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官立夜中學•學生同學會•非一般的同學會•

請發表意見 查看訪客名冊

   
http://go.to/gssclub    
         
如果你找既係,荃灣夜中學校友會網頁,對唔住,你找錯了!
       
乜野叫做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指1919年在中國大地上爆發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
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27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
“和平會議”,中國政府派代表出席會議,並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取消
“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收回山東主權等正當要求,遭到帝國主義的拒絕。
4月底,會議順從了日本的要求,決定把戰前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交給日本,
而北洋軍閥控制的中國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舉國憤怒。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朝陽大學、民國大學等13所學校的3000多
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和約簽字”、
“廢止二十一條”、“誓死爭回青島”等口號,堅決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
(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訂立“二十一條”時任外交次長)、陸宗輿(北洋政府幣制局總裁,
訂立“二十一條”時任駐日公使)、章宗祥(駐日公使)。會後愛國學生舉行遊行示威,
大批軍警出動進行鎮壓,逮捕示威學生32人。5日,北京專科以上學校的學生舉行總罷課,
通電全國表示抗議。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正式成立。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
迅速得到各地學生的聲援和社會輿論的支持。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但是又逼走了同情學生愛國行動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下令禁止學生干預政治,
並恐嚇將鎮壓學生。19日,北京學生又一次宣佈總罷課。天津、上海、長沙、
廣州等地學生紛紛遊行,給予聲援。在日本、法國的留學生及南洋華僑學生也開展了聲援活動。
6月1日,北京政府發佈命令,表彰被民眾斥為賣國賊的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取締學生的一切愛國行動。北京學生從3日起重新上街演講,當天有170多名學生被捕。
4日,又有700多學生被捕。5日,2000多名學生上街,遭到軍警的馬隊衝擊。
北京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國各界人士的憤慨。
上海6萬多工人在5日自動舉行罷工,支持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
北京、唐山、漢口、南京、天津、杭州、九江及山東、安徽等地工人,也相繼罷工和遊行。
上海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商人也舉行了罷市。罷課、罷工、罷市鬥爭擴展到全國20多個省、
100多個城市。至10日,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撤消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
27日,旅法華工、留學生和華僑數百人前往中國政府總代表駐地,要求拒簽和約。
28日,中國政府代表終於沒有出席巴黎和約的簽字儀式。五四運動,
是一場全國範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誌著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換,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幹部上作了準備。
 
      香 港 得 名 的 由 來

香 港 本 是 新 安 縣 的 一 個 小 海 島 , 這 座 小 島 一 向 都 沒 有 一 個 固 定 的 名 稱 。 因 此 在 鴉 片 戰 爭 前 的 中 國 沿 海 地 圖 上 , 都 沒 有 香 港 這 個 地 方 標 記 , 只 有 在 海 中 畫 一 座 孤 立 的 小 山 , 代 表 赤 柱 , 紅 香 爐 峰 一 類 的 地 名 , 這 就 是 最 初 香 港 的 情 況 , 而 當 時 香 港 這 個 小 島 的 總 稱 , 都 是 由 當 地 的 居 民 , 依 自 己 所 住 的 地 方 回 答 編 修 方 誌 的 人 。 因 此 鴉 片 戰 爭 前 的 輿 圖 與 方 誌 , 都 是 由 當 地 居 民 的 口 述 , 而 演 變 成 當 地 的 地 方 名 稱 。

以 下 是 一 些 學 者 對 「 香 港 島 」 這 個 名 稱 由 來 的 一 些 研 究

據 古 老 傳 說 , 清 朝 嘉 慶 年 間 , 有 海 盜 林 某 與 其 妻 香 姑 橫 行 於 伶 仃 洋 一 帶 , 後 為 清 海 軍 將 領 李 長 庚 擊 敗, 林 某 逃 死 並 死 於 台 灣 , 香 姑 則 率 餘 眾 佔 據 港 島 , 後 人 因 而 稱 之 為「香港島」。

