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龙将军:【最后的革命:中国僭主政治的终结者】


第六章

中国的内外形势


五,僭主政体的遗产

   僭主政体的格言是:"乱中夺权"、"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但僭主政治的实情常常是"有乱无治",或是"由天下大治达到天下大乱"。因为僭主政治缺乏社会规范,缺乏法律基础,结果常常以政策、军令治国;以乱为治,所以最终不得不以治致乱……

   僭主政治实际上颇为僵硬,所造就的经济结构、行政活动、民间生活、习惯风俗、意识形态甚至文化活动,却经常是混乱的、不一贯的、很少章法的。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每个个体无法采取任何主动行为,唯恐动辄得咎,于是只得划地为牢,甚至主动阉割大脑。但每个人内心深处却充满严重失落。"严重精神分裂的社会"--成了上到政治局委员、下到盲流囚犯的通病。

   历史学者们大概不会否认,清理僭主政治这堆乱麻的努力,已使几代中国人焦头烂额、无功而返。而且迄今为止,依然远远看不到它的合理解法。完全抛弃这堆乱麻或干脆一把火烧悼它,似乎并不现实:因为这堆乱麻不是别的,而是十几亿人的生活载体、安身立命之所在。许多冒牌的有识之士甚至宣传说,抛弃了僭主政治就是抛弃了中国的稳定,而反对僭主政治就是出卖中国。事到如今,"解决中国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教科书规定的范畴(如"和平.理性.非暴力"之类),甚至超出人类的推理能力以外。其实则不然,现有人类能力在面对中国难题时呈现的窘态,只不过说明,中国难题的解决,只能从内部着手,不仅需要从社会内部发动可见的清洗,不仅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而且一定要从婴幼儿做起,在无形中从头培养中国人的良好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两端,如果仅仅像共产党那样,借用外部动力,不论其为英国--日本式的直接侵略,还是美国--苏俄式的间接干预,无疑都不能解开中国的乱麻。而从内部解开中国乱麻的过程,当然是个渐进的甚至漫长的过程。尽管这也是需要一个决断的时机,来推波助澜。在此之前,若以外力强解之(像中共过去借用共产国际的侵略力量那样借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难免把十几亿人和乱麻一起抛入深渊,如此灾难,将重复汪精卫的"救国"和毛泽东的"革命",哪怕它名叫"人权"也罢。因为中国难题的解决,只能立足于"自新"--即,从内部、由内部的动力,从婴幼儿期的培育,给予实现。

   中国难题的解决,对行动者来说,应力避"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尽管对御用文人们来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却是吃饭的本钱:自主者和御用者的不同习惯,是两种方向,是不同的使命、不同的职业所赋予的。对行动者来说,中国城市革命的实质,是要理顺中国境内的社会关系,包括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进而扫平中国同质化、一体化的障碍。关系理顺,中国的同质化即实现;同质化实现,而后,现代化方能畅行无阻。

   一切现代国家,若同质性甚低,离心离德、各行其是,而欲取得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未之闻也。西欧民族国家不必说了,欧美以外的日本是现代化先行的主要国家,它的社会即高度同质化,后起的台湾、南韩社会,也是高度同质化的。就是象现今的新加坡、过去的英国这样种族高度混杂的社会,因为具有强烈同化原先各种族的压力,方能勉为进步。相比之下,拉丁美洲虽然同操西班牙语,但因消化不了印第安人和黑人,迄今步履维艰。号称"阿拉伯人"的种族混杂群体,虽然同操一种语言,但其实来源各异,远远达不到同质性的标准,故此一败再败于小小以色列。印度和非洲人的同质性,更为各种宗教与部族的差异所抵消,不值一提。过去的苏联、现今的美国,虽然号称"超级大国",但久受内部的异质性所苦。苏联因为苦于区域性的民族问题,俄罗斯人的人口比例日益下降,少数民族地区因而独立。美国苦于全局性的种族问题,随着有色人种比例越来越高,美国日益衰落,种族暴乱时断时续。

   中国自己的"同质与异质的问题",又如何呢?

