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性能篇

Honda本田這個廠牌,在台灣車壇的關係非比尋常。而在許多人的觀念中, Civic「喜美」幾乎就是Honda-"H"字樣的代名詞,可見Civic這款車在台灣風行的程度。它的價格便宜合理,又有很大的改裝空間,操駕起來容易上手。 這次要為各位介紹的,便是Civic的最高性能版及在美國相當出名的Type R,Type R的意義,顧名思義即是Type "Racing"的縮寫,可見這部車性能之強悍。 提起這部勁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Honda一向自豪的引擎動力,Civic Type R搭載編號B16B的VTEC引擎。
 手工研磨汽缸氣門 進排氣效率提高 達到引擎最佳輸出效率

為了實現高轉速化的目標,必須將高轉速時進氣與排氣的問題加以解決,於是Honda將B16B的進排氣系統加以改善。在進氣方面,首先將進氣歧管的路徑改變,原先的進氣歧管是由下而上進入節氣閥,這樣會造成空氣流動的阻力;改良過後的進氣歧管由上而下將空氣導入節氣閥,利用氣體流動的慣性,增加了單位時間內進氣的流量,在高轉速時能提供良好的進氣效率。在進氣歧管與氣門的連結處,為了保持平順的進氣效果,將進氣歧管的角度由60更改為45,銳角化的結果讓空氣在進入進氣閥門時能夠保持相當的慣性;接著,B16B引擎的汽缸頂蓋與進排氣門都加以人工研磨,使表面更加光滑,空氣在引擎內部流動阻力大幅降低,自然能得到良好的進排氣效率。這些都是在引擎進氣效率上所作的改善。 在排氣方面,原本頭段的排氣管為傳統一缸一管的形式,到與排氣管中段連接之前才合而為一,在管壁上會造成相當大的排氣阻力;而改良過後的排氣管從頭段與引擎連接處開始就結合,在排氣管內部加以分隔,排氣的氣流不會因為流速不同或兩股氣流混合時的角度過大,造成素流而產生阻力。在排氣歧管的尺寸上,頭段由直徑48.6~50.8mm不等,一律改為57.2mm的大口徑,相對之下減少了許多阻抗,流量加大後排氣更形順暢。 在Civic Type R身上,控制進氣門與排氣門的凸輪角度都重新經過調整,以符合引擎高轉速化的要求。當在活塞上死點、進氣閥門開啟的角度由10增大為15,下死點進氣閥門關閉的角度由40增加為45,並且進氣開啟的行程由10.6mm增加為11.5mm,相對的在排氣閥門方面,當活塞在下死點,排氣閥門開啟的角度由40增加為45,而關閉的角度由7增加為10,行程由9.4mm增加為10.5mm。光看數字可能各位不知道到底這些改變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但是簡單一點來說,也就是說凸輪軸的角度變高了。這些氣門啟閉角度的改變,都是經過多次實驗得到的結果,以實現VTEC引擎燃燒效率的最佳化。
 VTEC引擎輸出強勁 最高可發揮116ps/L