但 據 史 籍 記 載 , 清 代 並 沒 有 名 叫 香 姑 的 海 盜 , 本 港 各 區 亦 未 有 發 現 任 何 相 關 的 史 蹟 , 加 上 中 國 人 向 來 痛 恨 盜 賊 , 理 應 不 會 以 盜 名 為 一 島 之 總 名 , 故 此 說 實 不 足 信 。

 


因 島 上 紅 香 爐 山 得 名

據 古 老 傳 說 , 今 日 銅 鑼 灣 天 后 廟 前 的 紅 香 爐 , 是 從 遠 地 漂 來 而 停 在 廟 前 沙 灘 上 。 時 人 遂 將 它 放 置 在 廟 前 , 並 稱 廟 後 山 峰 為 紅 香 爐山 , 廟 前 之 海 灣 為 紅 香 爐 港 。 其 後 漸 演 變 為 全 島 的 全 名 , 稱 為 香 港 島 。

但 據 《 新 安 縣 志 》 中 的 地 圖 所 載 , 島 上 既 有 紅 香 爐 山 , 亦 有 香 港 村 , 二 者 既 同 時 存 在 , 地 點 亦 有 別 , 故 「 香 港 」 之 名 實 非 由 紅 香 爐 山 演 變 而 來 。

 


因 驁 洋 甘 瀑 下 江 水 而 得 名

據 傳 說 , 今 日 薄 扶 林 華 富 的 瀑 布 公 園 所 在 地 , 原 有 一 條 由 瀑 布 注 成 的 山 溪 , 稱 為 瀧 水 , 相 傳 此 處 就 是 《 新 安 縣 志 》 中 所 載 「 新 安 八 景 」 之 一 的 「 驁 洋 甘 瀑 」 。 此 處 的 溪 水 味 淡 而 甘 , 行 船 者 多 愛 汲 此 處 的 水 作 食 用 , 因 而 稱 此 水 為 「 香 江 」 , 將 此 瀑 布 入 海 的 海 港 稱 為 「 香 港 」 , 後 來 演 化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但 今 日 新 界 各 山 溪 皆 沒 有 以 「 江 」 為 名 的 , 香 江 亦 是 香 港 近 百 年 來 繁 榮 後 的 新 興 名 詞 。 且 獨 驁 洋 即 今 日 的 獨 牛 州 , 位 於 塔 門 州 南 面 , 有 學 者 指 出 該 處 才 是「 驁 洋 甘 瀑 」 的 所 在 地 。 故 「 香 港 」 的 得 名 與 「 香 江 」 , 「 驁 洋 甘 瀑 」 應 無 直 接 的 關 係 。

早 年 繪 畫 中 的 瀑 布 灣

 


因 本 港 盛 產 莞 香 而 得 名

本 港 自 明 代 起 已 是 盛 產 莞 香 的 地 方 。 當 時 , 每 年 由 東 莞 南 部 , 新 安 與 本 港 所 產 製 的 香 品 , 常 在 尖 沙 頭 ( 今 日 的 尖 沙 咀 ) 用 小 艇 運 至 石 排 灣 , 再 改 用 艚 船 轉 運 往 廣 州 。 因 此 時 人 將 運 送 香 品 的 石 排 灣 東 北 岸 ( 今 日 的 香 港仔 海 灣 ) 稱 為 「 香 港 」 , 意 即 運 香 販 香 的 港 口 , 英人 稱 為 "Fragrant Harbour" , 即 芬 芳 的 港 口 。 位 於 港 灣 畔 的 村 落 , 遂 名 香 港 村 。

康 熙 初 年 時 曾 因 海 盜 猖 獗 而 行 遷 界 令 將 村 民 盡 徙 內 地 , 康 熙 八 年 復 界 後 , 居 民 遷 回 重 建 香 港 村 , 建 圍 牆 以 自 保 , 因 此 又 名 香 港 圍 , 今 稱 黃 竹 坑 舊 圍 。

 


