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龙将军:【野蛮的中国】

第三十二章

文化阶层与中华复国

   "中国民族的解放",其社会政治的意义,是建立一个纯粹而强大的民族国家(而不是"复兴"一个秦汉式的世界帝国);其历史文化的意义,则是开辟一个融合了现代文明的"第三中华、"第一中华" 是南北朝以前的"本土文化时代”(可考的记载约两千二百年);第二中华则是民国以前的"传统文化时代大约一千八百年);1911年以来的"革命文化时代”(迄今为止已经八十一年,至少还需要五十年才能结束),只是第三中华的序幕,它的一切宣言,不过是第三中华(它也将持续一干年以上)开场白…… 第三中华的形成,将取决于对两种压力的抗衡、转化与再生:

   一,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外部压力。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它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第二中华的核心)为资源的"老中国人"的内部干扰。

   先看外部压力。百年来,中国首先在外部压力下趋于崩溃,而后,一再的重新组合都先后宣告失败(1912年、1928年、1949年、1966年……),时至今日,这种压力仍然支配著中国生活,以"马列主义" 的称号肆其荼毒。环顾中国近代史,可以发现外来侵略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

   1,英国与日本的岛国形式:英国以罪恶的鸦片开路,用炮舰政策在中国割取"租界”;日本急起直追,要把中国完全彻底地租界化。这两个岛国是"旧殖民主义"的代表。

   2,美国与苏联的大陆形式:美国反对瓜分中国的领土、主张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又退还庚子赔款、用以在中国兴办西洋式的学堂;苏联比美国更"好"、宣布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这两个"吃饱了撑得难受的殖民帝国”,却是处心积虑地要改变中国社会的体质,以便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卫星国。这两个暴发户是"新殖民主义"的代表。由于采取了比较狡猾的策略,美国与苏联对中国的侵略,比英国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更荫蔽、也更危险。再看内部干扰。

   满清为了保持满鞑子的特权,极力阻烧中国的改革。满清溃灭之后,中国又陷入失控和战乱不息。共产党掌权后,中国(大陆地区)好不容易统一了起来,然而,中国却陷入了更深的灾难,这个呻共,在种族上虽然是中国的,但在文化上却是外国的,是不折不扣的"共鞑子",比一般的汉奸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和满鞑子一样,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不惜崇拜红毛番鬼,屠杀民族志士,他们"治国"的日课,就是对中国民族的最大歼灭战。

   中国为什么一败涂地?

   因为,中国断了脊梁骨!中国的脊梁,就是它的"文化阶层,古代的"士";中国近代的灾难,就是由于"士"后来演变为成分复杂、功能衰退的"读书人"和官僚们(“学而优则仕"),没有能承担起社会领袖的责任。结果社会陷入群龙无首的进退失据,终致天下大乱。共产党趁乱而起,虽然号称"专政峻法",但终不脱乱党本色,既失政,又无法,只是加深了中国的危机,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难题。在这种意义上,共产党完全不能构成"士的替代物”,不能形成中国的脊梁。但共产党的本性又决定了,"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必是他们的"既定方针",所以,只要还有最后一丝力量,他们就要拼死以赴地阻止中国形成自己的脊梁----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反对派组织"。现代的中国,因此具有典型的"外强中干"的双重性:表面上"八亿人民八亿兵"、"十三亿人民一条心”,好象铁板一块;实际上每个人之间都钩心斗角、各怀鬼胎,"消极抵抗"成了民间的第二本能----故,"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已是不可克服的社会并发征。

   中国社会的混乱,靠什么来消除?

   中国群众的消极抵抗,靠什么来平息?

   ----新的文化阶层的崛起!

   一个新的文化阶层,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读书人,甚至不是"名士"、"大儒”,而是先秦意义的"贵族" 和从贵族派生出来的"士"!新的文化阶层,不是舞文弄墨者,不是技术专家,不是教授、律师、法官和社会活动家,更不仅仅是政客、财阀、食客、浪人----而是这一切的集大成者!

