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副刊- 文章巾幗事
1998年12月19日
《真男人》
捧兩個真男人的場,去聽李宗盛、周華健的音樂會。因為要聽好的音樂,所以要聽
李、周。周華健說李宗盛是「一代宗師」,一點也不過譽。李的音樂有勁、有力、
有話說。李宗盛也百般感慨,說音樂人要做到萬人迷,不難;但要像周華健一樣,
「得到同行音樂人的尊重」,並不容易,而周很年青便做到了,他的音樂在台灣生
了根。英雄重英雄,兩人各自抱著木結他,紮紮實實的唱呀唱,將港、台音樂唱個
夠,從披頭四唱到波比戴倫。李宗盛粗豪,啞著嗓子,叫得瀟灑,彷彿要把憂慮煩
擾都拋掉。唱人家一句「湖海洗我胸襟」,果然便灑脫,再學一句「難得一身好本
領」,絕無半點娘娘腔。豪邁、不拘小節、爽朗、豁達、逍遙。「我很害怕香港的
演唱會,二十分鐘換一套衣服,artist要扭屁股。今天晚上只是唱歌,玩好
的音樂!」李拿著塑料瓶子大口喝著水。兩人數說影響他們的歌,周華健唱《
yesterday》,李宗盛唱《海鷗》,都柔情起來。當然少不了他們的首本
名曲《寂寞難耐》可以那麼撇脫,嘿!好音樂,跟真的男人,同樣難求。今天晚上,
卻都齊全了。
周華健應是成龍加許冠傑的合體。
有成龍的活潑,但不滑頭;有阿森(註:許冠傑之洋名)的孩子氣,但更誠懇;更
有比兩人更精采的音樂感。周華健演唱會,正如成龍笑道:前面放著歌詞哎呀哎呀
的看著唱聽眾也收貨。真的收貨!不是因為大部分都穿西裝的斯斯文文,而是大家
只在乎音樂、音符、音質、歌裡的說話。其他,不必花巧,連感情也不必賣弄。不
必甜言蜜語討好會展中心這班聽眾。「秒針分針滴答滴答在心中,我的眼光閃爍閃
爍好空洞,我的內心撲通撲通地陣陣悸動...」每個疊字都聽得清楚,詩一樣。
「花的心藏在蕊中...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只要你願意,只要你願意,
讓夢划上你心海」全場西裝友也高聲和唱。任賢齊出場,一比之下,嫩得多。原來
男子氣概,是要浸出來磨出來的。任賢齊像個小娃,當然,《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很cute,但怎及李宗盛周華健唱「我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總覺得鈔
票一天比一天難賺,朋友常常有意無意的調侃,我也許有天改名叫『周轉』、「那
個後面還有一班天才在追趕,哎唷,寫一首皆大歡喜的歌是愈來愈難」有點智慧,
有點氣概,才是個漢子!
明報周刊.樂事專遞
1999年12月20日
《好友音樂會》改變了「紅館show」程式
星期二晚(12月15日)看新城(電台)主辦的李宗盛、周華健《好友音樂會》,
跟以往幾次《好友音樂會》一樣,真能令人感覺到那真正「音樂」的感覺。一方面
幾次的演出者都自然真摯地演出,另一方面他們都盡情地展現他們在音樂上的功力
與口味,並要透過音樂來感染大家。這系列音樂會已展示出與香港「傳統」演唱會
相異之處,試想,像周華健唱了BobDylon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在「傳統」的本港show怎可能會出現?查實,商台的一系列《拉闊音樂會》亦
同樣令到香港的演唱會方式有了些轉變,不過《拉闊音樂會》的程度沒《好友音樂
會》那麼明顯。而配合了金融風暴後本港經濟狀況的改變,本港「傳統」演唱會走
勢肯定會轉弱,而的新一種主流音樂會會逐步抬頭。而有這種轉變,是好事。不著
重視覺效果-沒有了舞蹈藝員、沒有堂皇布景,就連歌手服裝也沒有以前般浮跨,
一切回歸音樂為本。即使《拉闊音樂會》,也比以往的show踏實。全Live
-《好友》與《拉闊》都實行全部現場彈奏及演唱,不單沒有「對口型」演唱,就
連MMO也沒有了。不同歌手有較多合唱或jam歌的機會-「傳統」演唱會是「
一人演唱會」,jam歌或同級歌手合唱機會較少。《好友》經常有一些一線歌手
齊唱機會,《拉闊》也有些。這令香港歌星多了合唱的機會,也是香港觀眾接觸音
樂多一個角度的機會。音樂會「一場過」-「傳統」show一開就是三、四十場,
《好友》及《拉闊》則都是「一場過」的音樂會,好處是開不到幾十場show的
歌手都有機會開音樂會。這很重要,因為很有實力的歌手未必是最受歡迎的一批,
以往的演唱會模式無形中限制了實力派音樂人演出的機會,「一場過」就好好多,
很音樂人都得到機會出場。票價較平-《好友》及《拉闊》一是免費派發、或透過
信用卡取券,一是賣票,即使賣票,也不過百餘元,比看show便宜。這對觀眾
來說,當然是好事。過去十年廿年來,香港流行樂的演出形式幾乎只得「紅館show」
一種(另類搖滾音樂會另計),逐漸成了「場數鬥多,服裝鬥少」的情況。這不對,
主流流行樂的演出也應有好多種,《好友音樂會》的出現,起碼打破了這種壟斷,
《拉闊》也在較少的程度上,發揮著同樣作用。經濟形勢改變了,音樂會的形式也
將改變。新的年代,就快會來了吧。
不良中年男人煩惱-未泯童心
周華健38歲
原本擔心,周華健是個乏善可陳的人。所謂的乏善可陳,是因為他的形象太健康,
也不懂得適時在報上炒則聲色兼具的新聞。與他沾上邊的東西,從來都不夠八卦。
認真地做好音樂,認真地辦巡迴演唱會,在當今樂壇已不一定足夠造成讓報章媒體
為你瘋狂的理由。
可是他還是願意選擇並堅持這樣的方式。不要噱頭,不亂放風聲,不標奇立異,就
連他說話的口音和笑聲都還是像以前一樣沒變。令我訝異的是他的好記性,戴著帽
子穿著短褲從外面跑進來的華健,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竟是:「我們見過面嘛,對不
對?」儘管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多年前台北EZPub 裡的華健,和跟前說起話
來眉飛色舞,手勢一大堆的他,彷彿沒有太大變化,別人寒暄式的一句問話,他可
以滔滔不絕地答上好半天,適時穿插一些自己的笑聲,中間可是一點兒冷場也沒有。
這個雖已邁向中年卻仍有未泯童心的大男人,總不忘在每一刻帶給周遭的人愉悅。
而走過這一段日子以來,他自己的心境呢?有甚麼轉變嗎?
