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和
       《外国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公布

  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法》已于今年4月1日正式施行。作爲《收
養法》具体實施辧法的《中国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和《外国人在中華人民共
和国收養子女登記辧法》業已出台。兩个《辧法》對中国公民收養子女、外国人
在華收養子女作了詳細規定。請看特別報道――

  5月27日,民政部召開新聞發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公民收養子女登
記辧法》和《外国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兩个辧法的發布并
施行,對貫徹實施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法》、規范收養登記行爲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力地保證了我国收養工作依法、有序、健康的發展,保護了
合法的收養關系,保障了收養当事人,特別是被收養儿童的合法權益,是我国人
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

  辧法出台的背景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務委員会第五次会議通
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法〉的决定》,對實施了7年的《收養法》
進行了重大修改。

  新《收養法》在放寛收養条件的同時,統一了收養程序,擴大了中国公民收
養子女登記的范圍。將原来中国公民收養査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嬰和儿童以及社会
福利机構撫養的孤儿須辧理收養登記,改爲凡中国公民收養子女須一律辧理收養
登記。

  在渉外收養程序上,新《收養法》將“收養關系自公證之日起成立”,改爲
“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以“登記”作爲收養成立的法定標准,同時將
收養公證由法定公證改爲当事人自愿公證。這使渉外收養程序更爲規范,并與国
際上通行做法趨爲一致。

  民政部遂以原《中国公民辧理收養登記的若干規定》和《外国人在中華人民
共和国收養子女實施辧法》爲基礎,着手制定新的具体實施辧法。在短短的6个
月時間,民政部、国務院法制辧公室等有關部門總結實踐經驗,深入調査研究,
征求各方面意見,分別形成草案、修訂草案。1999年5月12日国務院正式
批准了兩个登記辧法。

  中国公民收養子女

  中国公民凡在中国境内收養子女或者協議解除收養關系,都應当依照《中国
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辧法》的規定辧理登記。

  《辧法》規定,收養登記的主管机關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并將社
会福利机構所在地、弃嬰和儿童發現地、被收養人生父母或者監護人常住戸口所
在地、監護組織所在地作爲行政地域管轄地。

  爲了保證收養的真實性,收養登記机關主要是通過審査收養人、被收養人、
送養人的各種身分證明、婚姻状况和家庭状况證明、健康證明以及其它法定證明
材料,来確定是否符合收養条件。針對實踐中屡屡發生的假收養真超生、違反計
劃生育基本国策的情况,對收養査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嬰或儿童的,還要求收養人
提交經常居住地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生育情况證明或者无子女的證明。

  鑒于如實出具證明材料是保證收養關系依法成立的前提,《中国公民收養子
女登記辧法》特別強調,出證机關、組織出具了虚假證明材料的,收養登記机關
將没收該材料,并有權建議有關組織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直至給予行
政或紀律處分。對收養關系当事人弄虚作假、騙取收養登記的,收養關系无法律
效力。

  華僑及港澳台同胞的收養

  近年来,華僑和居住在香港、澳門、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到内地收養子女的
越来越多。考慮到這類收養人的特殊性,民政部同時出台了《華僑以及居住在香
港、澳門、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辧理收養登記的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
明材料的規定》。

  除原則上適用《中国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外,該規定突出了收養登記管
轄机關爲“被收養人常住戸口所在地的直轄市、設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政
部門或者地区(盟)行政公署民政部門”。

  收養人出具的證明材料以及認證机構的認證,是該規定的重点。收養人的證
明材料包括護照或者香港、澳門居民身分證、来往内地通行證、回郷證,或者台
湾地区居住證明、旅行證件,以及有關年齡、婚姻、有无子女、職業、財産、健
康、有无受過刑事處罰等状况的證明材料。

  不過,這些證明材料的出具机構和認證机構有所不同。與我国有外交關系国
家的華僑作爲收養人,其證明材料須由居住国有權机構出具,經居住国外交机關
或者外交机關授權的机構認證,并經中国駐該国使領館認證。與我国没有外交關
系的国家的華僑收養中国子女,出具机構和居住国的認證机構與上面相同,但尚
須獲得已與中国建立外交關系的国家駐該国使領館的認證。

  收養人是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的證明材料,應經国家主管机關委托的香港
委托公證人證明。澳門地区則須有權机構出具收養人證明材料。台湾居民如申請
收養的,證明材料必須經台湾地区公證机構公證。

  外国人在華收養子女

  在跨国收養中,收養国與送養国的法律冲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現象。爲了保
護被收養的我国儿童的權益,《外国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子女登記辧法》規
定,外国人在華收養子女既要符合中国法律的規定,又要符合收養人所在国有關
收養法律的規定。当發生法律冲突時,由兩国政府有關部門協商處理。這是我国
首次爲解决渉外收養法律冲突設置的法律依据。

  外国人在華收養子女,應当通過其所在国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收養組織向中国
政府委托的收養組織轉交收養申請,并提交收養人的家庭情况報告和出生、婚姻
状况、職業、財産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受過刑事處罰以及收養人所在国同
意收養人跨国收養子女等證明。上述材料須由收養人所在国有權机構出具,經該
国外交机關或外交机關授權机構認證,并經我国駐該国使館或領館認證。

  中国收養組織對外国收養人的收養申請和相關證明進行審査后,在省、自治
区、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送的符合收養法規定条件的被收養人中,参照外
国收養人的意愿,選擇適当的被收養人,并將該情况通過外国政府或收養組織通
報收養人。

  外国收養人須親自来華辧理登記手續。夫妻共同收養,一方因故不能来華,
應書面委托ling4一方辧理收養手續。委托書須經收養人所在国有關机構公證和
認證。

  收養關系当事人辧理收養登記后,各方或一方要求辧理公證的,應当到收養
登記地具有辧理渉外公證資格的公證机構辧理收養公證。

  爲滿足外国收養人支持我国儿童福利事業,向孤殘儿童奉献愛心的意愿,
《外国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收養子女登記辧法》借鑒其他国家的做法,將過去規
定的收取撫育費改爲捐贈,并規定,“受贈的社会福利机構必須將捐贈財物全部
用于改善所撫養的弃嬰和儿童的養育条件”,把使用情况告知捐贈人。同時,還
健全了有關監督机制。

□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