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子生涯】
                小陳的故事

                  藹可


  当小陳和他媽媽、哥哥五年前乘中国民航班机第一次来楓叶国時,他剛滿12歳,
哥哥14歳。他們把在福建一个小鎮上的祖屋留給了nai3nai3和shen3shen3一家人,因
爲他和ba4ba4,媽媽,哥哥都移民了,以后回去就是作客了。小陳的ba4ba4十年前来加
拿大,在多倫多,温莎等地的餐館里打工,倉庫里作搬運,合夥與人販運水果,蔬菜,
與福建老郷几个人合租住在衛生設施很差的一間地下室里。ba4ba4爲了省錢,来加拿大
几年硬是連與多倫多鄰近的世界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没有去過,省下的錢全用来
pao3移民律師事務所,pao3移民局,爲的是早早將小陳和媽媽,哥哥一齊移民来加拿大。

  我見到小陳時,他已經17歳了,多倫多高中12年級的学生,説一口流利的‘国
,粤,英’語。一米七十多的中等个子,痩得−−−只能用‘皮包骨頭’来形容。扁平
的痩胸部犹如一塊弯曲的木板,蒼白的四肢皮包着骨頭。他那双略爲斜視的眼睛从厚厚
的眼鏡片后面專着而和善地釘着人。我問他:‘小陳,ni3怎麼這麼痩a1?營養不良勒。
’他突然變得活躍起来:‘可能是因爲我从来不吃午飯ba1?’‘爲什麼ne4?不覺得餓ma3
?’‘哈哈,習慣羅。再説中午也很忙。’‘忙什麼ne4?’‘当然是玩計算机羅。’‘
a1,小陳,將来想作計算机程序員ba1?這个專業好a1,畢業后也好找工作。’‘是呀,
像我哥那樣就比較好。’

  他突然提起哥哥,而且口气充滿羨慕,勾起我的好奇。我問:‘ni3哥哥在na3里讀書
ne4?’‘我哥?在多大工程科学系学計算机專業。’a1,這个系我知道,這个系的入学
分数綫是多大最高的。我的一位从北京来的朋友的儿子1991年参加加拿大的国際奥
林匹克物理競賽時戰勝衆多對手,在决賽時被選入加拿大国家隊,還代表加拿大去古巴
参加国際競賽,那時他剛从北京移民来加拿大還不到一年。当年他就以六科平均85以
上的高分被多倫多大学工程科学系録取,還得到全額奬学金。我把這个故事告訴小陳,
他淺笑一下,説:我哥哥六科平均98分,他拿到二万元的奬学金ne4。’a1,這對一个
餐館工人的儿子可是个不小的数字。‘那ni3哥哥上学就不發愁学費la1。’‘是呀,他還
nuo2出錢幇補媽媽ne4。a1a1,開个玩笑ba1。’他自己先笑起来。‘不過,媽媽自从去年出
車禍以后就一直在家里,不能工作。’‘那ni3ba4ba4ne4?’‘ba4ba4去紐約與別人合夥開餐
館,很少在家里。’我拍拍小陳那豆芽菜身体的肩膀,説:‘小陳,ni3得好好照顧ni3自
己的身体ne4。’

  這是个典型的福建新移民的家庭。辛辛苦苦的父母到了新大陸尋找新的生活,孩子
們還没有diu1掉父母輩的創業精神,聰明的孩子加上勤奮努力,都能表現不俗。小陳一家
人正在北美洲這塊土地上扎下根来。但是,對小陳的故事我還有些感想。對照其他族裔
的同樣是新移民的聰明的孩子,華人的孩子們在選擇職業時往往選與自然科学和工程有
關的專業,至于與‘人’打交道的專業,象律師,医生,教師這些對社会生活影響較大
,容易抛頭露面的專業往往成爲華人子女的冷門,即使成績出類拔萃的青年人也没有勇
气去面對這些職業的挑戰,更不用説去争当那影響国家命運却很辛苦的政治人物了。而
我周圍的来自欧洲和中東的新移民的子女却个个都選擇的政治、律師或医療專業。

  且看明日世界,將是誰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