因 「 阿 群 帶 路 」 而 得 名

據 說 英 軍 初 抵 香 港 島 時 , 在 赤 柱 一 帶 登 陸 , 由 一 名 為 陳 群 的 蜑 民 引 路 , 經 香 港 村 , 薄 扶 林 等 地, 到 港 島 北 部 一 帶 。 經 香 港 村 時 , 英 軍 詢 問 該 處 地 名 , 陳 群 以 蜑 音 回 答 「 香 港 」 , 英 人 即 以 蜑 音 "HONG KONG" 為 記 , 因 而 成 為 全 島 的 總 稱 。

阿 群 帶 路 圖

 

一 直 到 英 國 人 向 清 朝 官 廳 要 求 租 借 海 中 小 島 一 座, 作 修 船 曬 貨 之 用 , 並 指 名 最 好 將 「 香 港 」 島 借 給 他 們 , 這 才 在 中 國 的 輿 圖 上 出 現 了 「 香 港 」 這 個 名 稱 。

   
    1839 - 1842
鴉 片 戰 爭
1839 至 1842 年 , 中 英 第 一 次 鴉 片 戰 爭 。


1841
英 國 要 求 清 政 府 割 讓 香 港
香 港 歷 史 最 早 可 追 溯 至 東 漢 , 但 一 直 只 是 極 不 起 眼 的 漁 港 。 直 至 1841 年 , 半 死 不 活 的 清 政 府 在 「 中 英 鴉 片 戰 爭 」 中 敗 陣 給 英 國 , 英 國 知 香 港 有 地 利 位 置 , 絕 對 是 個 寶 , 遂 要 求 清 政 府 割 讓 香 港 , 從 此 成 為 英 國 百 多 年 的 殖 民 地 。 英 國 一 月 佔 領 香 港 , 辦 理 戶 口 登 記 , 全 港 人 口 一 萬 五 千 名 。


1842 - 1843
《 南 京 條 約 》 - 割 讓 香 港
1842 年 , 清 政 府 與 英 國 代 表 砵 甸 乍 在 南 京 長 江 上 的 英 艦 簽 下 《 南 京 條 約 》 , 順 理 成 章 , 砵 甸 乍 被 委 任 為 香 港 首 任 港 督 , 但 不 多 久 , 在 1844 便 由 戴 維 斯 接 任 。 依 據 《 南 京 條 約 》 , 英 國 正 式 佔 有 香 港 。 當 時 , 市 中 心 的 大 道 命 名 為 皇 后 大 道 。 香 港 政 府 公 布 , 以 英 國 金 銀 貨 幣 , 中 國 銀 錠 , 西 班 牙 及 墨 西 哥 銀 元 為 香 港 的 通 用 貨 幣 。


1846
笞 刑
香 港 政 府 公 開 執 行 笞 刑 , 一 日 之 內 有 五 十 四 人 被 施 笞 刑 。


1852
太 平 天 國 之 戰
1852 年 , 太 平 天 國 之 戰 , 內 地 人 士 大 量 湧 進 香 港 。


1855
瘟 疫
1855 年 2 至 4 月 間 發 生 瘟 疫 , 死 亡 逾 八 百 人 。


1857
賣 豬 仔
在 香 港 洋 行 工 作 的 一 批 華 人 , 反 對 英 法 攻 佔 廣 州 , 憤 而 辭 職 返 回 內 地 。 不 到 兩 個 月 時 間 , 返 回 內 地 的 有 三 萬 多 人 。 當 時 政 府 頒 布 《 販 運 工 人 出 洋 牌 照 條 例 》 , 使 販 運 華 工 出 洋 的 「 豬 仔 館 」 合 法 化 。


1860
《 北 京 條 約 》 - 割 讓 九 龍
英 法 聯 軍 攻 佔 北 京 , 迫 清 政 府 簽 訂 《 北 京 條 約 》 , 割 讓 南 九 龍 給 英 國 。