   新的文化阶层,相当于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但是,他们不象中产阶级那么眼光猥琐、思想鄙俗,心中只有一个"钱"宇;他们的眼光高雅、思想精致,心中充满了"非商品化的爱好"。他们不是自谋生路的隐士,而是积极的社会干预者。

   新的文化阶层,既是尚武精神的载体,又是文化秩序的垂范。果敢无畏、飘逸风采,沉思冥想、博大圆通,缜密严谨、放达自任,精巧湛深、随遇而安----并集一身。文化阶层,堪称各种社会共同的一个中坚力量;既是现代人所谓的"原始社会,也有它的文化阶层!并且,是靠著它的文化阶层,脱离原始、进入文明。而一个社会固有文化阶层的离心离德,没有不造成"天下大乱"的惨祸的: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的有计划的消灭文化阶层的手段,不仅未能固其根本,反而且速其死亡。

   没有党锢之祸,哪里会有颠复汉廷的黄巾之乱?

   没有东林党人的死难,"十八路流寇"也烧不掉明朝的皇陵!

   文化阶层与统治集团的分离,是改朝换代的信号弹。文化阶层的自身消解,是社会总崩溃的马前卒。毛泽东的名言"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再来一次",为什么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也摆不脱的咒语?不是由于毛泽东"预言家般的伟大英明",而是由于这个政权,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托的文化阶层!甚至连"知识界"也没有,有的只是,被"整"得七零八落的、散了架的知识分子¨¨所以,古代两三百年一次的"王朝更迭",到现代中国就成了七、八年一次的"运动周期"。这样"国将不国"地运动连天,是为"史无前例的以乱治国"。

   文化阶层与统治集团的分离,也是一切革命得以爆发的先决条件:秦、汉、明、清,都立于这样的革命;在唐代,文化阶层的背离也导致王朝的复灭,黄巢当然是个典型的例子,但在他之前很久很久,大批士人就开始"走向藩镇"了。当清朝廷亡于"百日维新的党锢之祸"之前,也曾有过一个"同治中兴”,那是因为,洪秀全(相当于毛泽东)的邪教拜上帝会(相当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太平天国 (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激起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阶层(其代表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中兴名臣")的强烈反抗,终告失败;而后者的主干,原非统治集团中的人。

   英国革命前,先有"清教主义”;长老会的教士比之克伦威尔的铁军具有更大的社会转型力量。在法国,从伏尔泰到卢梭的一批人,和"百科全书派"的文化阶层,他们的呼声和表演,是以罗伯斯比尔的断头台和拿破仑的登基大典为注解的。在俄国,十二月党人所标志的文化阶层的背离,是布尔什维克大开杀戒的先声。反过来,只有当文化阶层与新的统治集团相结合的过程已经完成(而不是象毛泽东伪善的夸夸其谈:"与工农兵相结合……"),新的社会秩序的重组,方能大功告成。这个关键的区别己经可以说明:为什么"有文化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先后成功了,而"反文化的无产阶级革命"都一一失败了。尽管,这两种性质的革命都是"现代化过程中由城市力量发动的"。在硬币的另一面,文化阶层的自身消解,则是社会的模式崩溃的先决条件,也是历经了百年"休耕"之后,重新达到模式再生的先决条件。

   而要复兴一个社会,首先必须重建其文化阶层。所谓"议礼、制度、考文,只能是在文化阶层不曾消灭或业已复活的条件下进行,而不可能超越文化阶层的命运。新的文化阶层,并不是从学校和书本里诞生的;只有骇人听闻的革命与战争,以及结束革命与战争的"回归与复古”,才是新文化、新的文化阶层的摇篮。

   只有立足于文化阶层的"等级制度",才不至于在社会净化的同时,抑制"社会的活力"。而这样的文化阶层,必须首先是一种"精神的贵族"!就现代中国的情境言,新的文化阶层正在一百年以来的民族溃败中重整旗鼓;他们的崭露头角,将是中国复兴的先决条件(而决不是什么"把经济搞上去"之类的胡说八道)!

