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国立南洋大学

傅文义

自从南洋理工大学 (NTU) 校长徐冠林博士在1月8日的访谈透露大学将于2005年恢复 正名为南洋大学 (南大) 之后,联合早报言论版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之内,刊登了社 论和六篇讨论正名复名的文章。

在这之前,我零星地从海峡时报和互联网站收集了四篇 NTU 学生用英文发表的短信,归纳起来的见解如下:

1) 认为 NTU 是改名为 NU(南洋大学)。
2) 赞成改名的理由是自己修的科目与工艺无关,或者听说 NU 有丰富的传统, 可以借光。
3) 不赞成改名的理由是认为没有必要,会造成学位的混淆.

虽然不少的南大校友在互联网和互联论坛讨论正名复名,各地的南大校友会却是静悄 悄的,可能是过了“不惑之年”,也懒得去理这些事了,物换星移,半世纪前的南大 创校先贤,多已仙逝,当年新、马各阶层华人社会拥护南大的盛况,已成昨日黄花。

我看出联合早报言论版本着言论自由,兼容并包的宗旨,将不同的看法,传达给广 大的读者,有讨论要比没有讨论好, 因此, 我属文聊表浅见,以博方家一粲。

大学名字的沿用,事关政府法令、法律、大学已经留下或者正在建立着的声誉和特 色、学生的学位、教职员的履历等等,最忌是大学名字更改频繁,或者混淆不清、模棱两可。 一个基本原则是非万不得已,最好不改名,即使改的话,少改比多改好,可以避免混淆最好 避免。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MIT) 是综合性的完整大学而从不改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多增院系也不改名,大概是基于这个原则。

细加研究 NTU 校长的谈话以及联合早报言论版刊登的言论,可以看出2005年恢复正 名为南洋大学之事,势在必行,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到时会有新、旧、前、后南大 之分。 NTU 校长考虑到阻力,所以从注入南大精神、不成为冒牌南大、得到南大 人认同等方面着手。

我建议将正名和复名分开来谈,先分析阻力的来源,决定如何处理阻力,要避免还 是克服它,再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策略的好处和坏处,然后作最后的决定,付诸实行。 我认为在整个的过程中,得到NTU人认同要比得到南大人认同更为重要。

照情势看来,NTU 在2005年能够完成拟议中的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设计传媒学院的 建院工作,成为综合性的完整大学,到时正名,是理所当然,可喜可贺的盛事。

NTU 正名南洋大学的可能性最大。在1955-1980 年间,南洋大学是曾经存在过的个体 (Entity), NTU 正名的同时又引进复名南洋大学,又考虑到阻力等等,纠缠不清。 联合早报的几篇言论,基本上是讨论复名。

提到正名,我建议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思想中吸取灵感,公孙龙子所说: “白马非马”, 这总结了名家最基本的论点。既然白马不是马,是否可以依理类推,国立南洋大学 不是南洋大学呢?事关政府法令和法律,还是让专家提供答案吧。

众所周知,南洋大学是民办的大学。NTU正名南洋大学,又复名南洋大学,何不做个彻底, 正名国立南洋大学呢?不彻底的正名会产生不必要的后遗症,如果10年后再正名, 远不如现在就正名。

正名国立南洋大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和国立新加坡大学等量齐观,如牛 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般地互相辉映。新加坡人最“惊输 (福建方言)”,人家冠以国 立而你不够格,心理上吃了亏,不输才怪!所以我认为对 NTU 的学生、教职员和校 友来说,国立南洋大学 (NNU) 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要将南大精神注入 NTU 的学生,结果是苦了学生,还是让他们安心读书吧。 联合早报2003年1月23日言论版彭世灼认为怎样的土壤气候,就有怎样的草木瓜果。 文化精神的延续,岂能“呼之则来”? 再说他们“惊输 (福建方言)”,已经溶合了 “自强不息、自立更生,力争上游。。。”其实南大精神这种东西,最好少谈, 更好是不谈,你不能以它治理大学,更不能以它治理国家。NUS 没有南大精神, 不是过得很好么?

南大人是否会认同 NNU? 联合早报2003年1月15日言论版区如柏 认为南大被关闭已经22年了,最年轻的南大校友已经40多岁,大家都到了心平气和, 一切处之泰然的境界,对复名的问题已经没有多大 的兴趣。既然如此,我想南大人认同 NNU 的问题不大。

南大人数十年来和新加坡政府的恩怨情仇,也未必永远不能化解,解玲还须系玲人, 把南大从NUS 分割出来,让它带着应得的资产,搬到柔佛州去吧,马来西亚的土壤 气候,应该更适合南洋大学的成长,南大人会为此而欢呼!南大人好好写完南大史, 最好也写陈六使传,为陈六使先生平反的事,愚公移山﹐让后几代的人去完成吧。

总结:如果国立南洋大学不是南洋大学的假设能够成立,简称国立南大,正名国立南洋大学就不牵涉到复名,NTU 正名的阻力,即使不是完全消失,也会减少很多,没有了一个沉重的复名包袱,像毛主席所说的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好最美的画,而南洋大学也能够在柔佛州重建,希望得到广大的南大人和NTU人的认同,这不止是双赢,更可以说是三赢的事,何乐而不为?

傅文义,南大物理系1963年第五届毕业,英国伦敦大学博 士,曾任教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2003年1月24日初稿
2003年1月25日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