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行第四站 丽江(1)

玉龙雪山《印象丽江》丽江古城


参考资料《美丽云南》

丽江的导游讲过一个笑话: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美国传教士来到丽江。路上,他发现前面一个纳西族女人的背篓冒出烟来,以为背篓着火了,赶紧跑上去,想帮助那名妇女把火扑灭。没想到,背篓里一个男人正在抽烟!这男的不是别人,正是篓主的丈夫。

纳西女人不但勤劳勇敢(她们的民族服装“披星戴月”服,就是寓意她们是披着星星下地,戴着月亮回家),而且十分痛爱他们的丈夫,她们总怕男人累着了。因此,家里、地里的活,妇女们全包了。那男人们呢,当然也乐得清闲,“家务不干地不下,琴棋书画烟酒茶”。一年到头,就是学习琴棋书画,一天到晚就是“研究”烟酒和茶。纳西人还自豪地说,丽江的物质文明是女人创造的,精神文明是男人创造的。

你别说,这纳西男人在担任精神文明建设者角式中,还真搞出了不少名堂:纳西族的建筑,全国有名;丽江古城,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如果你再看一看“纳西古乐”的表演,保证你会心悦诚服的写出两个字来------佩服。

《印象丽江》

一场荡涤灵魂的盛宴

这是一场用灵魂书写的演出。
这是一场用心灵观看的演出。
这是一场我们白日里做的梦。

丽江,这个曾经被遗忘的王国,
玉龙雪山,这座至今无人登顶的神秘之山,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雪山篇以雪山为背景,
汲天地之灵气,取自然之大成,用大手笔的写意,
在这海拔31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场地,
让生命的真实与震撼,如此贴近每一个人。

来自10多个少数民族的铿锵汉子,
来自16个乡下村庄的普通农民,
就是这6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
在这神奇广袤的丽江土地上,
在这只可仰视的玉龙雪山下,
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绚烂的灯光效果,
只有扑面而来的泥土汗水的味道,
只有象你的父辈祖先一样厚实的肩膀,
他们用最原生的动作,最质朴的歌声,最滚烫的汗水,
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带给你心灵的绝对震撼。

古道马帮

丽江古城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都是因为马帮的原因。 顾彼得在他的《被遗忘的王国》中,把马帮当作可以和原子弹抗衡的“人类武器”,可见丽江的马帮是多么让世人震惊。 马帮影响着纳西人的生活,他们以能参加马帮,当上马锅头为荣。 马鞍舞展现了大马帮男人的英雄色彩。

纳西民族的风俗认为,大丈夫不应为家务琐事所累,女人应当操持家务,田间劳作,生儿育女,以能吃苦为荣,她们甚至羞于让男人插手家务。 在纳西女人看来,自己的男人有学识,能交游,有成就,便是妻儿的荣耀。 筐舞展现了纳西妇女任劳任怨的伟大母性情怀。

云南的马都是矮脚马,这种马跑不太快,却很善于走山路。 只有这种好脚力的马才能驮着沉重的货物,走过漫长艰险的茶马古道,走过连折12层而上,仅一尺多宽的马帮路。 因此纳西人十分推崇马,马是他们的崇拜物之一。 马在奔腾,大马帮的男人们在向你招手,仿佛是六百年前茶马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震撼再现。

对酒雪山

朋友来了,喝酒!。。。。。。 朋友走了,喝酒!

少数民族天生能喝酒,就如同他们天生都能歌善舞一样。 所以他们的酒令同样载歌载舞,丰富多彩。 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喝酒,在雪山脚下的这群热血的汉子,有着野性的豪情,也有着孩子般的快乐。 各民族的酒令和纳西快板展现了雪山下的少数民族对待朋友的热情和对待生命的豁达乐观。

纳西快板:纳西人居住的地方,泉水象牛奶一样香甜,万能的白水女神,让人间风调雨顺。 雪山出白银,江水出黄金,白云结花朵,星星成美玉。 白鹿当犁牛,老虎当坐骑,人人唱欢乐,对对结成双,天神恩赐我生命,地神恩赐我牛羊,我们在众神面前欢舞,祈求福泽千年吉祥,嗬寿你嗬,大吉大利!

天上人间

这里是情侣们的极乐世界,这里是玉龙雪山。

丽江被称为殉情之都。 在东巴经里曾经记载了感人的玉龙第三国的传说。 传说“久命”是第一个为爱情而死去的人,她与“羽排”相亲相爱,但受到“羽排”父母的阻挠,“久命”虽然做了种种努力,但都无济于事,绝望之时,她愤然殉情,被居住在“玉龙第三国”的爱神“游主”接纳,在那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羽排”也殉情而来,他们从此便在开满鲜花的爱情国度里生活。

你们面前的玉龙雪山,就是纳西人的无限崇敬的十二欢乐山,是多少痴情男女选择在此殉情的山,在这里遍地开满野花,没有痛苦忧愁,在这里“白鹿当坐骑,红虎当犁牛,野鸡来报晓,狐狸做猎犬”,在这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结合,青春的生命永不消逝,情侣们永无人世的悲伤。。。。。。

打跳组歌

这是一个永远快乐生活着的民族。

打跳是丽江少数民族的大众娱乐活动,人们围成圆圈,手拉手快乐共舞。 纳西人喜欢跳“阿丽哩”,“打劳丽”;普米人爱跳“含摆舞”,藏族人爱跳“锅庄”。。。他们用舞蹈和歌声来愉悦身心,也通过舞蹈令男女之间自由交往。 少数民族说话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 这原汁原味的载歌载舞是向远方的客人表示欢迎,表现出他们特有的热情奔放。

鼓舞祭天

纳西人是天的儿子,纳西人是自然的兄弟。

对天的崇拜和对自然的亲和是纳西人从古至今所一直推崇的。 这个人口不到30万的民族,在东巴经书中曾经这样记录:“我是九天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过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猛狮壮象的后代,力大无穷的巨人的后代,口含竹纳乱卵神山不嫌重者的后代,大江大河吸干后不解喝者的后代,三袋炒面一口吞下不呛的后代,三根腿骨一口咬断牙不碎者的后代,身经百战而不死者的后代。。。”在震撼人心的鼓声中,在老东巴振振有词的唱经声中,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纳西民族。

祈福仪式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叫天天答应,叫地地答应。。。。。。

请把你的双手交叉,放在额头,让你的目光辽远。 向着天的方向,双手合十,展开你的双臂,高举过头,许下你心中的愿望吧!

站在这神奇的玉龙雪山前的我们,虔诚地为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你祈愿,祈求天为你实现心愿,为你喜降福气。

我们在这里虔诚地为你祈愿,等你再来。



丽江古城

参考资料《云南国际旅行社》

自古称为“大研”。这里四周青山,坝内碧野,泉水萦回,形同碧玉大砚,故有此名。始建于宋末元初。相传因丽江世袭知府姓木,忌讳筑上城墙后变作“困”字,故不修城墙。城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射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巷弄四通八达,无死胡同。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居民群落多依山傍水,大衢小道顺山势而行。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水流至城头双石桥下,分流3股伸向东南,形成无数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万户,水上小石桥不计其数。居民住宅多为瓦房,大多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宽敞,门窗雕饰花鸟图案,院内种植草木花卉。古城的选址和布局,被建筑学家视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缩影”。解放后,大研镇开展新的建设项目时,都不触动古城,使其保持原貌。丽江古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一站 丽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