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最觸目驚心的閱讀經驗乃一本又一本,一期又一期的看本地的潮
流雜誌下去,委實教人心如死灰;再加上身邊有些小朋友竟然稱讚很
好看,而又有行家抱怨上司要求她們學習他刊本來無一物的空洞派寫
作風格。我想我的堅持大抵已到了臨界點,是時候離場他求了。
是的,我用真金白銀來作雜誌監察人,確實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大
抵大家已忘掉了「圖文並茂」的含義,眼前的潮流雜誌愈來愈重,圖
片益發精美,可惜文字可說到達不堪一讀的境界。其中新刊的《Cream
》乃當中的表表者,介紹人物可以完全不著邊際,其他文稿大都有神
無氣,淪為圖片的裝飾附庸。或許有人會以為這不過乃文字人對文字
神聖化的執著而已,那的而且確是執著,但卻是對專業的堅持。相對
來說,也算是新刊的《Jet》為較有心思的一本,而且堅持親力親為的
越洋專題始終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中正好說明為何事隔多年,大家口中記掛的仍是黎堅惠主政時期的
《Amoeba》,及為何她離開雜誌後個人專欄仍無日無之可日日見報。
至於早期《壹周刊》的伊慧能及王匡,都曾經為潮流文化的書寫建立
了本地化的新風格。可是現在把潮流雜誌拿上手,竟會看得人形同枯
槁,所以我決定從今選擇性罷買,免得助長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