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笑

         星期三(6/10)。

         放假,中午起身過後,收拾行裝,到荔景的老人宿舍探我阿婆。那天我為她買了一盒
         肉鬆鳳凰卷、椰汁蛋卷、清涼茶及菊花茶各一pack,搞下搞下,轉兩程車,差不
         多四時許才到步,老人院阿嬸們正忙於準備晚飯,正合我意,因為我可以餵阿婆吃一
         頓飯。

我通常在到步後,都不會主動向她打招呼,等她呆呆的眼神看到我時候,定會向我的方向“手指指”,露
出燦爛的笑容,以及沒有牙的牙肉,很高興我來探望她。但不知什麼原因,在等開飯的時候,她已全身無
力的伏在桌上睡著了,要由姑娘拍她一下才醒來,慢慢才看見我來到。

我先告訴她我又帶來了一些餅食、飲品,她都會說:“咁好呀!”她之後都會答上一句:“你留點自己吃
罷。”之後我就火速的走到她的房間,把食物放好在她最“就手”的櫃筒內。

因為護士們說,她的生理時鐘日夜顛倒,晚上有時會坐在床上吃喝,一晚可以喝掉三四包清涼茶,不停吃
餅!(不過,以我熟悉阿婆的胃口,我並不相信。)所以每當阿嬸發現有大批不明來歷的飲品及餅食時,
都會暫時充公,由阿嬸暫時收起,每日分批給她作為茶點。(我想,成為阿嬸的茶點就差唔多。)

說回晚飯時間,我返回客廳,她仍不停打瞌睡,為使她頂到食飯時,我拿出相機為她拍下照,又從銀包拿
出我最樣衰的證件相給她看,逗得她指著我的鼻子大笑。每次見到她笑,我都會舒服得像放下心來。

開飯了!今天阿婆有大半碗爛飯(無牙嘛!)、節瓜粒加魚鬆粒,以及她最不喜歡吃的免治豬肉加豆腐。
雖然老人院的護士都叮囑我不要餵她,要由她自己拿著碗筷來吃,多點活動嘛!但見她很累很累的又睡過
,我每一羹都要先把她叫醒,再把飯送到她口中。雖然她每吃一啖之前都說,“很飽,不吃了。”問她吃
過什麼,她又說沒有。是沒有?還是記不起?我也不清楚。

一羹又一羹,一時告訴她吃過這羹就吃完,一時說喝啖水就不吃了,結果都是繼續把飯送送到她口中。兩
送一飯,最後竟吃剩一碟送,很是高興,因為她進了老人院多年,好像從未吃過那麼多飯送。

正式來說,阿婆是我家中的“細阿女麻”,她把我由BB湊大,亦是家中的伙頭大將軍。在我讀幼稚園的
時候,每天都是下午四、五時左右放學回家,阿婆定會預早煮了少一點飯菜,讓我早一點食個半飽的晚飯
,等齊家人回到家中,再大吃一頓。不過,小時候總是對飯送等正餐耍手擰頭,“頭場”每一羹都要由她
餵到我口中,直至吃清光為止。

每當想到這時,心中定會酸起來,亦很感慨,覺得現時長大了,終於能夠有機會親手餵她吃頓飯,多好。
但又覺得很諷刺,一個我那麼疼愛的人,我在她的晚年,竟然她在老人院渡過......

又過了兩天,老人院來電,說嶺南大學有一項老人癡呆症的麻雀治療,由於早前她已被証實患有老人癡呆
症,加上打麻雀又是她的強項,所以老人院便挑選了她作為白老鼠之一。由於大學方面需要為參與的長者
們進行拍攝,要家人來簽字同意,那我又可順道來探望她。

到步見她正埋首四方城,打法有板有眼(那當然呵!我正是她的第一大弟子!),但有幾回,見她左度右
度,都未有叫糊,原來是因為“小相公”,忘了補花。

老人院有姑娘告訴我,雖然她打牌章法不錯,間中亦有食糊,但“小相公”的次數亦不少,有些雀友不喜
歡跟她一起打牌。由於她是參與治療計劃的指定人士,有的老人家便揶揄她:“人地係必然的座上客喎
......”(唉,幾廿歲都咁撚串!)。

阿婆聽後便會發脾氣,推牌洩忿,乖孫阿雄梗係支持!

雖然我對患有老人癡呆症的阿婆,可以康復的機會並
沒有寄予任何希望,畢竟,她已是九十多歲了,四肢
乏力。在我要出發到雅典前幾個小時,更在老人院跌
了一跤,令我心掛了二十多天。現時她都要在院內,
由姑娘推著輪椅到處走,雖是放心了一點,但亦表示
她的體能進一步退化。我能做到的,就只有抽空,多
點探望她,在她晚年......
昔日 W's talk
Home > Talk > Jingchung
^guestbook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