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牙 白 象 — 出 自 ( 雜 寶 藏 經 )
舍衛國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女兒。
奇怪的是,她剛剛墮地,便講了令人驚訝的話:「我做了不善的事,我做了不孝的事,我做了不知羞恥的事,我做了罪惡的事,我做了忘恩負義的事。」講到這裡,又突然默不出聲,眾人皆不知這些話的意思。
人們看到個女孩長得十分之聰明賢惠,就取名為賢。
這女孩漸漸長大後,不愛紅裝愛袈裟,常常以穿袈裟為樂,不久就出家做了比丘尼。她雖然沒有跟隨佛佗,可是她精勤修習,很快就修得了羅漢道。
後來她懊悔當初沒能跟隨佛佗,就不遠千里而來跑到佛的身邊,向佛懺悔。
佛就說:「我早在以前就受過你的懺悔。」
佛身邊的弟子惑到奇怪,問佛:「這個比丘尼出家之後從未見過佛,為什麼你己接受她的懺悔?有何因緣?請講給我們聽聽。」
佛即講起了以前的故事。
以前,有一頭長了六隻牙的白象,它有兩個妻子,一個叫賢,一個叫善賢。
有一次,六牙白象在兩位夫人的陪同下在森林中散步,看到池裡有一朵艷麗的蓮花,就走上去摘了下來,正當它想將蓮花獻給賢夫人的時候,善賢夫人一把奪了過去。
賢夫人見了,心里十分不悅,她想:他愛善賢而不愛我。
當時,大象住的山中有一座彿塔。賢夫人常常採集鮮花去供養佛,她暗暗地許願:來世我降生于人間,一定不忘今世所受的委屈,一定要拔掉它的象牙。隨即走上懸崖,縱身往下一跳,連尸骨都沒有找到。
賢夫人跳下懸崖後升入了天國,然後又下凡降生在毗提臺王家的女兒。十多年時間,她就出落成一位美若天仙、亭亭玉立的少女。毗提臺已就將她許配給梵摩達王。
這女人不忘前世的恩怨,在洞房花燭之夜,她嬌嗔地對梵摩達說:「你要用象牙為我做一張床,我才能活,否則,我是陪不了你多小就會死的。」
梵摩達王即發報命令:
國人凡是能找到可制床的象牙,將獲得一百兩黃金的獎賞。
消息傳開,人們都想得到這份獎賞,可是就想不出獵獲大象的方法。
有一個長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獵手聽到了這一個消息,十分興奮,高聲喊道,「這下我可以發大財了。」原來他在深山老林裡深知大象的習性,有捕獵大象的豐富經驗。
幾天後,只見這獵人身披袈裟,提了一張巨弓,背了一袋浸了毒液的箭頭,來到六牙白象經常出沒的地方。
善賢夫人遠遠看到有獵人來,就趕快跑到六牙白象那裡報信。
六牙白象問:「你看見那獵人穿得什麼衣裳?」
善賢夫人回答:「那獵人穿了一套黑色的袈裟。」
六牙白象就安慰善賢夫人說:「你不要慌張,穿袈裟的和尚都是吃素行善的好人,他們從不殺生,所以絕對不會有傷害我們的。」
可是出乎六牙自象意料之外,它的話剛說完,獵人的箭就射了過來,可幸六牙白象還算敏捷,閃過一旁,箭才沒有射到自己身上。
善賢夫人見狀,就大為不滿地說道:「你趕快躲避,你可說和尚都是積德行善的好人,現在你如何解釋剛才發生的事呢?」
六牙白象回答說:「這不是他身穿袈裟的緣故,而是他心里有煩惱的緣故,因此,這不是做和尚的罪過,而是他心不靜的罪過。」
善賢夫人不聽六牙白象們解釋,想沖上前去把那獵人踩死。六牙白象立即上前阻止,并講了許多道理,堅決不讓善賢夫人去傷害獵人。善賢夫只得作罷。此時白象的五百部眾也趕了過來。
六牙白象心平氣靜地問獵人:「你要什麼東西,為什麼這麼狠毒地來射殺我?」
獵人吞吞吐吐地回答:「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沒有加害於你的心。可是梵摩達王要征募你的長牙,我想是發財好機會,所以就來射殺你。」
六牙白象聽完,頓時明白了什麼,它認真對獵人說:「既然你身負使命,就趕快來取我的長牙好了。」
那獵人以為自己聽錯了白象的話。白象又說。「我請你快點拔出我的長牙,好回去向你的國王交差。」
獵人趕緊回答:「我怎麼取動手拔你的牙呢?你是這樣的慈悲,不但不治我的罪,反而救了我的命,我如動手拔你的長牙,那就是恩將仇報,我的手肯定會爛掉的。」
聽了這話,六牙白象就走到一棵大樹下,用自己的長鼻拼命將長牙拔出,隨後又發誓將來要拔除眾生的毒牙。
獵人將六牙白象的牙帶回國,把之獻給了國王。梵摩達王見了,不由大喜過望,高興地把象牙送到夫人那裡。
可是這夫人見了象牙,卻突然產生了懊悔之意,暗暗想道:「我今天為什麼要去求取這賢勝淨戒的象牙呢?真是罪過。此後,她就大修功德,并許願要修佛學法,建一番功德。不久,她就出家學道,得了阿羅漢道。
佛說到這裡,就笑著對第子們說:「那時的六牙白象就是我的前身,那個獵人就是提婆達多,那個賢夫人,就是今日來懺悔的比丘尼,那個善賢夫人就是耶輸陀羅比丘尼。」
眾弟子聽了,頓時恍惚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