1873
成 立 高 等 法 院
1873 年 , 香 港 政 府 成 立 高 等 法 院 ( 今 立 法 局 大 樓 ) 。


1877
廢 除 公 開 笞 刑
1877 年 , 政 府 廢 除 公 開 笞 刑 , 但 在 監 獄 內 仍 繼 續 執 行 。


1880
華 人 議 員
首 位 華 人 議 員 伍 廷 芳 出 任 立 法 局 非 官 守 議 員 。



1894
港 島 大 瘟 疫
香 港 開 埠 早 期 , 衛 生 情 況 甚 差 , 1854 年 英 軍 上 岸 便 染 上 痢 疾 , 一 死 便 70 多 人 , 差 點 全 軍 覆 沒 , 翌 年 因 瘟 疫 而 死 的 更 達 800 人 。 但 香 港 有 史 以 來 的 大 瘟 疫 則 發 生 在 1894 年 , 港 府 更 將 上 環 重 災 區 封 閉 , 至 1896 才 受 到 控 制 , 死 亡 人 數 多 達 2500 人 。


1895
法 定 貨 幣
1895 年 , 港 督 奉 英 國 令 , 規 定 除 英 國 銀 幣 , 香 港 銀 幣 , 墨 西 哥 銀 幣 外 , 其 他 銀 幣 一 律 停 用 。


1898
租 借 新 界
《 拓 展 香 港 界 址 專 條 》 , 將 深 圳 河 以 南 , 界 限 街 以 北 租 給 英 國 , 為 期 九 十 九 年 。


1899
新 界 居 民 反 抗 英 軍
港 督 派 人 接 管 新 界 , 當 地 人 民 激 烈 反 抗 , 英 軍 炮 轟 錦 田 鄉 吉 慶 圍 , 不 少 居 民 被 殺 。 英 軍 藉 口 當 地 人 民 反 抗 接 管 新 界 , 強 佔 九 龍 城 , 並 佔 領 深 圳 達 半 年 之 久 。

1910
九 廣 鐵 路
1910 年 , 九 廣 鐵 路 英 段 通 車 , 全 長 二 十 二 哩 , 最 初 以 油 麻 地 為 總 站 開 至 羅 湖 。


1914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1914 年 在 歐 洲 爆 發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 香 港 約 十 萬 華 人 陸 續 返 回 內 地 鄉 下 。 香 港 人 口 突 破 五 十 萬 大 關 。



1918
馬 場 大 火
眾 紳 士 淑 女 在 1918 年 2 月 26 日 興 高 釆 烈 地 在 馬 場 觀 看 賽 事 , 誰 料 看 台 突 然 塌 下 , 很 多 人 當 場 壓 死 壓 傷 。 可 是 最 不 幸 的 是 , 棚 架 也 打 翻 熟 食 檔 , 火 星 令 竹 木 迅 速 蔓 延 為 烈 燄 , 不 少 傷 者 走 避 不 及 被 火 燒 死 , 人 數 竟 達 590 人 。


1925
省 港 大 罷 工
當 年 5 月 15 日 , 十 多 名 上 海 工 人 爭 取 權 益 被 廠 方 殺 死 , 學 生 於 5 月 30 日 上 街 聲 援 被 英 軍 射 殺 , 是 為 「 五 卅 慘 案 」 。 廣 州 及 香 港 市 民 大 為 震 怒 , 各 行 業 在 6 月 18 日 開 始 罷 工 , 歷 時 年 多 , 到 1926 年 10 月 才 得 以 解 決 。


1928
成 立 啟 德 機 場
1928 年 , 啟 德 機 場 正 式 啟 用 。


1938
廣 州 淪 陷
1938 年 , 廣 州 淪 陷 , 內 地 難 民 大 批 逃 港 。



1941 - 1945
三 年 零 八 個 月
1941 年 12 月 25 日 , 香 港 人 渡 過 一 個 黑 色 聖 誕 節 , 日 軍 佔 領 了 香 港 , 港 督 楊 慕 琦 投 降 。 在 日 本 人 血 腥 軍 法 統 治 下 , 民 生 困 苦 , 惶 惶 不 可 終 日 。 1945 年 8 月 15 日 , 日 軍 投 降 , 結 束 了 三 年 零 八 個 月 的 苦 艱 歲 月 。



