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怎樣賜給我這個恩典的過程是非常奇妙的. 本來以為是一樣‘差錯’, 上帝卻把它變成‘奇蹟’. 讓我來解釋一下: 1993年牧師娘和我去一個青少年退修會講道. 會後正準備離開,聽到有人說華語. 我上前去問: “你們會說台語嗎?” 那些人很訝異的看著我,有一個說: “我會.” 他問我怎麼會說台語. 我告訴他:我們曾經在高雄傳教六年. 談了一會,他提到他的教會正要開設英語禮拜,希望我願意經常去講道. 我告訴他:我已期待多時 上帝在這方面的帶領,卻找不到台灣人的教會. 他說他的教會並不以台語聚會,但是有許多會友講台語,當然也講英語. 他給我很詳細的指示我怎樣到他的教會. 但是那天我卻轉進了拿撒教會. 沒有人能夠解釋,這一定是 上帝的旨意,因為廿分鐘之後,牧師娘也彎了進來. (那天我們一人開一輛車.) 這不是陰錯陽差,是 上帝的安排. 我進了教會,要找李先生. 有人問我到底是要找那個教會. 很明顯,拿撒教會不是我那天要去講道的教會. 我記得廖教授前來問候我,告訴我拿撒教會也很歡迎我去講道. 當然,我們的心是偏向台語教會的. 就這樣, 上帝帶領我們來到這個教會,如今已經好多年了. 最先是只是擔任部分時間的青少年輔導,到如今的專職英語牧師,我們見到 上帝在拿撒教會的種種奇妙的作為. 許多青少年都向主決志. 上大學的也繼續與主同行,且在主恩中大有長進. (古若柏)

英語部在禮拜日早上九點半有英語崇拜;十點45分台語禮拜時,我們教青少年主日學.主要的事工對象仍然是青少年,也有一些成人一起參加英語禮拜,經常出席的大約有廿,卅人左右. 青少年負責所有崇拜中的音樂是一大特色,這樣不但發揮了他們的音樂天份,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事奉. 我們也組織青少年團契為四組,有數位委員負責領導各組. 禮拜五或禮拜六晚上有青少年團契活動,由古牧師或家長輪流帶領.除了讓青少年參與敬拜事工, 我們也鼓勵他們服務關懷. 每年我們有感恩節慈善餐會,為慈善機構募款. 這幾年我們更舉辦感謝長執,家長的餐會,叫教會裡的成人們另眼相看. 我們曾為懷孕救急中心募集育嬰用品. 我們也邀請未信的朋友們一齊觀看超級杯足球大賽,在中場時間以錄影帶和雜誌傳遞福音. 英文部也舉辦退修會. 我們的活動不論在內對外都以靈修與歡樂並重, 平時我們鼓勵青少年帶未信的朋友來一起活動,反應都很好. 我們經常有25個青少年聚會,有會友的子女及他們的朋友. 感謝幾位會友的協助,玲華也為了一些台灣來的交換學生開課,教聖經和英語. 我們迫切地為這些學生祈禱,他們只在美國一個學期,願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能體會他們的靈命上對耶穌基督的需要. 每月我們有一次雙語聯合禮拜,古牧師經過翻譯對台語會眾講道. 我們覺得拿撒的青少年對靈命很有心追求,又有天賦,更有熱情,整合起來有極大的潛力.

很高興看到我們的青少年進大學後,也開始加入宣教的行列. 葉祥如在暑期前往巴黎,許迦力往墨西哥作短宣,都帶回很好的經驗,也鼓舞了其他的青少年對宣教的熱心. 廖千慧,黃光儀上了大學之後仍然輪流參加青少年輔導的事工,領詩,練歌,教主日學,也帶領在禮拜三晚上的查經祈禱會,是我們的大幫手.. 能夠看到我們的青少年學習事奉,及宣教傳福音,真令人歡欣鼓舞. 真奇妙, 主在我們每人身上各有作為. 祂不斷地塑造我們,為祂的榮耀所用. 我們很榮幸能在拿撒台福基督教會服事. 我們在此地宣道的目標一貫都是:一,在言行上,為青少年樹立一個好榜樣; 二,在教育上,使青少年和英語部的成員都更認識基督; 三,在敬拜與事奉上,讓大家都有機會完全投入, 四,在主基督裡,我們大家的靈命能一同增長. (古玲華)

拿撒的現況

拿撒台福基督教會目前有54位成年會員和11位未成年會員. 主日崇拜分台語與英語兩堂, 平均出席人數在台語部約有53人, 在英語部有17人, 加上兒童約有12人. 另外, 經常參加主日崇拜的慕道朋友也約有11人. 主日學開有成人(台語)三班,青少年一班(英語),及兒童兩班. 除了主日崇拜及主日學以外, 每隔禮拜三晚上在教會有祈禱會. 婦女會和婦女祈禱會也在每禮拜四早上輪流舉行. 另外每禮拜五晚上有小組查經分享, 還有華語社青團契. 長輩則不定期聚會. 教會同時也提供場地給休士頓東南團契及日語查經班做聚會活動. 教會經由各種聚會團契, 成為此地未信的朋友們接觸到福音的管道.

現任主任牧師黃錦壽, 從1999年1月份正式前來拿撒牧養. 來此之前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三一神學院修讀教牧學博士班. 黃錦壽牧師來自馬來西亞, 並在馬來西亞的長老教會牧養17年, 也開拓10間教會. 牧會之間也在台灣的亞洲宣道神學研究院得到宣道學碩士.

英語部兼任牧師古若柏(Rev. Robert Calhoun), 是此地一家長老教會學校的校長. 古牧師在1980年代曾在台灣宣教七年,也曾在日本宣教三年. 古若柏牧師於1999年五月榮獲費城Westminster Seminary的教牧學博士.

感謝主, 早在1990年先賜給拿撒教會一英畝的土地, 1993年建堂完成, 在1995年又買下緊鄰的另一英畝的土地作為擴建用. 這幾年教會不但在量與質上均有成長,各項團契活動也有增加. 基於教室及活動空間的不敷使用, 今年一月和會通過興建活動中心,作為教室,交誼廳及室內球場之用. 這棟多用途的建築,計劃在2001年中完工. 盼能使拿撒教會因此作明湖地區台灣人聚集的中心, 成為福音的燈塔,照明世人生命的路途,榮耀 上帝. (廖評超)

 

展望未來

感謝主恩過去十一年來的引導與祝福,從開拓到建堂,從幾位到近百位的聚會人數,這一切都是耶和華的賜福與恩典. 未來的展望充滿了挑戰:

  1. 求主將更多的人帶來拿撒地區居住.
  2. 教會的發展需要更大的空間 --- 交誼活動中心
  3. 教會需要開設多種言語的聚會及崇拜 --- 台語,華語,英語,粵語等.
  4. 教會應當成為華人社區的活動中心 --- 舉辦定期的活動,講座及閱讀中心等
  5. 教會應當成為華人社區的關懷中心 --- 建築老人公寓 , 醫學保健關懷 .
  6. 教會領袖,信徒,主日學老師都甘心樂意的服事及追求成長.
  7. 立足拿撒佈道,放眼普世宣教. (黃錦壽)

 

 

 

BACK TO 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