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背景

七十年代初,油麻地小輪繼民昇及民平計劃建造一艘更大型的三層船來作為夜總會用途,結果在七一年香港船廠設計成一艘比民昇及民平更巨大的三層渡輪,並命名為民健號。民健於七一年在大角咀香港船廠建造,當時亦是香港船廠首次建造比「昇平」更大型的客輪。民健於七二年四月廿九日由港督麥理浩夫人主持下水儀式,下水船號為八十一號亦是油麻地小輪第六十一艘渡輪。

油麻地之最

下水後的民健即時成為油麻地小輪的旗艦,因為她是當時小輪公司旗下載客量最高, 最大型及最快的渡輪,更是油麻地小輪雙引擎渡輪,民健更有別「昇平」兩船,因為她較長和大,三樓之上更設有貴賓層及陽台,陽台兩邊旁板更印上夜總會NIGHT CLUB字樣,船尾呈方型在食水線上有設有類似「民厚級」的壓水板。當年民健平日行走中環至官塘航線,到了晚上則作為夜總會遊河船,同時亦隨代了夜總會三層船「民平」。

改回普通三層船

由於民健的英文發音和汽車輪民儉相似,所以在船公司發出電台通訊時常有叫錯船的情況出現,所以民健約在一九七八年時船公司把退役渡輪民輝的名字易上民健上,自此後民健便改名為民輝了。改名後的民健亦不再擔當夜總會的工作,因為這個任務轉交予當時剛加建夜總會層的雙層汽車渡輪民儉身上。民輝於事便只在客運線上服役行走港外線及部份載客量高的港內航線。

再披上戰衣

這情況直至一九八八年下旬才結束,當時小輪公司把民輝改裝成現時的樣子,因為除了民昇,載客量最小的就是民輝了。為了合乎經濟效益所以船公司把民輝調離客運行列。而民超的載客量是船隊中最高的,所以才把民輝改回夜總會船。

改裝細則

當時民輝是停泊在觀塘汽車渡輪碼頭西翼,整艘船被拆通空,由下層至四樓貴賓房。改裝範圍包括把死氣喉移位,由煙囪改至較後位置分為左右各一的小煙囪,而原有的大煙囟則變成了水箱。二三樓間的樓梯改至船頭的左邊;下層機房前加設廚房;三樓及四樓作大規模裝修等;窗口位置也作出改動;而船身則掃上粉紅色調。另外還重新裝上長方型下水銅牌,因為自從七八年她由民健上改名為民輝後安裝在二樓刻著「民健」的鵝蛋型下水銅牌被拆去後一直只剩下牌底的木板。

得而保留

再次成為夜總會船的民輝不再行走任何常規航線,只是在平日早上行走屯門的普通船班次或是在一些假日的加班船出才偶然出動服務市民,至晚上才作夜總會船用途。當九八年她在夜總會的同事退下火線同時民輝仍在海上遊服役。直至二千年油麻地小輪徹出客運服務的同時把旗下大部份的船隻轉售給新世界第一渡輪,唯一沒有被賣的三層船就是「民輝」了。因為油麻地保留著「海上夜總會」業務,所以民輝得意保留在油麻地小輪旗下。

更多有用資料:壓水板   夜總會船回顧

鳴謝: Fei, F-Stephen, Vicma Lee, Jackson, 恭儉讓

Back To Content

Index


|Main Page|Yau Tong Yesterday|Yau Tong Today|Yau Tong Future|My Feel with Yau Tong|Yau Tong History|

|Guy Photos|Lei Yue Mun Ferry Pier|Guestbook|Information & link|My E-mail|

Copyright © 2000 GUY LEU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