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龍將軍:【最後的革命----中國僭主政治的終結者】


第三章

僭主政體的退化


三,中國內部的三個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從現在的青年可以看出未來的政治發展。

   而所謂"文革一代人"已經開始在全面接管中國。"文革一代人"指文革當時(1966----1970年)在校的大中學生,其年齡層為1940年代到1950年代前期出生。他們現年在50--60歲之間,屬於社會階層的中堅。這個年齡層的成員既有尖銳的沖突,又有共同的背景,他們的無原則的寡廉鮮恥特性,將改變中國未來社會政治的生態。

   其影響將是多方面的,如:

   l,專橫跋扈的紈□子弟擁有未來政策的影響力;

   2,造反派與民主派對民間輿論和體制外政治運動的影響;

   3,文革的流氓精神遺產對現今中國人普遍行為方式的解構性影響。

   而所謂"改革一代人",則構成當代中國生活的主流。"改革一代人"(1978--1988年)以恢復高考以後陸續進入大專院校的青年,其年齡層為1950年代後期和l960年代出生。現在他們是35--45歲,是中國社會最活躍的部分,以勇於嘗試為其特點。這個年齡層之間的彼此關系,不像文革那一代緊張,同質性因而更強。盡管他們也具有一些不同趨向,如:

   l,反體制政治運動的兩個趨向:和平主義與暴力革命;

   2,技術官僚對專業領域和政治領域的雙重作用;

   3,文化精英的分化:政治化與商業化等等。

   而l989年的"六四事件",所揭示的新時代則影響深遠。“六四事件”攔腰切斷中國政治的和平變革的道路,使中國社會發展躍出可測性之外,中國的未來從此變得極不確定。更重要的是,通過大規模的政治迫害,十二年來的中國局勢,使得年輕一代重新體驗到文革式的社會磨難,從而使本來通過十年改良業已淡化的政治暴力傾向,再度浮上台面。這對中國未來的和平演變,是負面的。

   這種赤裸裸地炫耀暴力、隻改經濟不改政治的畸形商業主義腐蝕,使這段時期成長壯大的年輕一代(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受到以下力量的影響:

   l,畸形消費模式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和扭曲;

   2,非意識形態的意識形態對社會解體過程的離心作用;

   3,獨生子女的反社會傾向對社會規范的破壞。

   僭主集團,自稱偉大、光榮、正確,自命為歷史前進的火車頭,但卻毫無器量;結果,它滾滾向前的殺人齒輪的唯一作用,隻是把全體中國居民攔腰碾成了三截,形成了中國內部的三個世界:

   第一個世界身著虎皮,威風凜凜,遣貌岸然,山大王的裝束,令人肅然起敬,望而生畏。他們擺起統治者的架勢,忘了自己的來歷不過是一群乞丐。這些紈□子弟,要社會拿出山珍海味來喂養他們,奉獻奉獻--單方面的"奉獻",成了忠誠與否的標志。不論是"第一種忠誠",還是所謂"第二種忠誠"。

   第二個世界身著狐皮,善於變幻,慣於鑽營。他們自詡"我為人人,人入為我"的活雷鋒,其實不過是"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他們以舔舐虎皮們的殘渣余孽為生,津津有味,甚至沾沾自喜,以此向"食草動物",宣揚肉食者的開心,他們吹噓狐皮給人類帶來好處,可以緩沖虎皮的橫暴。兩面討好,左右逢源,他們偽裝自己的兇殘,也掩飾自己的怯懦。

   第三個世界身著羊皮,"披著羊度的狼"是人類迄今為止的智慧經典,並繼續列在小學課本,羊皮既不威風,也不狡詐,但卻是一切生態鏈的必要環節。他們的拿手好戲,是以溫順的外貌博得好感以取得施舍,以便必要時伸出專門殘害同類的尖角,為了雞毛蒜皮決一死戰……他們格外殘忍。以屈從為智慧,以羊皮為英雄,以病夫群體為正義之師。因為大多數人的廝殺,是將在同類間進行的。

   在上述的社會分裂和解體過程中,中國還剩下多少"無辜的人"?難道他們的無辜,就是"逍遙",就是被迫沉默或是被迫撒謊--以逍遙來奉承僭主的橫暴,以沉默來美化僭主的謊言,也使自己猥褻的生存,變得合理……這不算"我出賣良心",這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因而三個世界就在這卑鄙和怯懦的賤民交流道上,會師了。

   不難看到,"渴血"二宇,是流行於現今中國的各種"社會思潮"的真正內涵;"發泄"二字,即將書寫成政治家們最高的競選綱領。在"新的時代精神"下,誰想對此力挽狂瀾,必先以身試法:誰做謙謙君子,就難免首先被他最親密的伙伴給吃掉!“宰熟”,已經是國人最嫻熟的生存伎倆。他們的理論是:“一個人的生理過程,可以受到承認,一個民族的生理過程,為什麼不被承認?”

   最低級的惡行,再次顯露廬山的面目,於是,許多精致的理論紛陳,用以粉飾原始的渴血沖動。

  

*解龍將軍*

最後的革命:

中國僭主政治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