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初學者(特別是自學者)適合用的書籍,不外下列兩套: -大家的日本語 -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兩冊(簡稱標日)
兩套雖然所用的語境和所引入的生詞,都有相當的分別,但所教授的文型數量相差不是太遠.標日對於詞語的特別用法和慣用語比較豐富,課文形式和練習也較多樣化,語法和其他事項解釋也是較容易明白.所以會比較適用.而標日新版雖然文型數量減少,但生詞數量激增.舊版也不錯,但有些地方解釋不夠清楚,聲帶由內地人以具內地口音的日語宣讀也是一大缺點.新版的聲帶質量本人因為未聽過無從置評.
大家的日本語會話文內容有標日所沒有的句語.解說我也覺得比標日比下去(但不是太差).
但兩者有一個很大的共通點.就是句型一個一個去學.除了助詞作為構件這一點還比較明顯外,兩套教材都偏向死記句型,而省卻結構的分析.例如:
私は今年一級を受けるつもりです。
王さんは一級に合格したはずです。
兩句都是連體型+形式名詞的形式.但兩本書只以"...打算..."去解釋"...は....つもりです",以"...理應如此去解釋"...は...はずです".一個剛過三級的人,見到如"子供一生懸命に勉強するものです"就未必懂得查もの.
不過,本人以為,先記一些句型,再學文法,會比較容易入門.
本人初學日語,學到て形後,因為對日本文法興趣大增,就買下了幾本相當文法.在日語句型學到四級左右程度,三級左右程度和接近一級程度時,都有看文法書(不是句型書,而是按十大品詞解釋文法的那種).而文型本身掌握得較多,看文法書,確是較容易明白.反之,多看文法書也會更易理解日本句子構成的基本規律.
按個人經驗,學日語最初階段,最好還是先用傳統方法學至三級程度,再學者用詞典看日語的方法.如果已掌握其竅門,這樣沉浸日語幾年,則二級合格是已經自動達到,一級合格也不過是背背漢字和文法.而有這種日語程度的人,那些事並不難.
本人"嘔心瀝血"寫成的失敗教材(記於本部落格),其實最好由有三級以上的讀者看.至於沒有日語基礎的人士,其實不容易理解箇中內容,但我覺得總算提供一條鑰匙給大家.教程把可以字典解決的東西推給字典,除了是因為字典才是較權威的東西外,也是因為本人日語水平有限,不希望獨佔初學者太多的空間.
原文記於本人的部落格.本文經過必要的修改在本站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