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的盡頭



在農曆新年期間的賀歲片中,我覺得《鬼馬狂想曲》是特別難看的
一齣,並非在於它的粗製濫造,而是其中由懷舊而產生出來的「非
歷史化」處理,令人看得如坐針氈。

首先得釐清一些分野,港產片一向盛產「故事新編」式的作品,但
它們並非懷舊之作,而流行風尚反而是反其道而行,即以當代用語
又或是今人心態去重繹經典人物心情,代表作自然是已紅遍全中國
的《西遊記》上、下集,周星馳演繹的情深猴王,幾已成為港人欲
語還休欲哭無淚的最佳代言人。

但懷舊片則是有意識利用過去的流行元素作招徠的創作,它本身如
果一不留神,就會淪為時空的斷截挪用,成為胡亂拼湊的雜亂之章
。以《鬼馬狂想曲》為例,它劈頭明言以1969為時空定位,但其中
的時空元素則全是七十年代的產物,更為甚的乃一切都屬即食式的
一場過對照挪用處理手法,可說是綜藝節目慣見各自為政的片段噱
頭經營法,去到極致是各段本身已不能獨立存在,全以對照後的單
一趣味而「生存」,可說是懷舊元素運用的低手技倆。其實從《鬼
馬狂想曲》一開首趕拍之際已教人不抱厚望,因為前身為《1:99》
中的《狂想曲》,「原作」已經斷章取義把一切過去的浮面記憶抽
取出來,來製造一香港甚麼都曾經歷過,沙士又算甚麼的幻象來。
今次《鬼馬狂想曲》的「非歷史化」來得更加嚴重,對我來說可不
是恰可的發展方向。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

Copyright (C) 2000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