1949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10 月 1 日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 蔣 介 石 的 國 民 黨 退 守 台 灣 , 大 量 難 民 南 下 到 香 港 , 原 本 自 由 往 返 省 港 的 情 景 不 再 , 從 此 兩 地 分 隔 起 來 。 由 於 南 下 難 民 帶 來 不 少 技 術 及 資 金 , 對 戰 後 香 港 的 經 濟 起 飛 扮 演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



1953
石 峽 尾 大 火
四 十 年 代 尾 , 大 量 從 內 地 湧 來 的 難 民 抵 港 , 對 本 來 已 捉 襟 見 肘 的 房 屋 問 題 更 為 嚴 重 。 1953 年 12 月 25 日 , 石 峽 尾 六 村 發 生 木 屋 大 火 , 焚 毀 木 屋 7000 所 , 六 萬 災 民 無 家 可 歸 , 迫 使 政 府 不 得 正 視 房 屋 策 略 , 自 此 加 速 進 行 徙 置 計 劃 。


1955
李 鄭 屋 發 現 漢 代 古 墓
興 建 李 鄭 屋 村 時 , 在 建 築 中 的 地 盤 發 現 漢 代 古 墓 。



1956
雙 十 暴 動
中 國 解 放 後 , 國 民 黨 政 權 退 守 台 灣 , 亦 有 大 批 右 派 人 士 留 港 進 行 地 下 活 動 。 1956 年 10 月 10 日 , 暴 徒 藉 故 國 民 黨 黨 旗 被 毀 , 在 李 鄭 屋 村 生 事 , 後 更 引 發 成 殺 人 、 搶 掠 的 暴 動 , 一 外 國 領 事 在 嘉 頓 酒 樓 外 遇 襲 喪 生 。 香 港 政 府 受 各 方 的 壓 力 平 亂 , 拘 捕 多 名 國 民 黨 人 士 並 驅 逐 出 境 。


1962
溫 黛 襲 港
香 港 是 亞 熱 帶 海 洋 性 氣 候 , 夏 天 常 有 颱 風 來 襲 , 而 最 深 刻 的 一 個 颱 風 是 溫 黛 。 1962 年 9 月 , 特 大 型 颱 風 溫 黛 襲 港 , 以 狂 風 掃 落 葉 般 對 香 港 做 成 極 大 的 破 壞 , 有 175 人 死 亡 或 失 蹤 , 4 萬 6 千 多 人 無 家 可 歸 。


1963
樓 下 閂 水 喉 呀
1963 年 , 香 港 大 旱 , 當 局 限 四 天 供 水 一 次 , 每 次 供 水 四 小 時 , 更 派 船 到 珠 江 運 水 。 廣 東 省 決 定 興 建 深 圳 東 江 供 水 工 程 , 為 香 港 供 水 。


1967
六 七 暴 動
文 化 大 革 命 正 如 火 如 荼 , 香 港 亦 受 到 這 場 運 動 所 波 及 。 最 初 本 來 是 一 些 工 廠 工 人 自 發 性 參 加 的 勞 資 糾 紛 , 但 後 期 演 變 為 不 可 收 拾 的 大 規 模 暴 亂 。 港 英 政 府 派 出 大 批 警 察 鎮 壓 暴 徒 , 其 中 有 浴 血 花 園 道 、 強 攻 華 豐 國 貨 及 沙 頭 角 中 英 武 裝 衝 突 等 事 件 。 這 次 暴 動 造 成 51 人 死 亡 , 800 多 人 受 傷 。



1971
保 釣 運 動
日 本 與 中 國 一 向 均 聲 稱 擁 有 釣 魚 台 主 權 , 七 十 年 代 釣 魚 台 海 域 一 帶 被 發 現 是 能 源 寶 藏 , 釣 魚 台 主 權 又 再 引 起 爭 拗 。 留 美 中 國 學 生 發 起 「 保 釣 運 動 」 , 香 港 學 生 亦 隨 即 嚮 應 , 卻 受 到 警 方 武 力 鎮 壓 , 造 成 流 血 事 件 。