對於VTEC引擎的動作原理,各位本田迷應該了然於胸。利用高轉速時的油壓推動力,推動凸輪軸中的一根挺桿,連動兩個凸輪,讓高轉速的兩個氣門能同時動作,達到最佳的進氣效率。 至此你可以發現,VTEC引擎的學問其實都是在進氣與排氣上作文章,道理很簡單,一具自然進氣的引擎可以用電腦控制它的供油,但是進氣效率有一定限度;進氣量提高之後,加以噴油量的配合提高,才能達到良好的燃燒效率;不像渦輪增壓引擎,可以由增壓器控制進氣的壓力,或得強大的引擎輸出。 進氣效率增加,引擎的運轉就快,引擎內部的活塞與凸輪軸就需要在高轉速之下達到動態的平衡,所以需要極高的製造精度來克服運轉上震動的問題。B16B引擎的汽缸經過高精度的鏡面處理,上面有細微的環狀紋路油溝,能夠讓機油黏附在汽缸的表面,增加潤滑度;低摩擦、輕量化的活塞,以及輕量化的活塞挺桿,能夠更有效率的工作。曲輪經過精密的平衡測試,在高達9000rpm的轉速之下,依然能夠保持相當的穩定。B16B引擎VTEC開啟的轉速在5700rpm,紅線區為8400rpm,引擎在如此高的轉速下能夠運轉順暢,都要拜良好的平衡之賜。VTEC開啟之後,動力源源不絕而出,在7000rpm到8200rpm之間的扭力輸出仍十分強勁,加速的感受良好。 B16B引擎以1600c.c.的排氣量,185ps的最高馬力,平均每公升發揮116ps的馬力;這在1.6升引擎中,可說是少見的高出力。之所以要實現引擎高轉速化與高出力的目標,完全是為了一個目的-Racing,這點也繼承了Honda一貫的賽車血統,Type R車型製造的目的,就是在維持高度的駕駛樂趣,無論在直線加速、彎道的操控與車子本身給予駕駛者的回饋上,都要達到水準以上的演出。
 Civic Type R 擠身7秒Club 0~100 km/h:7.93 sec

從VC2000電腦的測試中,原廠Civic Type R的0~100 km/h加速度成績為7.93 秒,算是相當優異。B16B 98spec.R引擎,基本上是由原先搭載在Civic SiR身上的B16A引擎改良而來的,基本上的改變在前面已提及,不再贅述,而原先B16A的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分別為175ps/7800rpm、16kgm/7500rpm,到了B16B身上增加為185ps/8200rpm、16.3kgm/7500rpm,壓縮比由10.4修改到10.8。 除了在引擎出力的改變外,Civic Type R車身的輕量化也是讓加速成績表現良好的原因之一,這點容後再作補述。以原廠的設定來說,0~100 km/h加速度成績為7.93 秒這樣的性能在1.6升排氣量來說十分難得,難怪本田對這顆引擎相當自豪。
加速性能凌厲 密齒比變速箱居功闕偉


在測試過國內外這麼多的VTEC引擎之後,我們可以拿來做比較。在一部改裝B18C引擎的六代喜美,並且還使用日本著名改裝廠Spoon的引擎改裝套件,最大馬力據保守的估計也應該超過215ps,VC2000的0~100 km/h加速度成績為7.02 秒。根據日本道路保安法的規定,汽車的最高速度不可超過180km/h,而在引擎輸出高達185ps的情況下,超過180km/h的速限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呢,變速箱的齒輪比就可以作一些調整,將齒比變的更密,每檔的最高速可以提高,也可以順暢的銜接扭力,相對的在每一檔所能夠輸出的扭力比例也就提高,加速反應會比較好。 當然有些讀者會有疑問,為什麼改裝B18引擎跟變速箱的Spoon Civic還是落後?變速箱不是一樣的嗎?這跟改裝的技術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原廠的技術是經過不斷的實驗與校正而得到的結晶,改裝的套件雖然在性能上有其增加的空間,但是在安裝時的步驟、以及整體的技術面上來說,當然還是原廠的設定略勝一籌。事實上,在許多的賽車運動中,常勝軍都是出自原廠的工廠賽車,證明了原廠不僅對本身的車輛性能有透徹的瞭解,並且說明原廠在車輛各方面技術上也有相當的實力。不然為什麼一提到Honda本田,我們就會想到Mugen無限;而提到Nissan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Nismo,因為確實他們有比較好的改裝實力,他們了解車輛所能發揮的極限在那裡。  

山區操控篇

在往富士山的路上,Civic將車輛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高轉速引擎的高馬力輸出,加上密齒比變速箱的順暢銜接扭力,無論在爬坡或加速追越的性能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Helical LSD

