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女子組合



看著Twins繼續一帆風順,我也由衷希望她們可以打破二人女子組
合一向在香港難以殺出血路的定律。由最遠的「筷子姊妹花」開始
,二人女子組合似乎已離不開一時的新鮮趣味限制,要花常千日好
好像乃非份之想。

80年代是二人女子組合的高峰期,先後有「Douceurs Doux」(吳莉
莉及吳婉兒)、「夢劇院」(劉文娟及李敏)、「Echo」(李惠敏
及區海倫)及「Face to face」(蔡惠玲及吳少芳)出現。論唱功Twins
不見得較前輩好(Echo),論學識又比不上(夢劇院的所有歌曲都
由自己填詞),但當年各隊的演藝壽命均不長。

即使以同代的二人女子組合再比照,「B2」已不知去向了。而後起
之秀「At 17」也只會是小眾興趣及口味,即使她倆的音樂造詣更幾
近一致被認定為超乎水準以上,而〈他和她的事情〉及〈At Seventeen
〉對少女情懷的描繪,也不見得有何不及於〈戀愛大過天〉及〈眼
紅紅〉,但似乎總難成為普遍人合口味的一杯茶。唯一真正有力繼
續站穩陣腳,可以當紅下去的本地二人女子組合好像就只有Twins的
份兒。甚至我們回想前幾年大紅大紫的日本Puffy,現在也迅即退下
舞台焦點;又或是今時今日的Tatu,大家也不會抱以厚望。且看Twins
可以走多遠及多久吧……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

Copyright (C) 2000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