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未來電腦市場的究竟是傳統的個人電腦(PC)﹐還是正在興起的
網絡電腦(NC)﹖支持個人電腦和網絡電腦的兩大陣營近日紛紛推出
新舉措﹐使有關電腦前途的大戰越來越激烈。
參與這場高技術競爭的雙方實力相當。宣稱未來屬於網絡電腦的一派
以太陽微系統公司和奧拉克爾(Oracle)公司為代表﹐並獲得了國際商
用機器公司(IBM )、蘋果、網景(NESTAPE)公司等70多家大公司
的通力協作。認為個人電腦仍將是未來電腦主流的中堅力量是微軟公
司和英特爾公司﹐個人電腦生產商康柏、惠普、德州儀器公司和數字
設備公司(DEC)等也是這一陣營的核心力量。
今年9月5日﹐IBM 公司首先宣布﹐它將在今年年內推出面向企業用戶
的網絡機﹐預計每台售價700美元以下﹔
10月22日﹐太陽微系統公司在美國電腦巨頭雲集的一次會議上展示了
自己研製的網絡機樣機﹐估計售價將在700到1000美元之間﹔
10月28日﹐太陽微系統公司在紐約正式展出家用網絡機﹔奧拉克爾公
司的網絡機計劃雖然定於下星期正式推出﹐但其總裁埃里森已經透露
﹐他們年內上市的網絡機將不用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每台售價將在
500到900美元﹐其中每台網絡機中所裝軟件總價值將不超過25美元﹐
而普通個人電腦中各種軟件總價值一般在400美元左右。
面對網絡機陣營的挑戰﹐因建立了個人電腦軟硬件標準而佔據世界百
分之八十個人電腦市場的英特爾─微軟聯盟﹐10月28日發布了自己的
應戰宣言﹐準備明年推出適應網絡時代特點、造價低、配件少的新型
個人電腦──「網絡個人電腦」。
根據兩大陣營公布的材料﹐網絡電腦和「網絡個人電腦」最大的差別
是﹐網絡機將通過服務器電腦運行太陽微系統公司的「爪哇」語言﹐
可以使用多種芯片和多種操作系統﹔而「網絡個人電腦」將繼續使用
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及必須選用英特爾生產的「奔騰100」以上檔次
的中央處理器芯片。
針對電腦網絡蓬勃發展的勢頭﹐微軟曾審時度勢提出了「擁抱和拓展
」互聯網絡的發展綱領﹐並推出了「交換」和「探索者」軟件﹐希望
自己仍能建立網絡軟件標準。但在網絡軟件的競爭上﹐微軟並不佔優
勢。首先網景公司的「領航員」網絡檢索調閱軟件比微軟的「探索者
」起步早、市場份額高﹔其次眾多公司把網絡化當作打破微軟─英特
爾壟斷的一次機遇﹐如網景公司和奧拉克爾公司宣布﹐奧拉克爾公司
將在自己的網絡機中採用網景公司的「領航員」網絡檢索調閱軟件﹐
而網景公司將採用奧拉克爾公司的「環球服務器」數據庫軟件作為回
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用微軟軟件、英特爾芯片和造價相對較低
的網絡機來代替個人電腦﹐微軟、英特爾以及康柏等個人電腦生產商
無疑將蒙受巨大損失。這場大戰從根本上講﹐是太陽微系統等公司希
望借網絡機打破微軟─英特爾壟斷﹐而微軟等則希望通過革新個人電
腦而繼續保持自己的巨大市場份額。
縱觀世界電腦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競爭決勝的關鍵是誰能獲得成為產
業標準的機會。目前﹐電腦產業進入網絡時代的說法已經基本得到公
認﹐但電腦網絡的軟硬件標準卻還未形成﹐多家公司、多種標準混戰
的局面還將維持一段時間。最終﹐誰佔的市場份額高﹐誰的技術就將
成為網絡時代的寵兒﹐這場高技術大戰的最後贏家是誰還得看參戰各
方的實力、戰略戰術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