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為2005年11月9日在Tamago樂園發表的原稿,未經修改]
因為工作最近比較忙,加上自己要讀日能,又要還書債,所以這篇文章只寫第一部
2000年一月左右(那一年是香港para para boom的第一年,我是那年11月開始跳para para,今年八月基本上完全退出para para(雖然最近在機舖玩過)......要講這離題事,因為,在往後幾年,兩件事也同時估據我生命重要部份),我某一次上深圳,逛書城,然後就發現(日文是發見吧)一套不錯的教材-"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那套書初級加上級連聲帶,都不足200元,我心想,只用這少許金錢,就能使自已看懂日文,算是不錯的主意,就初級買下了.
我那時想不到,學日文是一個無良深潭.
我在新年時乖乖地學了四五課(即每一課都用足六小時讀,那基本上,不背課文,背單字,根本很難對著同一課書六小時的).
六月再學,再堅時了這種學法一會.有一天,就超前地看了te型,一看就明白.然後閞始不安份,會超前看一些文法,也因為,大約八月,只學了十多課就打算報四級.
這報考四級的動作,簡接令我在學日語的路上走了點彎路,不過也由那走彎路的過程中從一作者中得到一重要啟發.
我買了97年四級題目,一條ながら就把我打沉,就有一個想法,買文法書,把所有文法學會,就不怕甚麼ながら.
怎料買了一本迷你日本文法手冊(楊德輝著),那本書,文法算是教得齊,但について和 ながら這些簡單東西還是沒有.
後來(幾年後)才知道文法卷考的內容,很多東西,嚴格來說,是詞典的內容多於文法書的多內容.那時卻是概念不清.
但那本書使我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儘早看懂日文原著.
怎料我看完那本書(明白是不會明白的了,不是有三級以上程度,大概不會知道何時查那個表),上網使使那本書的解碼法,一個される就叫我投降.
那時,我的概念時,文法就是能力試一二三四級文法卷的東西.
另一個概念時,把文法學好,就是瞭解日文的首要知識.
所以,當然我有兩個轉變,我那時開始著重"文法"(真正的文法加一二級機能語),當然開始時還是先把受身和使役得基本東西搞好.
另一轉變,是開始用更傳統的方法學日文,不再求捷徑.
我基本上乖乖的把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都讀完一遍.
這階段基本上在維持至二級合格後一段不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