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與夏娃的日記 與其他故事 》
《 亞當與夏娃的日記 與其他故事 》 (中英對照) 馬克吐溫 原著 鄧樹楨 編譯 鄧樹楨,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科學博士。 |
|||||||||
介紹:
◎ 《亞當與夏娃的日記》(The Diaries of Adam and Eve)是相當於馬克吐溫所自述的【愛的故事】,它是馬克吐溫所寫比較切身感人的文章,尤其是在《夏娃的日記》中,馬克吐溫表達出他對妻子奧利維亞(Olivia)的懷念之情。
◎ 馬克吐溫不僅是一位幽默文學家,其實他是一位具有使命感的另類傳道者,他的文章作品總是在傳道,他的畢生是在向虛偽的假道學和惡勢力挑戰,馬克吐溫把他的訊息隱藏於文章的風趣幽默之中,外行人不易察覺,他承認聞名的《湯姆歷險記》其實並不是兒童讀物,它是為成年人而寫的,本書的介紹部份將說明出馬克吐溫所要傳達的理念訊息。
◎ 亞當與夏娃是基督教【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中的故事人物,馬克吐溫在成名之前曾隨船前往中東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Jerusalem)旅行,這等於他對基督教作了一項實地考察,並且看到【亞當的墓地】,聖經中的典故經常成為馬克吐溫的幽默題材。
The Diaries of Adam and Eve And Other Stories By Mark Twain Introduced
and Translated by Jerome Teng
《
亞當與夏娃的日記
與其他故事 》 馬克吐溫 原著 鄧樹楨 編譯
(原版書圖片) :亞當、夏娃在伊甸園內與會說話的蛇和禁果。
(原版書圖片) :夏娃在伊甸園(Garden of Eden)內。 【介紹】
馬克吐溫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他的一些作品成為美國文學的經典之作,但是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馬克吐溫是一位幽默的文學家,也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兒童讀物的作家,或擅長於講故事的作家,雖然以上的觀點並無錯誤,但也有許多人不知道馬克吐溫是一位寫作主題很廣泛的作家,馬克吐溫的思想見解具有深度,他不是一位單純的文學作家,他的文章在幽默中具有深入的用意,他可說是一位擁有使命感的作家或革命家。
馬克吐溫在「自傳」中回顧自己的寫作生涯時曾坦白的寫道:『我總是在傳道,這是為什麼我能延續了三十年的理由。如果「幽默」沒有受到邀請就主動前來,我會准許它被放在我的「講道」(sermon)中,但是我並不是為了幽默而寫出我的講道,不論是否有「幽默」前來申請許可,我仍然一樣的會寫出我的講道。我現在會坦誠的說出這些自負的事情,原因是我已經死亡,我正由墳墓中說話。』馬克吐溫此處的「講道」是借用宗教的名詞,那是指他所要傳達的理念訊息。「正由墳墓中說話」的意思是當讀者看到這些文章時馬克吐溫已經過世,他才擁有真正的言論自由,不然他只有把他的用意隱藏在幽默的背後。
對於西方宗教的揶揄可說是馬克吐溫畢生的一個歷程,聖經中的一些典故事件很自然的成為他的文章題材,因為其中充滿著許多奇怪有趣的故事。馬克吐溫在《亞當與夏娃的日記》(The
Diaries of Adam and Eve)中很婉轉的表達出他的幽默揶揄,但是它看起來卻成為一本孩童、青年人與成人皆適宜的讀物,文章中甚至具有幾分詩意,因為文章是以「日記」文體寫作,讀者也可學習到馬克吐溫的日記文體。
【目錄】: *序: —(p.3) *介紹與分析: —(p.6-49) *圖片說明: —(p.50-59) 1. 《 亞當日記的摘錄 》 —(p.60-81) 2. 《 夏娃的日記 》 —(p.82-110) 3. 《 撤旦日記的章節 》(洪水發生前的日記) —(p.111-120) 4. 《 夏娃的章節 》 —(p.121-125) 5. 《 亞當的獨白 》 —(p.126-139) *英文內容: —(p.141-211)
附錄一:馬克吐溫的《 宗教的感想 》(Reflections on Religion) —(p.213-218) 附錄二:馬克吐溫的作品 —(p.219-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