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興分析Twins在香港廣受歡迎的文化邏輯,是她們喚起了社會潛
在的孩童化心態。在一個拒絕面對現實的社會氣氛中,她們兩人這
種返回孩提無憂時光的心態,是種集體潛意識。孩提化的極致,是
返回母親的胎盤中,那處又溫暖又受保護,不用憂心現實中的苦年
。
我想說Twins其實只不過是一社會集體孩童化的本地演繹,而這種現
象早已由日本逐漸滲透入我們的文化中。所謂孩童化,即Infantalisation
,可說是近年於城市文化架構下日益成形的一種現象。你可能早已
發現到身邊的大人愈來愈不似大人,趣味既和孩童看齊(玩具再也
不分年紀)、對漫畫及動畫均瞭若指掌、而成人熱愛的對象都開始
加入了「可愛」等元素。背後的渴求溫暖,除了逃避的希冀外,究
其本源仍有集體性的撒嬌心態。
那的而且確是一種反動,因為現實尤其在面對經濟低谷的處境下,
工作職場普遍要求所有人剛強、有效率、話頭醒尾──更重要的不
容許任何失職的軟弱情況出現。換句話說,大家的軟弱一面均無處
發洩,因為回家後仍要面對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困擾,唯有以隱性暗
藏的方法把情緒宣洩以求平衡。我認為Twins的受歡迎,只不過是楊
千嬅鎖定市場同一邏輯的進一步演繹。楊千嬅對歌藝的馬虎態度,
正好每次同樣以「駛唔駛咁認真」來胡混過關,那正是一撒嬌求免
責的表現,只不過現在由Twins的可愛臉孔來演繹更有壓倒性的說服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