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同】一文的问与答

 

 

0.     是谁?

 

让我们以宽广的胸怀来理解这个这个字可以泛指一切女性,甚至包括女性的神,但也可以特指一位特殊的女性,可以指一个人所敬爱的母亲,指一个人的宗族根源,或者一个人的祖国;还可以指一个人所眷恋的妻子,他的情人,一位与他擦肩而过的漂亮女孩,一位从未见过面的网友;甚至不必有所指,而仅仅代表着一种来自内心最深处朦朦胧胧的感情,一个由生具来的梦,一个古诺的《圣母颂》中所要奉献的那种纯洁的爱。

 

1.     弄同是什么意思?

 

   是摆弄、琢磨、研究一个东西的行为,而则指的是同一。本文中的许多结论都是研究世间万物形形色色不同现象的同一本质而取得的结果。

 

2. 什么是哲学模型

 

哲学模型是在用纯粹思维的方法创造出的一个由尽可能少的几个概念组成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将所有已经为科学家们所发现的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并且能够预言尚且未知的现象。

 

3. 宇宙,生命和心灵有可能是同一的吗?

 

当宇宙,生命和心灵分而为三时,我们所认识到的仍然还是只是现象,合而为一时,认识到的则是它们的本质。其实,如果能从微观层次来看这三者,则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粒子或能量所组成,因而在微观上它们是同一的;如果从宏观上来看,这三者又都组成同一个东西,因而在宏观上它们也能是同一的;另外,如果能超出人和其环境的关系来看, 它们同样也可以是同一的。

 

4. 【弄同】正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人类的任何思想成果,不论是牛顿的力学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其他任何科学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哲学的理论都脱离不了三个限制:首先是我们作为人而存在所受到的限制,其次是人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所受到的限制。比如说,虽然人体是由夸克和轻子组成,但是人本身却并不存在于夸克和轻子的这一存在空间层次上。由于这三个限制,人对存在的认识,不论如何,都是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的这种有限性表现为其任何思想成果中都总是从根本上含有一种猜想的成分。然而这种猜想成分也仍然是人的思想成果而且是人类整个知识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其不仅可以被改善或重新创造而且有必要这样做,这也就是本文试图努力要做的事。

 

5. 原始猜想是什么意思?

 

原始猜想是对存在的一种比较完整的定义。很多对存在的定义其实说的只是存在的一个部分,而真实的和完整的存在实在是很难以定义的,因为它超出人通过现象所能认识到的那个范围,超出任何时间和空间所能描述和界定的范围,它既是一元的又是多元的... ... 它实在是在人类有限的想象力之外的。

 

6. 第二猜想说的是什么?

 

在沉睡中,虽然我们的感受器官仍然正常工作但它们输入脑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讯号并不被心灵进一步加工为意识。这就如同电视机没有打开之前,虽然电视天线仍然继续接收并输入来自众多电视台的讯号但在电视屏幕上并没有图象一样。当我们从沉睡中醒来,我们的心灵便开始了它的工作。心灵工作的成果表现为意识的产生。意识的内容有视觉的,如我们看到的人物和景致,也有听觉的,如我们听到的乐音和噪音,当然也还有其它许多不同感觉的。那么意识里的这些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的人说,这是对心灵以外存在着的事物的反映,就如同我们照镜子时,镜子里的我们自己只是镜子外面的我们自己一模一样的一个影象;还有的人说,意识里的这些内容并不存在与人体之外,也不存在于来自感受器的讯号里,而是心灵本身创造出来的,就如同王阳明所谓的心外无物或佛学所谓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这两部分人都得了真理的一半,而【弄同】的第二猜想首先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任何成为意识内容的东西都既是心灵的创造又是对心灵环境的反映

第二猜想的前一半说的是科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建立人的心灵和心灵以外的一切之间的间接的知和行的关系。因而科学所能认识到和作用到的只是一些相对的和有限的存在,而后一半则描述了一个既包括但又超出这种相对的和有限的关系的,绝对的和无限的存在整体,来作为本文探讨的对象。

 

7. 第三猜想说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仅仅通过科学方法不可能认识所有现象,但是要获得对存在完整无缺的认识却又必须以对所有的现象的认识为基础,第三猜想提出了四个概念,它们是对所有现象的概括,不会有任何已知或未知现象存在于它们的概括之外。这就为本文下一步的理论认识打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

第三猜想是对Reex在空间中的相对性质的认识,第四猜想是对其在时间中的相对性质的认识,第三章将对Reex相对性质的认识扩展到生命和生物生命现象中,第四章将对生命的认识扩展到控制系统中,第五章将前几章的观点扩展到对心灵和灵魂的认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