1973
七 三 股 災
七 十 年 代 , 香 港 經 濟 起 飛 , 股 市 更 是 前 所 未 有 的 活 躍 , 1972 年 股 票 交 投 額 大 增 , 不 少 人 一 夜 之 間 成 百 萬 富 翁 , 有 人 更 用 「 魚 翅 撈 飯 」 顯 示 一 擲 千 金 的 豪 氣 。 市 民 見 賺 錢 容 易 便 紛 紛 瘋 狂 地 傾 囊 入 市 。 然 而 , 1973 年 12 月 恆 生 指 數 從 最 高 峰 的 1774。96 點 , 直 線 下 降 跌 到 400。1 , 一 夜 間 暴 跌 75% , 股 民 損 失 慘 重 , 有 人 發 瘋 、 有 人 跳 樓 。


1974
廉 署 成 立
香 港 有 今 日 的 成 就 , 當 然 是 香 港 人 的 辛 勤 所 致 , 但 也 不 能 沒 煞 廉 政 公 署 肅 貪 倡 廉 的 功 勞 , 使 香 港 成 為 一 個 公 平 而 廉 潔 的 城 市 。 廉 署 於 1974 年 成 立 , 拘 捕 大 量 涉 及 貪 污 人 士 , 其 中 大 部 份 是 警 察 , 因 此 引 起 一 些 警 察 不 滿 , 爆 發 1977 年 的 警 廉 衝 突 。



1978
越 南 難 民 潮
自 北 越 政 權 接 管 越 南 後 , 成 千 上 萬 的 越 南 華 僑 投 奔 怒 海 逃 亡 , 而 香 港 便 成 為 這 批 難 民 的 世 外 桃 園 。 但 事 與 願 違 , 由 於 每 日 平 均 有 過 千 難 民 抵 港 , 長 貧 難 顧 , 政 府 設 立 禁 閉 式 難 民 營 收 留 他 們 , 但 也 成 為 香 港 的 一 個 長 期 包 袱 。


1979
地 鐵 通 車
除 了 居 住 問 題 外 , 香 港 人 要 面 對 的 是 惱 人 的 交 通 。 七 十 年 代 , 社 會 急 速 發 展 , 現 有 的 公 共 交 通 系 統 實 不 足 應 付 未 來 可 預 期 的 增 長 。 政 府 於 是 引 入 大 量 載 客 公 共 交 通 系 統 地 下 鐵 路 。 興 建 施 工 期 間 曾 引 起 不 少 民 怨 , 近 廿 年 下 來 , 要 是 沒 有 地 鐵 , 香 港 的 交 通 情 況 實 在 不 敢 想 像 。



1984
中 英 聯 合 聲 明
1982 年 , 英 國 首 相 戴 卓 爾 夫 人 訪 華 , 首 次 提 及 收 回 香 港 主 權 問 題 。 期 間 中 英 雙 方 舉 行 了 多 次 會 談 , 直 到 1984 年 , 英 國 外 相 賀 維 表 示 英 國 願 意 放 棄 九 七 年 後 對 香 港 之 主 權 。 趙 紫 陽 在 全 國 人 大 , 闡 述 中 國 政 府 對 香 港 問 題 方 針 政 策 , 提 出 「 一 個 兩 制 」 以 及 「 五 十 年 不 變 」 是 基 本 國 策 。 中 共 中 央 顧 問 委 員 會 主 席 鄧 小 平 就 香 港 前 途 問 題 發 表 重 要 談 話 , 包 括 九 七 年 後 在 香 港 駐 軍 。 其 後 , 英 國 首 相 戴 卓 爾 夫 人 抵 北 京 , 於 1984 年 9 月 26 日 與 趙 紫 陽 總 理 正 式 簽 署 中 英 雙 方 聯 合 聲 明 , 香 港 回 歸 已 成 定 局 。


