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網頁 Dinosaur's homepage
作者的話
這個網頁並不全整, 資料不足, 更沒有圖片(我會繼續找的). 而我只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 能對恐龍有多一點的認識.
簡介
恐龍, 一個你我都聽過的動物品種, 但是你又對牠知道有多少呢? 恐龍生於二億二千萬年前至六千五百萬年前, 在地球上繁衍了一億五千萬年之久. 而牠們的王國則跨越了三疊紀, 侏儸紀和白堊紀三個地質時期. 大部份人都只知道牠們身形巨大, 而行動緩慢. 事實上, 在不同時期出現的恐龍, 身體都大小不一, 而且體型相差很遠. 但是牠們大部份都只有數英尺至數十英尺, 只比一個成年人大少許. 而且, 牠們大部份都是吃草的, 只有少部份是吃肉的. 而體形巨大的恐龍如: 雷龍、梁龍等, 是侏儸紀時代的生物, 並不是跨越三個時代的.
恐龍的種類
最早期的恐龍
最早的恐龍句括:
翼龍(pterosaurs)
魚龍(ichthyosaurs)
蛇頸龍(plesiosaurs)
喙頭龍(rhynchosaurs)
甲龍(armored dinosaur)
最早的恐龍是在一九八八年的阿根廷的月谷(或稱伊斯基瓜拉斯托谷)發現, 牠的名字是黑瑞龍(Herrerasaurus ischigualastensis). 牠和其他古恐龍一樣, 有四根腳趾和特別短的前肢. 黑瑞龍體重約五十磅, 身長六到八英尺. 和黑瑞龍同期的還有十字龍(Staurikosaurus), 出土的地層年代有二億三千萬年. 牠的身長不及七英尺, 體重亦只得七十磅.
最古的恐龍是由爬蟲類演化而成, 演化的最初, 牠們只有不到一英尺, 而體格和類蜥蜴生物相近. 牠們看來像椰子魚, 直至三疊紀早期才化成兩腳直立姿態.
演化初期, 牠們的臀部分成兩類發展, 一是蜥蜴臀部型恐龍(蜥形恐龍), 二是鳥類臀部型恐龍(鳥形恐龍).
恐龍會飛
始祖鳥(Archaeopteryx)是在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的侏儸紀時期出現. 當時有梁龍, 雷龍, 超級龍(Supersaurus)和超龍(Ultrasaurus)等大形恐龍, 考古學家相信, 鳥類是由當時的小型肉食恐龍演化而成. 始祖鳥的化石有翅膀和羽毛.
但到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恐龍是鳥的祖先.
恐龍皇朝--侏儸紀時代(Jurassic)
二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恐龍大量繁殖, 為恐龍王朝建立基礎. 那時, 身長達一百英尺的四足蜥腳恐龍出現. 在三疊紀和侏儸紀兩個時期之間, 發生過一次大滅絕事件. 大陸由一分為二, 海水倒退加上火山爆發, 地球的環境變得非常惡劣. 有人相信恐龍當時的最大敵大便是在這次事件中變得一蹶不振. 但又有人指出, 在大滅絕之前, 早期爬蟲類已開始消失, 相信和那事件無關. 又有人相信, 當時有大隕石撞向地球, 令到近半數的生物絕種, 而一些小型生物, 包括小到恐龍因為體形小和繁殖速度快, 而且住在山洞中, 才幸免於難.
恐龍之死
對於恐龍的死亡, 科學家還沒有定論. 但最多人支持的, 是恐龍並非突然死亡, 而是逐漸的死亡.
恐龍的死亡原因到現時還沒有定論, 但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同時認為"白堊紀晚期的環境不佳, 生物的日子並不好過. 所以只要一點點環境衝擊, 恐龍就滅絕了." 恐龍的死法無奇不有, 中毒到笨死, 環境變化, 磁場改變做成殺成強大輻射等. 但是火山爆發一直是大家最支持的, 證據也很多. 當時的印度火山爆發出厚度達數英里的熔岩流, 面積有二十萬平方里, 形成了今日的印度. 理論上, 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裡的鹽酸破壞臭氧層, 並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飽和, 造成溫室效應. 氣候太熱令恐龍熱死.
直至一九八零年, 阿佛雷茲父子和柏克萊核子化學家米歇爾(Helen Michel)和阿薩羅(Frank Asaro)四人提出:白堊紀晚期, 宜徑約六英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 造成大滅絕. 這次事件也使恐龍絕種. 他們這樣假設, 得到許多化石證明. 原因是那時期出土的化石, 全都有大量元素銥, 而這元素, 只會在隕石或地球的地心才會有.
到現在, 還有人不相信災變說, 原因是還未找到那麼大的隕石坑. 直至一九九零年, 才找到一個和預計相當而又是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的隕石坑是在墨西哥南部, 由那時開始, 恐龍之死才被大部份古生物學家確立. 不過話又說回頭, 隕石並不能直接殺死恐龍, 而是它令到氣候改變, 可能是核子冬天, 也可能是其他. 科學家更認為, 在隕石撞擊地球之前, 地球環境已明顯轉壞, 這可從植物化石得知. 況且, 在三堊紀後期, 很多恐龍都已先後絕種, 這仍是一個迷. 很多動物都能在大災難後繼續生存下去, 只有恐龍不能, 這仍是科學家雖要努力的.
地質時期簡介
三疊紀(Triassic)--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到二億零八百萬年前, 中生代第一紀, 恐龍於此時出現. 當時地球的大陸板塊仍聚攏在一起, 成為一超級陸塊, 稱為盤古大陸(Pangaea).
侏儸紀(Jurassic)--二億零八百萬前到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 中生代第二紀, 大型恐龍的全盛時期. 狹長的海道已形成, 盤古大陸一分為二, 北方大稱勞拉西亞古陸, 南方大陸稱為瓦納古陸.
白堊紀(Cretacceous)--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 中生代最後一紀, 顯花植物和鴨嘴龍出現. 白堊紀晚期恐龍大滅絕, 陸地也漂移成類似今日世界的形態.
回到上一頁 Back to las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