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的守恒与不守

 

张心言  

 

2005.9.22

 

 

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这个宇宙是一个由能量和物质共同组成的,能量和物质总量守恒的整体,不论是其整体还是其任何组成部分都同时表现为能量和物质,这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性质1。作为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性的宇宙的组成部分,我们人类本身,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也都具有相应的双重性。从人类心灵的角度来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所具有这种双重性则可以用“苦”和“乐”两个范畴来概括。不论是整体还是个体,人与其生存环境在时空上的相互作用关系都既是苦而又是乐。只要宇宙的基本性质不变,宇宙中的苦或乐也将守恒不变。无论是上帝还是魔鬼,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科学家,谁都不能改变宇宙的这个基本性质,因而也都不能创造或消除,增加或减少人类所具有的乐或苦。

依据苦乐的守恒,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整个人类所遭受的任何痛苦如果不是在偿付以前所享受过的幸福则一定是在积蓄即将到来的幸福;一个人所遭受的任何痛苦如果不是在偿付以前曾享受过的幸福,如果不是在积蓄即将到来的幸福,则一定是在造福他人,反之亦然。一个有大智大慧的人绝不会将心思浪费在如何逃避每个人都命中都注定要承受的那一份苦,而只是致力于如何让所承受的苦成为自己所获得的乐的源泉。

虽然苦乐守恒不变,但苦或乐在宇宙时空中的分布却时时处处无不处于变化之中,不断地由不平衡趋向于平衡,又由比较平衡演变为极不平衡。在实际中,同样一件事物,对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为苦时却可以对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部分人为乐;在此时对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为苦时却可以在它时对同一个人或同一部分人为乐。没有一个人遭受与另一个人完全同样的苦,也没有一个人享受与另一个人完全同样的乐。对不同的具体人来说,苦乐是天生而不均。

虽然苦或乐不能被人为地增加或减少,虽然苦乐天生而不均,但是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改变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诸如暴力,信仰,组织和分工,以及对科技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进而使人们能以较少的体力劳动换取更多的劳动成果,使人能脱劳役之苦而又更多享受劳动成果之乐,其实科学技术所改变的只是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却丝毫没有增加人生之乐或减少人生之苦,最多也只是使苦乐在时空中平衡的分布变得不平衡,使同一人群中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乐多苦少而同时使另一部分人苦多乐少,使一个国家里的人乐多苦少而同时使其它国家里的人苦多乐少,使某个时间段里的乐多苦少而导致随后的另一个时间段里苦多乐少,使某一代人乐多苦少而导致随后的另一代人苦多乐少。从这一点上来说,科技的发展与暴力或其他非暴力手段的使用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它们都同样可以造成人类社会中贫富不一苦乐不均。其实古代人并不比现代人更少乐趣或更多痛苦,只是这种苦与乐的形式不同而已。相比之下,他们的苦与乐比现代人类的要更多一些均匀,更少一点波折。在现代社会中,只要是在同一科技影响的范围内,人们就不得不卷入彼此的竞争。如同过去人类浪费大量资源去追逐具有军事的优势,而现代人则是浪费更大量的资源去追逐科技优势,目的都只不过是想夺取别人的乐或者把自己的苦转让出去。折腾得那么累,最终人类所共有的苦与乐仍然还是那么多或者还是那么少。尤为不幸的是,现在部分人对科技发展的追求不仅损害同代的其他人,而且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苦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去承受。譬如说,我们今天这样拼命生产,玩命消费,其最终将导致的未必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普遍繁荣,而很可能是一场争夺能源和资源世界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历史大倒退。如同过去人们崇拜暴力一样,现代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崇拜实在是太盲目,太愚昧,或者是太自私了,隐藏在科技发展的人类智慧之后的实在是人类与其它动物一样的原始本性呀!

 

 

参考文献:

 

(1)    张心言:《弄同》光明网论文交流发表中心,光明日报报业集团,200554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