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與餛飩的對話~

 

餃子: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我們已經是『國食』了。
餛飩:唔好唔記得我出身比你還早呢!
餃子:咩話?邊個唔知中國人食餃子都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喇──
餛飩:但係好早好早,原本就冇餃子,只有餛飩。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已經問世,南北朝十分普遍,一直紅到唐宋元明清……
餃子:你有咩證據?
餛飩:漢代有個叫揚雄的人,係佢的《方言》入面記載:「餅謂之餛……或謂之飩。」
餃子:我仲以為因為你地形狀「混沌」,所以咁叫。
餛飩:我倘名仲有個講法,係《通雅》一書入面《飲食》一節:「由渾氏、屯氏發明,故轉音取名渾沌。」我地形狀亦真係似一團混沌,後來做成一個偃月形,便成為餃子了。
餃子:我地比較統一,餃子就餃子,邊似你地,花名一籮籮。除鬙s「餛飩」,又叫「弓角兒」、「扁食」、「抄食」、「雲吞」……

餛飩:餃子誕生了,並不代表我地要退位消失,反而花色、名目、地方色彩愈來愈豐富。
餃子:我地係「從一而終」,你地呢?「三心兩意」、「見異思遷」。
餛飩:這亦係變化的好處,怎可原地踏步?你地都係白水煮的,滾一滾就係啦,但係我地,湯用豬骨頭老雞熬的,仲灑上紫菜、冬菜、豌豆苗兒,仲有晶黃香酥的蝦米。鍾意食辣的,除鷘瑼o麻油陳醋以外,仲可落幾滴辣椒油。「食餛飩」之同時,亦「喝餛飩」呢。
餃子:講得幾好聽丫。但係我地都有江湖地位──我地點解叫「餃子」?因為過年果陣,正月初一,一定以我地代表團圓、吉慶。哩一餐,講究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一家圍住食,子時的開始,也邁進新年,「歲更交子」就係咁解。「餃子」亦等於「交子」。
餛飩:……
餃子:連在宮中,大婚也食餃子,好似同治光緒呀這些皇帝,雖是滿族,,亦都學我地漢人交子時食餃子,辭舊迎新。

餛飩:一個好名,就是一片光明前途。唉……
餃子:哎──唔駛咁丫。唔好記係心到。
餛飩:邊有。我地都係同一樣隉C
餃子:琚C儘管形狀唔一樣,做法都係一樣。都係一塊皮包住d餡,滾兩滾就食得。
餛飩:都有肉餡同素餡。
餃子:諗唔到兩三千年來成了天下通食。窮布窮的食,富有富的食──都係餡兒在變。
餛飩:唔──菜同肉,就是人生。
餃子:不過你地比較精緻,我地粗陋一點。
餛飩:做乜一時之間咁客氣丫?
餃子:你地臉皮薄,我地臉皮厚。
餛飩:我地餡少。
餃子:講真餃子d餡真係比餛飩大舊,一咬一泡湯。
餛飩:日子過去,自我膨漲些,臉皮變厚些──人亦都係咁成長的。
餃子:都返唔到轉頭。

餛飩:有冇發覺,雖那麼悠久的淵源,但係我倆從來唔會走埋一齊,係永不相會的。
餃子:一個碗入面容不下餛飩同餃子,總是分開來。
餛飩:就是有緣無份。
餃子:真奇怪。
餛飩:唔係丫,你睇塵世間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知己好友拍檔夥伴……,甚至最親密的愛侶,一旦反目,不都是「你死我活」嗎?我地就是淵源太深,才不要混濁一體當刎頸之交。各有所長,各自發展,唔係好好咩?
餃子:保持這種關係,大家講「再見」時表示還可以再見──
餛飩:再見。有空再聚。
餃子:再見。下回我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