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也好,香港樂壇的動力委實已集中在女歌手的身
上。我所指的並非為銷量又或是甚麼年度的獎項分配上,那有太多
的人為因素在背後影響;坦白說除了較為年青的追星族擁躉外,其
他人都不會對此有太多的關心。
反倒是在真正教人有驚喜的議題上,我們的目光焦點可謂全給女歌
手牽引著。最有吸引力的新人自然為關心妍,她的〈負擔不起〉縱
使不能一舉鎖定位置,但至少已教人不得不正視她的存在。而上位
最快的普羅歌迷流行國語心頭好,當屬陳綺貞──她今年於九龍會
展的演唱會可說正式公告天下,在香港已打下堅實的歌迷支持基礎
,以後可以更有自信地在香港出入來往。
至於盧巧音經歷多年的水底苦幹,終於也憑一曲〈好心分手〉浮上
水面。認真看〈好心分手〉的意境在她以前的歌曲中已有不少的同
類作(如〈無痛分手〉及〈快感飛行〉等),但憑時機運數的配合
(和余文樂的分手適時製造了令歌迷代入的處境),得到廣泛認同
也可算是多年努力的應份回報。
至於Cookies的出現,也為我們提供一次Morning娘及啦啦隊組合經
營模式的驗證可能性。Twins則在試驗偶像是否有賞味限期(用〈風
箏與風〉看看可否長大成人?)。至於容祖兒正在努力入一個求愛
的女人的身分(用〈抱抱〉及〈啜泣〉等來入位),以及楊千嬅的
遊戲人間大開大鳴角度,都可說是歌手自身的成長試煉,也是一正
面的轉化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