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飛報告

回目錄

DG-600試飛心得

朱怡泰

02/10/2001

這架由加拿大 ICARE 代理的 DG-600 是由另一家捷克廠商製造, 和之前許多同好
所熟悉的 Paul Gerasis 的版本稍有不同: 座艙罩包含底座, 可依個人喜好裝飾儀
表板、座椅、假人等, 像真度較高; 水平尾翼是玻璃纖維製造, 並且有弧度, 不只
是一片平的木板; 最大的特色, 在於多了活動的翼端帆 (Winglet) 和延長翼展可
視喜好搭配, 使她適用各種氣流狀況.

套件完成度極高, 只需裝上接收機及伺服機和相關連動裝置即可. 材料品質及精確
度也算不錯, 附加小零件也算完整, 不需自行添購. 有簡單的英文組裝說明. 組裝
難度約在初、中等級.


我的這架完成總重約 1600 公克 (如果多花點功夫將伺服機安裝位置再往前移, 應
該可以控制在 1500 公克左右). 這樣的重量搭配 2.7 公尺的翼展, 和大約 21 的
展弦比, 使她的翼負荷 (Wing Loading) 極低 (以像真機的一般標準而言), 因此
她的爬升和滯空能力極佳, 尤其換上了延長翼展之後, 翼展成為 3.2 公尺, 展弦
比約 29, 已經是接近 Open Class 的水準, 很適合熱氣流飛行. 在強風的狀況下,
只要換上翼端帆, 並加一點壓艙重量, 她立刻搖身一變成為靈活的強風機. 在飛行
中, 她的機翼看起來有點 "軟", 但是彈性、韌性和強度沒有問題. 操控性也非常
靈活, 大部分的特技都能夠勝任. 加速凌厲, 一推機頭速度立刻出來, 一點也不拖
泥帶水, 很適合高速飛行. 整體阻力很低, 穿透性極佳.


她在高速衝場時的聲浪非常特別, 清脆而嘹亮. 起初以為是製作技術不好, 不夠精
確; 後來發現其他同好的 DG-600 也有類似的聲音, 而且從她卓越的滑翔效率來看
, 應該不是組裝品質的問題. 雖然沒有配備襟翼和減速板, 但只要將兩片副翼設定
混控成為 Spoileron, 效果也足可勝任. 以我的這架為例, 我的兩片副翼可以同時
向上打至將近 60 度, 減速效果幾可直追 Schempp-Hirth 型減速板. 有了高效率
的減速裝置, 降落變得輕鬆寫意.


這架飛機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 是在低速的時候容易翼端失速, 甚至進入螺旋
(Spin). 因此在低速轉彎時不要硬帶桿試圖維持高度, 轉彎坡度 (Bank Angle) 最
好也不要超過 20 度. 不過她的失速速度已經算滿低的, 會飛到這種情況就真的是
已經飛得太慢了. 只要能夠克服這一點, 她的優異性能還是會讓人忘卻她難馴的一
面. 也因為這個特性, 我認為她在操控上, 比較適合中、高級的玩家. 另外關於翼
端失速的問題, 在和 ICARE 聯絡過後, 他們提供了一個解決辦法, 不過我還沒有
進行實際測試.


一月廿四日大年初一, 北風場晴天, 微風 (風速小於 5 節). 來的同好不多, 大部
分來觀望一下又走了, 像真機無法飛行, 只有幾架微風機偶爾勉強飛一下. 到了傍
晚, 小黑來了, 他觀察了一下風向, 認為可以飛行. 我已經把 DG-600 的延長翼展
裝上, 但還是沒什麼把握, 就交給他操縱. 沒想到他沿著陵線盤旋, 居然能夠維持
高度. 雖然也爬不高, 但是能夠不掉高度已經是大出我意料之外. 這對專飛熱氣流
的微風機或許不算什麼, 對像真機而言實屬不易. 而當這個 "大傢伙" 貼著陵線低
空滑過時, 那股氣勢和震撼力, 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也難怪現場觀望的遊客都發出
陣陣讚嘆聲. 小黑果然是高手, 將這架飛機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也要感謝他, 讓我
對這架飛機的特性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優異的性能, 優雅的線條, 適中的大小 (可以放入轎車行李箱), 合理的價格...可
以算是物超所值. 有關 DG-600 其他資料, 請參考 ICARE 網站:
http://www.jonction.net/~icare/icare.htm
或是 NorthEast Sailplane 也有代理:
http://www.nesail.com/scale.html


後記: 在瀏覽 DG Flugzeugbau 的網站時, 驚訝的發現, 真飛機的 DG-600 鑄模在
一場火災中意外焚毀, 從此 DG-600 可以說名符其實的 "絕版", 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