在Civic的變速箱中,都有限滑差速器LSD(Limited Slip Diferential)的設計。本田所設計的限滑差速器為扭力感應式,也稱為Helical LSD,顧名思義也就是LSD中的齒輪採用螺旋齒輪(Helical Gear),一般我們也稱作斜齒輪。這種齒輪的好處是在契合時至少會有兩對牙齒互相接觸,所以裝在差速器中來代替錐形離合器,能夠比較平穩的運轉。 限滑差速器LSD的好處,在於車輛轉彎時能夠保持較佳的路徑,我們可以參考下方所附圖一,安裝LSD的車輛在2檔全油門時比未安裝LSD的車輛迴轉半徑小了許多。每輛車都有差速器的裝置,差速器的設計是為了當左右兩個輪胎抓地力不同時,差速器會自動將扭力傳送到抓地力較差的一方。這就是為什麼車子一輪陷入泥地時會一直打滑的原因,因為扭力都傳送到陷入泥地的輪子上,而抓地力較好的一方卻沒有轉動。限滑差速器LSD是在差速器上的一個機械裝置,當兩邊的輪子轉速差到達齒輪所設計的比例時(如1:1.5,要看LSD的設定),就會自動鎖定兩邊的車輪轉速差。 而本田設計的LSD,能夠自動地分配引擎輸出到左右兩輪的扭力,使左右兩輪的轉速得到最適當的分配,如此一來在彎道中的性能則被大幅提高。在山路行駛時,可以感受到明確的轉向,循跡性的表現方面來說也不錯,在Civic身上,前輪驅動車轉向不足的特性由於LSD的作用而減少,在入彎與出彎的時候,能夠依照預定的路線,在彎中也可以將速度提高,轉向十分犀利。
 懸吊煞車系統加強 彎道駕駛具信心

Civic的懸吊系統都經過特別的加強,其設定雖然偏向運動性機能的強調,但仍兼顧部份的乘坐舒適性,在彎道中仍有明顯的側耳現象。可以拿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感覺,就像是裝上Bilstein的道路版套裝避震器,彈簧公斤數跟減震筒的阻尼搭配不錯,Q度很夠,有點軟又不會太軟,在彎中能發揮應有的支撐效果,當行駛於一般的道路上時,平穩度與彈跳的抑制功力也不差,調校堪稱適中。 在煞車系統的制動性能上,Civic Type R採用前15"、後14"的大直徑煞車碟盤,能有效的發揮強大的制動力。輪胎採用Bridgestone 為Type R 特別開發的POTENZA RE010 輪胎,尺寸為195/55 VR 15。大型排水溝的設計讓排水性大幅提高,在胎唇與輪胎內面都經過強化,並且質量都相當輕。但是以實際的駕駛感受上來說,在乾地上的表現並非十分理想,抓地力尚有待提升。Type R車身專用的特殊的輕量化七爪鋁圈造型不錯,白色的塗裝也是專屬Type R車型專用,輪圈的應度跟鋼性都不錯,看起來相當賞心悅目。
 車身剛性大幅提升 雙A臂底盤操控俊敏

為了達到卓越的操控特性,在車身的剛性上是絕對不可缺少的。Civic Type R車身的底盤採一體成型的製造方式,大幅提高車身的強度,在利用電腦計算後承受應力特別大的部位,都以鋁合金或加厚的鈑金予以加強;另一方面在加強車身剛性的同時,還必須考慮車重增加的問題,增加了許多在做法上的困難,到最後終於計算出正確的補強位置,讓車身剛性與重量之間能夠達到一個平衡點。Civic引擎室拉桿與後行李箱拉桿都以輕量化的鋁合金製成,增加車身抵抗應力的強度,後防傾桿加粗的結果讓車尾能承受更大的側向G值滑移的現象相對減少,搭配雙A臂的懸吊設計,整體的底盤設計相當紮實。 在前往伊豆的山路上,前方雖有NSX、GT-R、Impreza等280ps速度巨獸在前狂奔,而Civic Type R也非汎汎之輩,以180ps的馬力雖然吃緊了點,但是當轉速拉高在8000rpm接近紅線區時,雄沉的排氣聲浪轟轟作響,犀利的入彎出彎,仍表現相當優異的運動機能,再加速的感受也十分良好,要追上前面幾部大馬力的怪獸需要點技巧,入彎前的腳趾動作必須確實,不然在彎中很容易就失去前方的蹤跡,而要靠高轉速在直線追上。Civic Type R的動力輸出略小,是在加速上的一個缺憾,不過它的平衡性也相當好,換個角度來說,更適合一般的駕駛操作的習慣,畢竟在彎中過快的速度是相當危險的,先準確的煞車、拉高轉速,再順暢的進入彎道加速,才是正確的觀念。