1989
「 六 . 四 」 百 萬 人 遊 行
1989 年 6 月 4 日 , 中 國 解 放 軍 出 兵 鎮 壓 佔 據 天 安 門 的 學 生 運 動 , 舉 世 震 驚 。 香 港 市 民 自 發 組 織 「 支 聯 會 」 , 人 數 竟 有 過 百 萬 , 並 多 次 在 港 發 起 遊 行 示 威 及 一 些 音 樂 集 會 , 是 香 港 有 史 以 來 最 大 規 模 的 遊 行 示 威 活 動 。


1993
蘭 桂 坊
元 旦 前 夕 , 數 千 名 市 民 擠 於 中 環 蘭 桂 枋 迎 接 1993 年 來 臨 之 際 , 有 21 名 市 民 因 狂 歡 作 樂 , 互 相 擠 壓 踐 踏 而 死 。 總 督 彭 定 康 下 令 調 查 。


1995
終 審 庭
中 英 聯 合 聯 絡 小 組 雙 方 代 表 簽 署 協 議 , 同 意 於 7 月 1 日 成 立 終 審 法 院 。


1996
第 一 面 奧 運 金 牌

一 群 師 生 在 大 埔 的 八 仙 嶺 遠 足 時 遇 上 山 火 , 兩 名 教 師 及 三 名 學 生 死 亡 , 另 有 十 三 名 學 生 遭 嚴 重 燒 傷 。
滑 浪 風 帆 好 手 李 麗 珊 在 美 國 亞 特 蘭 大 奧 運 會 中 , 為 香 港 奪 得 首 面 奧 運 金 牌 。
輪 椅 劍 擊 好 手 張 偉 良 在 亞 特 蘭 大 傷 殘 奧 運 會 個 人 勇 奪 四 面 金 牌 。 香 港 選 手 在 該 屆 奧 運 會 中 , 合 共 贏 得 五 金 , 五 銅 , 五 銀 , 創 下 香 港 參 加 傷 殘 奧 運 會 有 史 以 來 最 好 的 成 績 。
保 釣 人 士 陳 毓 祥 在 前 往 釣 魚 台 列 島 抗 議 的 航 程 中 遇 溺 。 釣 魚 台 主 權 問 題 , 在 中 國 , 日 本 及 台 灣 三 地 惹 起 紛 爭 。
彌 敦 道 嘉 利 商 業 大 廈 發 生 大 火 , 導 致 四 十 人 死 亡 , 八 十 人 受 傷 , 這 是 本 港 近 五 十 年 來 最 嚴 重 的 商 廈 火 災 。 兩 天 後 , 銅 鑼 灣 又 發 生 大 火 。 社 會 人 士 紛 紛 要 求 改 善 舊 式 樓 宇 的 防 火 設 施 。
董 建 華 在 中 國 接 受 總 理 李 鵬 任 命 為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首 任 行 政 長 官 。 董 先 生 並 會 見 了 中 國 國 家 主 席 江 澤 民 。


1997
預 備 進 入 大 時 代
沙 田 白 石 船 民 中 心 正 式 關 閉 , 標 誌 著 越 南 船 民 問 題 邁 向 終 結 。
第 一 批 共 四 十 名 先 遣 駐 港 解 軍 進 駐 香 港 。
西 區 海 底 隧 道 通 車 , 是 香 港 第 三 條 過 海 隧 道 。
青 嶼 幹 線 主 要 構 成 部 分 「 青 馬 大 橋 」 由 前 英 首 相 戴 卓 爾 勳 爵 主 持 揭 幕 , 當 晚 並 有 煙 花 匯 演 , 宏 偉 的 青 馬 大 橋 是 全 世 界 最 長 的 吊 橋 。
在 眾 多 的 慶 回 歸 節 目 中 , 英 國 政 府 在 六 月 三 十 日 午 夜 正 式 將 香 港 主 權 歸 還 中 國 ,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正 式 成 立 。

