像 "白鴿" 滲透的對 9.21地震死難同胞的哀悼, "夢的河流" 裡的一些作品則記錄了台灣 2001 年最嚴重的水災.
至於被樂評界普遍看好的經典巨作 "樹枝孤鳥" , 伍佰認為在那張唱片裡傾注了對自己母語的特
殊感情,  整張專輯有很濃烈的撕開的感覺. 而他也表示正在把對閩南語的感覺寫入國語歌, 比如
新唱片的 "蛇", 乍聽起來很像台灣的 "演歌" 用盡各種方法把自己的國語音樂貼上台語的標籤, 這
是比寫台語歌更偉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