   新的文化阶层,新的精神的贵族,将是新中国的社会中坚!

   我们所期待的精神贵族……新型的文化阶层!他不是象"共产主义新人"那样的被塑造者,而必须是有能力再造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的超范集团。使他感动的对象,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他的征服对象不仅是此岸的,而且还是彼岸的。他以"崇高得骇人听闻的创造,作为"最高的享受"。

   对于这样的精神贵族,并不需要社会性的支配权力,过多的财富和过好的境遇反倒足他的致命伤。奢侈只会败坏他的口味,颂扬只会瓦解他的创造力;权力的罪恶性,同样会对他们的体质,产生剧烈的毒化。真正的精神贵族,却能担当最沉的负垒,否则,他们的名号"精神贵族",岂不成了共产土包们"信口雌黄的泼妇骂街"?!

   真的精神贵族,犹如一个社会的大脑皮层和中枢传导系统,这些器官需要的只是适度的营养:过多和过少一样,同样危害它的健康。贪得无厌的食欲、四处窥探的情欲、一切有关"占有"的奢欲---- 只是下等人类(其中许多自命为"中产阶级",或被其他贱货视为"上流社会"处心积虑猎取的对象;或是精神贵族的观察对象,仅此而已。精神贵族拒绝"与民争利",否则,将失去精神上的全部优势。古代的贤人强调财富的罪恶,并不仅仅是出于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嫉妒心理",而是发自深谋远虑:人性要经得起考验,就得有所不为。

   中国的历史证明,对人民不能单用政权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来强制;更不能凭借军事暴力的手段反复"扫荡。共产党人将此叫做"运动":这种"治理"方式,只能培养奴隶和暴民的奇特混合物,却打不下一个现代民族的坚实基础,中国人民的有效治理,必须依靠文化阶层为中介,施行"间接的统治",也就是所谓的"王道"。相反,直接统治的霸道,只能一时"矫枉过正",不能达到"长治久安"。在王道,"舆论监督" 具有强大的作用,因为所谓"独立的公众舆论",就是文化阶层正在发挥影响的证明,

   新的文化阶层,决不是统治集团的传声筒,甚至不能仅仅充当从"统治集团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纽带"的新的文化阶层,是统治集团的基础,是人民大众的师表,有道德、有效率的管理者,从中生发;人民的虚荣、民族的精华,在此凝聚。他不断从人民中吸取有生力量,对统治集团进行吐故纳新:只有这样的文化阶层,只有从文化阶层中崛起统治集团:才是中国复兴的惟一道路! "中国难题" 的征结在于,积弱不振的病根正是"人民的惰性"消解了中国的活力,所以正需要以强烈的电击,击溃人民的惰性!这不是一个玩笑,更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宣言!

   ----消除长期的外来统治(从沙陀、辽、金、蒙古、满清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所形成的"消极抵抗的民族性",这一艰巨的使命,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文化阶层(而不是什么官商勾结的"中产阶级")的头上。

   新的文化阶层如何消除中国人民的惰性、如阿结束中国民族长达千年之久的消极抵抗、并消灭统治集团的自私、伪善?

   一,新的文化阶层从人民中来,故能体现民意,并对人民反馈("酵母作用"),他们把高级文化的因子注入人民的生活。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犹如荷花池塘,荷花能使池塘摆脱消极的状态。

   二,新的文化阶层到统治集团中间,以其道德、效率、自我牺牲精神等等提升统治者的品质,从另一个侧面激励人民。他把人民的活力带到统治集团中,使之避免"封闭性集团"必然衰朽的厄运:又使人民的活力不被压死,反能升华。

   三,文化阶层的中介性质,使他面临"两线作战"的生存状态。但他深切地同情人民,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民的消极抵抗,正是针对官僚机器压榨的自我保护。

  

  

解龙将军:

【野蛮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