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行第二站 昆明(2)

金殿西山龙门大观楼

10月13日下午

金殿

参考资料《云游网》

金殿初建于明万历年间。陈用宾仿照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略加变化建成。明代后期统治云南的沐氏屡被朝廷惩治,家运日衰。他信为:鹦鹉山在城东,山上立有铜殿,“铜乃西方之属,能克木”,故由巡按张凤翮出面,将铜殿拆运至滇西的鸡足山,现存鸣凤山金殿,是清初吴三佳重建的。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门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等字样。 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

从山脚舍车步行,过迎仙桥,进“鸣凤胜景”坊,途径“第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攀上天门,即可见古朴庄重的“太和宫”大门。联云:“画栋连云,只占青山三亩地;朱楼映日,别开绿野一重天”。入寺门,再过棂星门,可见巍然屹立的砖城,击长约数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沿阶进“城”,迎面高高的台阶上,便是太和宫的中心建筑,著名的金殿。

西山龙门

参考资料《康辉旅游网》

西山龙门,北起三清阁“孝牛泉”南侧“别有洞天”石门,南至龙门“达天阁”,整个在千仞峭壁上的石窟工程,统称“龙门”。

龙门石窟由北向南,分布着三个坐西向东的石窟。紧靠三清阁建筑群的石窟称“凤凰岩”。凤凰岩有上下两个洞窟,上洞较小,称“老君洞”,洞侧建有“老君殿”。下洞较大,洞前“揽海处”平台宽阔。石窟前檐浮雕“彩凤衔书”,故称“凤凰岩”。石窟凿成十平方米左右方形石室,南北两壁雕“云海”、“石林”,西壁嵌“题滇池饯别图”及1925年袁嘉谷题诗等石碑六方。窟顶有陈荣昌之摩崖题刻“倡提祀孔”四个大字。石窟外峭壁,历代摩崖石刻琳琅满目。民国初年李根源拓刻明末傅宗龙之草书“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阴”,堪称摩崖珍品。

凤凰岩向南,就断崖辟“普陀胜境”石坊洞门。入石坊,隧道螺旋蛇行,沿隧东向凿石窗,凭以望湖。前达“慈云洞、蓬莱仙境”石窟。慈云洞石窟,慈航真人、香案、门楹、两壁骑龙驭虎神像、窟外香炉、楹联等,均为原生石岩镂空雕凿。

据《重修慈云洞吴道士功行碑记》记载,开凿凤凰岩,打通慈云洞,系清乾隆年间西山山麓下渔村贫穷道士吴来清所开凿。吴来清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起,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四年茹苦含辛,一锤一钻打开顽石,工程艰巨,令后人叹为观止。清嘉庆辛酉(1801年),彝族文士那文凤在慈云洞前香炉上,题刻《赠吴道士》诗:

万钻千椎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紫云荫书心里出,慈云霭露掌中来。
昆池恰似观南海,不负当年梦几回。

由慈云洞往南再上绝壁,一条傍山隧道沿悬崖峭壁曲屈起伏。洞口竖隶书“云华洞”大字石碑。云华洞南端,即龙门石窟。石窟平台洞口,凿“龙门”石坊。石窟内居中雕魁星立像,南雕文昌、北雕关圣坐像。魁星左手横身擒龙,右手高悬执笔,右足踏双翅鳌头,左足后蹬起斗,彩带飘逸,形象生动。石窟南墙上刻“文昌帝君阴骘文”,北墙刻“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两墙下方浮雕骏马奔腾。天棚浮云缭绕,仙鹤双飞,蟠挑垂挂。神像后壁,浮雕云山洞天福地群仙图。云水翻腾,群仙飘逸。石窟前檐岩壁上,凿神龛,龛内浮雕南极仙翁骑飞鹤,两侧童子执拂捧果。峭壁之上雕刻之险,令人心惊。

整个龙门石窟之神像、石壁、天棚、香炉、烛台、经文、楹联,均在原生岩石上雕凿而就,清末赵鹤清题刻龙门楹联:

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大观楼

参考资料《云南你好网》

大观楼位于昆明城区西南部,地处滇池北滨,与太华山隔水相望,在过去被称为“近华浦”。早年因滇池水位很高,宋元时,大观楼一带还波涛滚滚。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的大观楼一带才渐露水面,成为小岛,但周围仍是一片水乡泽国。大观楼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路过此地,见此处湖光山色优美,视野开阔,于是大兴土木,挖池筑堤,种花植柳,兴建了大观楼及周围建筑。大观楼原为二层,因面临滇池,登楼四顾,景致极为辽阔壮观,故命名为“大观楼”,并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的二层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帝奕伫询问了云南景物,侍讲学士何云彤推荐了“大观楼”,咸丰帝随即钦赐“拔浪千层”匾额,至今悬挂。历史上,大观楼曾两次遭到兵火和大火毁灭,最后,由总督岑毓英于光绪九年(1883年)命住持性田和尚重修,保留至今。

大观楼建成后,其多姿秀逸的景色,吸引无数文人雅士选胜登临,饮酒赋诗。但多属吟风弄月之作。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一扫他人俗唱,写出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蕴的一百八十字长联,由昆明诗人、著名书法家陆树堂书写,刊刻后悬于大观楼前,不少人为之叫绝赞赏。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自长联一出,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大观楼也以此闻名遐迩了。

大观楼长联:

上联云: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以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云: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公园以\“大观楼\”为中心,四周以池水环抱,池水之外又有长堤与滇池相隔。园内假山、亭榭、楼阁、长廊、花树、盆景错列有致,布置得幽雅秀丽,得山水自然之趣,使之观之不尽。



下一站 昆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