   1,在同质性方面:汉字和汉字文化提供中国人以强烈的认同感和传统的同质性,这是中国强于印度之处。天然的地缘条件如喜马拉雅山、天山、大戈壁,保障中国幅员以统一、完整,这是中国强于阿拉伯之处。中国人种多数同为蒙古人种,这是中国强于印度、美洲之处。

   2,在异质性方面,和那些成功的现代国家相比,中国有三个致命的弱点:

   a,汉族内部的杂质太多,地方主义与方言盛行,只是冰山一角的表象,根深蒂固的地方情结,使得中国方言和地方主义,可以在较低级别上,和美国的种族混杂、东欧与苏联的民族主义相"媲美";

   b,边陲地带的板块"少数民族区域",也正好是中国的天然屏障所在,如上述的喜马拉雅山、天山、大戈壁,再加上云南边疆,足有中国领土的三分之一强,虽然异质人口为数不多,但离心倾向常在乱世爆发为严重的冲突。

   c,中国内地则有回教问题。回民原为波斯人与阿拉伯等回教徒的后代,因其种族特征与蒙古人种不同,元代时名为"色目人"(眼睛为灰、蓝等颜色的人),作为蒙古人的二狗子,一起压迫汉人。明代以后,色目人回民丧失在华特权地位(类似抗战时期的朝鲜人作为日本人的二狗子、抗战前印度人作为英国的二狗子的在华特权地位),心怀不满,从此扰乱不已。一遇到中国社会不稳,回民立即带头闹事,企图把中国回教化,至少恢复他们在元代的二等人地位。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得主,英国小说家乃保罗为写作《在信徒的行列,超越信仰》一书而广泛周游过回教世界。他认为,回教曾对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回教曾经奴役,并试图消灭其他文化。他说:“回教对改奉的人造成灾难。作为改宗者,你必须摧毁自己的过去,摧毁自己的历史。你必须对之加予践踏,必须说自己祖先的文化不存在,不重要。”乃保罗认为,回教有这种“自我抹灭”的要求。而这比西方殖民主义者消灭他人身分的类似作法还更糟糕。

   而中国的现代化要求加强同质性、降低异质性。但听任方言盛行、地方主义猖獗,各种教派互相诋毁厮杀,显然有悖于信息社会交流加速的潮流;同时,"民族自治与加强民族团结" 已被证明为强人所难,在根本上,这是在保持异质,而不是强化同质,如果听之任之下去,造就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目标,将可望而不可即。

   中国的同质性,既是中国全民(包括少数民族)现代化所必不可少,那么,如何实现同质性,则不仅是某党派、某地方、某宗族宗教的任务,而且是中国全民族的共同命运,是解开中国难题的金钥匙。

   而说到底,实现中国同质性的途径,只有两条:

   1,鼓吹中国各宗族独立、各地区分离,以"缩小国家规模"的方式实现中国国家的分裂;如李登辉的"七块论"。此类美其名可曰"邦联制"。

   2,宗族一体化、地区同质化、民族国家化,以中国一体化的途径、在现有国家的规模上、"达到与缩小国家规模同样效果的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在这两条"实质道路"之间,还可设有两条"虚饰的道路":一是维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遗产,维持名为民族团结实为宗族间分而治之的现有模式的僭主专政。一是筹建所谓"联邦制",走前苏联的道路,保持甚至扩大中国的宗族、地区、民族之间的异质,进一步使中国浪费现代化的努力(苏联超级大国的顷刻瓦解,民族独立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则中国永无强盛希望,永远只能作为一个散漫的"历史概念、地理概念和文化概念"而半死不活。

   到此为止,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选择,其实已经清楚了:

   1,如果我们既不要现代化又不要强大的国家,那么就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僭主专政的政权,或是以它为蓝本、在其基础上建立某种和平演变的最佳形式。先不说它是否行得通。

   2,如果我们要现代化而不要强大的国家,那么就不妨分裂中国,以较小规模的同质性国家(或以宗族为单位如达赖喇嘛所主张,或以地区为单位如民进党人所主张,分裂成"城邦"、"省邦"),分头进入现代国家的行列。先不说它是否行得通。

   3,如果我们要现代化又要强大的统一国家,那么就需要最后的革命:城市革命!以快刀斩乱麻,强力推进中国同质化运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一体化:不仅在被称为"汉族地区"的部分,要充分一体化,包括消除方言、消解地方意识、消除地区差别(因为要警惕,"方"这个概念,古代汉语中恰恰是个比"国"还要大的"政治实体",如"鬼方"、"徐方"、"淮方"等等。相比之下,"国"不过是指"城邦"而已)在中国所有领土上,都必须推进现代化的热身运动:一体化。为保证鱼(现代化)与熊掌(强大的统一国家)的兼得,如果在不割让领土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就不得不敬请不择手段分裂国家的人们,走出中国领土。中国若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此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

   每一个愿意面对中国命运的人,请作出自己的选择!

  

*解龙将军*

最后的革命:

中国僭主政治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