品頭論足篇

 Civic Type R頗具運動風格

Type R的車型跟一般的車種在外觀上存在著必然的差異,Civic Type R重新設計空力套件,包括車門邊的側裙、前後的擾流氣壩、以及車後的尾翼都經過多次的測試,以求達到最低的後輪揚起係數(CL值),跟最低的風阻係數(CD值)。 仔細看來,Civic的尾翼造型相當特殊,雖然是一體成型,但是看起來左右兩邊像是長了兩個耳朵,從側面45度角看過去十分可愛。車身亦配備同色車身飾條,降低氣壩也向下延伸,所以在外觀的視覺效果上,都有一股威猛氣勢流露。其實Civic看起來就是那個樣子,不過搭配了白色的鋁圈,加上特別設計的大包圍之後,給人一種不同的新鮮感受。
 內裝鋪陳皆以紅黑色系為基

說到內裝的部份,Type R車型相當講究操控的「氣氛」,內裝皆以紅黑相間色系搭配,對比鮮明強眼。打開車門首先映入眼廉的,要屬那紅的刺目的兩張Recaro SR賽車座椅,出自名廠之手支撐性跟包覆性當然不在話下,在台灣這張Recaro SR 在改裝市場也相當流行,價格合理又物超所值是它風行的原因,但不曾見過全部為紅色的配色,想必一定羨煞一票Civic的忠實車迷。 再提到特殊的排檔桿與排檔頭,排檔桿的長度不長,入檔操作的感受很好,鈦合金的排檔頭質感握感均優,霧面的處理讓看似不起眼的排檔也多了一份科技感受。方向盤出自義大利名廠Momo的設計,Civic的方向盤有SRS氣囊所以略大,以真皮包覆外盤,但在操作方面仍十分靈活,三幅式直徑350mm的方向盤中間打著紅色"H"字樣,表現強烈的設計風格。 在儀表與中控臺的設計上,以仿碳纖維的飾版包裝,來顯現其輕量化的意念,而儀表版上的黃色指針搭配黑底白字的底板相當強眼,跟時下流行的白色儀表板有異曲同工之妙,感覺更好。中控台上皆標著Type R的特殊標誌,相當特別。 前座的舒適性交給Recaro,原廠後座的設計也不含糊。整體上而言,Civic的內裝並不花俏,陳色簡單卻利用色彩的技巧,將車室空間營造出令人熱血沸騰的格調,以符合其"Racing Spirits"的特性,手法相當高明,而絨布的選材跟質料方面,採用時下流行的針織布,不僅避免絨布椅面絨毛漫天飛舞的情況,也多了些優雅的歐洲設計風格。                                                          
車型Integra Type RCivic Type R
車名型式DC2 EK9
引擎型號 B18C B16B
引擎型式 水冷4缸DOHC VTEC 水冷4缸DOHC VTEC
缸徑*衝程81.0*87.2 81.0*74.0
排氣量c.c. 1797 1595
壓縮比 11.1 10.8
最大馬力(ps/rpm) 200/8000 185/8200
最大扭力(kgm/rpm) 18.5/7500 16.3/7500
傳動方式 FF附LSD FF附LSD
變速系統 五速手排 五速手排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ABS 四輪碟煞+ABS
懸吊系統 前後鋁合金雙A臂 前後鋁合金雙A臂
最小迴轉半徑 5.3m 5.4m
輪胎尺寸 195/55 R15 195/55 R15
輪距(mm) 2570 2620
長/寬/高 4380/1695/1320 4180/1695/1360
車重(kg) 1070 1090
日本當地價格(日圓) 1,998,000 2,2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