2003
非 典 型 肺 炎 / 嚴 重 急 性 呼 吸 道 症 候 群
早 在 2002 年 聖 誕 , 便 有 報 導 國 內 有 搶 購 白 醋 殺 菌 。 在 2003 年 3 月 11 日 , 威 爾 斯 親 王 醫 院 表 示 , 在 8A 內 科 病 房 有 十 多 名 病 房 員 工 出 現 發 燒 及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病 徵 。 月 尾 , 牛 頭 角 淘 大 花 園 E 座 大 規 模 爆 發 非 典 型 肺 炎 , 當 局 下 令 隔 離 淘 大 花 園 E 座 居 民 。 及 後 , SARS 在 社 區 擴 散 。 至 5 月 尾 , SARS 疫 情 得 以 控制 。
更 詳 盡 資 料 , 請 看 雅虎新聞

71遊行 (2003)
五 十 萬 名 港 人 在 七 月 一 日 上 街 遊 行 , 反 對 政 府 就 廿 三 條 立 法 , 及 表 示 對 政 府 的 不 滿 。 除 了 廿 三 條 , 也 有 為 多 種 訴 求 而 上 街 的 人 仕 。

屯門公路意外
7 月 10 日 於 屯 門 公 路 發 生 嚴 重 交 通 意 外 , 九 巴 一 部 265M 雙 層 巴 士 在 汀 九 衝 落 山 , 二 十 一 人 死 亡 , 二 十 人 受 傷 。 事 件 令 人 關 注 屯 門 公 路 的 安 全 問 題 。

南生圍鱷魚
2003 年 11 月 初 在 元 朗 南 生 圍 山 貝 河 出 沒 的 小 灣 鱷 , 避 過 了 澳 洲「鱷 魚 先 生」利 弗 及 番 禺 鱷 魚 專 家「鱷 魚 釗」的 多 次 捕 捉 , 令 南 生 圍 一 度 成 為 新 的 旅 遊 境 點 。 經 過 七 個 月 後 , 小 灣 鱷 在 山 貝 河 泥 灘 , 誤 中 漁 護 署 自 製 的 鋼 索 陷 阱 落 網 。 現 正 上 水 動 物 護 理 中 心 隔 離 , 及 後 會 在 嘉 道 理 農 場 暫 住 , 待 天 水 圍 的 濕 地 公 園 建 好 後 會 送 往 該 處 。



2004
71遊行 (2004)
2004 年 港 人 再 次 上 街 遊 行 , 今 次 的 目 的 是 爭 取 普 選 , 雖 然 當 天 天 氣 酷 熱 , 但 仍 有 二 十 至 五 十 萬 名 港 人 上 街 遊 行 。 附 圖 是 在 網 上 找 到 的 , 並 不 是 本 人 所 拍

1967年5月,因為新蒲崗人造花廠的勞資糾紛,警方進行鎮壓, 勞方猛烈反抗, 5月6日防暴隊與工人發生衝突, 多人被毆傷, 其中廿一人被拘捕﹐工會代表往警署抗議, 亦被扣押, 此舉激起市民更大的反感, 首先港九巴士、電車、中華煤氣公司、天星小輪等機構合共數以萬計的工人開始定時罷工。由於5月9日至12日期間港英政府於新蒲崗槍擊工人、學生及群眾﹐造成數百人受傷﹐百多人被捕等事件。此時受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影響, 左派分子將之與對於社會的不滿結合起來, 5月16日他們成立 "反抗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當年鬥委會主任及工聯會理事長楊光, 將港英政府鎮壓工人的行動定性為「民族迫害」, 以「反英抗暴」的口號鼓動群眾, 他們糾合十一個團體及大批市民前往港督府遊行, 張貼大字報。 事件引發同月22日罷工工人與警察的流血衝突, 167人被捕, 警察實施宵禁, 但是到了黑夜大批市民與警對峙, 反暴警察出動催淚彈、燃燒彈, 全力進攻左派據點, 情勢極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