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談”(INTERVIEW)之管見 “面談”是找工作的最后一關,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如果ni3准備找分工作(或許最終ni3還是不甘心,一定要自己作老板,不 過此乃后話,這里暫且按下不表),或者是要“改行”,或者是要“跳 槽”,那就先要遍尋招工广告,然后寄出履歴書。如若不過数日,公司 與ni3聯系,約定“面談”,這便是十停有了六、七停。不過在此之前的 一切都還是台下的功夫,“面談”則是ni3要登台顯顯身段,舉手投足。 正象演員一樣,所有的喝彩全都在“亮相”的一刹那,不可謂不重要。 得到“面談”的通知,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必須立刻査找該机構的背景 資料。現在一般在网路上都会有他們的信息。ni3可以把公司的規模、産 品的功能、以致業界的競争都一一牢記,甚至公司的口号,例如象“没 有我們,就没有未来”,“天下之大,唯我爲尊”這類口气大到不著邊 際的空洞詞語也无妨熟記在心。在面談的時候,ni3不經意地抛出一兩句, 公司方面会感到ni3與公司文化真是如膠似漆,天衣无縫。 ling4外就是要准備一兩个與公司産品有關的問題。問題不能大而无当,例 如“ni3們准備明年比今年同期増長多少个百分比”之類的問題就有報紙 記者之嫌。但也不能一針見血,指出他們不如競争對手的症結所在。到 底ni3還是来應聘的,不是来公司買貨的。 接下来的就是准備演説技巧。当然,口才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我 們這个恪守”沈默是金“的民族。一曝十寒終究不行,但這時的臨陣磨 槍倒也聊勝于无。可以把“面談”時十拿九穏要講的話對著鏡子反復吟 誦,華夏口音在所難免,但也要力求字正腔圓,語法正確。特別是象 HOWEVER,THEREFORE這樣的地方,該停則停,該頓則頓。 到了“面談”的時候,ni3應該帶一分與寄出的履歴相同的拷貝。這一点 十分重要,尤其是經常“跳槽”的人士,或是按照不同應聘的公司“量 体裁衣”,度身定作的履歴,如若不小心,張冠李戴,則是得不償失。 在下有一次就是帶錯了履歴,險些穿幇,好在秘書小姐發現得早,我gan3 緊要求ta1在面談前將寄給公司的那分履歴復印一分給我。 一般的情况是公司的人先介紹公司和項目的情况,然后是ni3自我介紹。 最后是公司的人根据ni3的介紹和他對ni3履歴上不大清楚的地方加以提問。 最后会讓ni3提一兩个問題。 “面談”實際上也是“斗智”。从某種程度上講,ni3比公司更具優勢。 因爲ni3已經在此之前把公司的情况事无巨細研究得“体无完膚”,可公 司来“面談”的人却基本上對ni3一无所知。我也曾在几个公司代表公司 方面从技術上“面談”過一些人,一般都是在“面談”開始前几个小時 才由人事處拿到應聘人的履歴。走馬觀花地瀏覧一遍,實際的問題和面 談的印象全凭当時的興致所至。 一个人无論如何武藝超群,總有力所不逮的弱点。要善于引導,把“面 談”引到ni3的長處所在,然后便可以口若懸河,把心中的腹稿婉婉道来。 ni3的心閑气定,流露出的必定是信心十足的大家風范。如果一个不經心 的閃失,被人逼進ni3的短處,切記不要信口開河,胡zhou1乱che3,否則破綻 只会越露越多。直言不諱地告訴對方,這个問題還有待学習,虚心求教。 洗耳恭听之后,尽快解决這一回合的較量,回到ni3熟悉的領域。象“It depends”,“ On the other hand”,“Furthermore”這些模稜兩可 的虚詞都是轉移話題的好机会。“面談”都是有嚴格時間限制的,要在 規定時間里尽量掌握交談的主動權,把時間尽可能地都用在展現自己的 風采上,對方也就没有時間刺探ni3的破綻了。因此,“揚長避短”是面 談的第一要務。 二是“切中要害”。无論是申請業務主管,還是技術大拿,ni3一定要能 gou4説出一些ni3的独到見解。公司招人,一般来講都会約談尽量多的應聘 者,以便挑選的余地大一些。這樣,ni3如何能gou4技壓群芳,脱穎而出, 就全靠ni3的表現。“面談”之前的案頭工作如果得宜,ni3就可以對要参 加的項目加以評点,不用太多,只要對其中一兩項有na3怕一兩句正中下 懷的話,都会是穏操勝券的保證。 三是“態度親切”。才華横溢,并不是説要盛气凌人。在ni3口若懸河之 際要dong3得分寸,適可而止。在ni3發表過ni3的“独到見解”之后,不要忘 記征詢對方的意見。“僥僥者易折”中外同理。恰如其分的謙虚在什麼 地方都是美徳。所以,“面談”時交談的語調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大 声高昂,但要口齒清楚。既要侃侃而談,又要收放自如。套句京戲里的 板眼,可以説,寧要二黄原板,不要西皮流水。 至于説到“面談”時的肢体語言則是見仁見智。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我在 几年前的某次“跳槽”。職業介紹所的人嘱咐我在面談時切記要注視對 方的眼睛,顯出是很專注的樣子。我認爲他説的有理,便照作了,“面 談”也十分順利。上班之后,與当時和我面談的人正好在一个小組,漸 漸成了好朋友。一天偶然談到各自来此公司的經過,想不到我們竟是同 一个介紹所的同一个人介紹来的,只是他先来了几个月。説到那个介紹 所的人,都一致認爲是个天生干介紹所的,巧舌如簧。我説到那个人曾 關照我面談時要注視對方的眼睛,所以我面談当天就目不轉睛地看著他。 這位同事説,怪了,那个人在他来這家公司面談前却叮嘱他千万不要看 著對方的眼睛,以免使對方gan1ga4。当初他看見我的舉止,心想這乃面談 之大忌,還以爲這是東方人的習慣,也不以爲忤。大笑過后二人方才明 白,其實也无一定之規,介紹所的人爲了顯示他們的經驗,便老神在在, 信口開河。不過有一点應該是肯定的,便是要随机應變,不可拘泥。例 如對方是个白領麗人,ni3是个中年男子,ni3便不好目不轉睛;可是如果 對方是个目光如炬,不苟言笑的上司,可ni3目光散漫,就会使他以爲ni3 在期待著鴻hu2將至。 “面談”時的穿著也是要注意的。一般就求職而言,“以貌取人”是普 遍規律,所謂“人不可貌相”是指出將入相這樣的特殊情况。况且,在 “面談”時的正式穿著表示應試者對求職的重視,任何一个机構当然寧 愿接收對本職重視的候選人。我有一位恣洋狂肆的朋友,以学問自負。 去大学“面談”教授位置的工作,只穿一件汗衫。“面談”的時候人家 問他爲何作此装束,他説天气太熱。人家只好説,既然天气太熱,以后 再談ba1。如此這般,几次下来,当然工作无望。后来他也只好入境随俗, 換上西服革履。工作到手之后,据云他到課堂上授課仍然旧習不改,行 迹不拘。但到了那時,大家都已了解其爲人,且学生来听的是知識,皮 鞋好買,学問難得。而学校需要的也是学生對教授的口碑,對穿著也只 好是zheng1一只眼閉一只眼。当然這都是特例,是学不得的。尤其是一些金 融或法律机構都是要在外表上狠下功夫的工作,“面談”時的穿著必須 十分注意。不過,在“面談”時也要注意公司的文化,例如時下許多高 科技公司,雇用了許多NERD,ni3如果太講究穿戴,会使那些穿著随便的 人覺得不自在。他們不説別的,只要一pie3嘴,即使ni3才高八斗,主管不 能因爲ni3一个,坏了大家的工作興致,這就是美国人強調的團隊精神。 那麼去“面談”時,又要穿戴体面,又要與公司文化看齊,如何是好? 我的一个建議是,去“面談”時,尽管儀表堂堂地穿戴,這表示ni3是尊 重公司了。如果看到来與ni3面談的人邊幅未修,行迹散漫,兩只脚進門 就放到辧公卓上,這時ni3大可以表示平素ni3也是這般行爲舉止,説著便 可以che3開自己的領帶。 關于報酬,這是最后必須談到的一个話題,美国人不来“君子不言錢” 這一套讓人有隔靴掻痒之感的修辞学,他們講明了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錢 来擺平的,但報酬還是双方十分謹慎的話題。這大概就是一位中国偉人 的教導“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的意思。對于到政府 机構或学術單位的人来講,這个問題要簡單許多,那大都是明碼標价, 有的甚至是寫清在招工广告上的,上下變化幅度很小。ni3的晋升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日后的表現。這時ni3大可以表現得瀟洒一些。但是到一些企 業公司,尤其是目前發展迅速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一方面要尽量网羅住 業務高手,ling4一方面也要想辧法壓縮運營成本,而對于科技公司来講, 雇員的工資是几乎最大的一項開支,因此工資的定价對于双方則是很重 要的一環。ni3要是“獅子大張口”,就很可能錯過一个對ni3今后發展不 錯的机会,但ni3如果”勇气“不gou4,那就可能diu1失掉几千甚至一兩万的 年薪差異。公司也是這樣,給多了怕賠本,給少了留不住人。所以在美 国流傳着一句話,説是在“面談”談到薪酬時“na3一方先説出价碼来, na3一方就輸了”。這是“后發制人,先發制于人”的理論,與中国古代 兵書上講的大異其趣。如果ni3的談判手段還不太熟練,或者ni3認爲自己 還没有一兩手降妖伏虎的絶活,我的建議就是去找个職業介紹所幇忙。 有了這个“緩冲区”,一般工資都可以有个較好的結果,職業介紹所只 有介紹成功才可以拿到傭金,他們自会使出全身的解数替ni3運籌帷幄, 即便出現僵局,有他們居中斡旋,總可以峰回路轉。当然,羊毛出在羊 身上,通過職業介紹所,招人的公司也会打入成本,ni3的報酬也会相應 地減少一点,但ni3一定拿的是大頭。“吃小虧,占大便宜”,中国大陸 的文化革命拆它的爛汚,其實,這个理論看似簡單,但是能gou4融会貫通, 不露斧鑿地實踐它却相当不容易。否則美国那一大堆商校和MBA豈不 是白吃飯的ma3? “面談”是一門技術,美国有專門的課程可修,但具体情况千變万化, 如何進退拿捏,左右逢源,則是在ni3的退休帳戸仍然嚢中羞澀時永遠要 学習的必修功課,真所謂“活到老,学到老”。 祝ni3下次“面談”順利! 后記:應【学之橋】之邀,前后寫了三篇文字“跳槽”、“改行”和 “面談”,把鄙人過往的一点陋見送給在美国初闖江湖,乍練拳脚的 学弟学妹們,見笑了。我這也是紙上談兵,説實在的,“老三篇最容 易讀,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想想中国大陸那位謀略家多少年前説 的這句話,ni3還真是不服不行。 (喬浩波) (01/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