跟以前的東西劃清界線
「你知道嗎?我十九歲那年從香港走到台灣,到現在快滿三十八歲,剛好在那片土
地上過了有生以來一半的歲月。」他說,在台灣的日子感覺深刻些,畢竟是在那兒
正式進入歌壇、結婚產子;在那兒開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音樂天空。從沿路逐步攀
爬,到登上別人口中的巔峰,奠定了一定的名聲與地位。更幸運的是,他有個美滿
的家庭,體貼持家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不過,在屆臨不惑的年歲,在這般如
日中天的聲望下,仍有些不能不去拿捏的分寸和無法避免的抉擇吧。像是時間的分
配:一個月的空檔,用來陪老婆孩子出國旅遊,還是乘勝追擊趕通告,再打下一片
海外市場?太多、太繁雜、也太難下的決定。
進入歌壇已經超過十年,出碟量近三十張,對於華健而言,步入中年的男人危機,
也就是每個資深音樂人終將面臨的危機──如何去迎接公元2000年以後的音樂環境?
「我在尋找一個『後』周華健時代,和以前的音樂風格作一個完全的區別。」找到
了嗎?當然還沒有,而且很難找。人們想到周華健,會想到〈花心〉和〈讓我歡喜
讓我憂〉。可是他不想再要和以前完全重複的掌聲和評語,不管那些東西算不算是
他事業上的巔峰。如果不是,未來的更上一層樓定是當務之急;如果是的話,那麼
華健更要走下這個山頭,從零開始再來一次,給觀眾不一樣的風光景致,再製造下
一波的高峰。
「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撇清』自己以前的東西。」再來一首〈花心〉自然是沒
有甚麼不可以,但音樂人爭的除了聲譽以外,更是骨氣,絕不能迷戀在同樣的喝采
聲裡賴著不走。我想,華健腦袋的摩打轉動速度一定比正常人快好幾倍,講話像連
珠砲發一樣,那速度快得教人幾乎跟不上。他激動地敘述著,當今以迅雷之速改朝
換代的歌壇。「就像台灣魔岩出的張震嶽那一批另類歌手,現在他們已經不是另類,
而是主流了!他們的音樂性佷強,銷路也很棒......我一直提醒自己,流行
音樂是要做給人聽的,怎樣去界定它的意義呢?誰找到誰就成功了,不是嗎?」毋
庸置疑地,國語歌曲聽眾的年齡層越來越低,耳朵也越來越挑剔,但沒有人能否定,
歌手與聽眾間絕對有你看不見的互動關係,那是一種相互教育,相互影響,也相互
成長的密切關連。
過去幾年,為著拓展海外唱片市場和巡迴世界各地的演唱會忙得不可開交,歌迷自
然是樂觀其成的,但華健能陪在家人身邊的時間卻少了許多。整整六個月沒有曝光,
用這段時間陪太太孩子到處遊玩,華健的感覺是「太值得了」!畢竟人生難再的童
年只有一次,父母應該提供的不該只是安定的物質條件。他說怎麼也忘不了曾經每
天早晨出門,孩子們都衝到他跟前哭著抱住他雙腿大喊「Daddy don't go」時,淚汪
汪的眼晴裡閃著的惶惑,以及身在遠方時聽到長途電話裡孩子跳水受傷時恨不得插
翅飛回來的感覺。踏上音樂之途以來,對妻子最是心存感激,華健說,新專輯裡
〈應該〉這首歌是為她而唱的,太多無言的包容與成全,都在這雋永的詞意裡面了。
「如果因為要陪伴他們,而延宕了原本的一些計劃,喪失了一些賺錢的機會,我也
不覺得有任何遺憾,因為人到中年,真的只有家庭的圓滿才是最彌足珍貴的。」
難忘Mind Power的經歷
和華健談他最難忘的演唱經驗,似乎沒甚麼稀奇。可是,這一次他的答案卻從Mind
Power 開始,華健提到了一次在台北安和路 EZ5 演唱的難忘經驗。那一天,他唱的
是〈傷心的歌〉即中文版的 〈OceanDeep〉, 當時正是天時地利人和,每一句歌詞
都接出了一個場景,台下觀眾不多也不少,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地傾聽著。
華健入神地閉上眼晴,深怕忘記歌詞。再睜開眼晴,居然看見台下觀眾席裡人與人
之間的縫隙,有一股股氣流穿梭在其間!「我不敢講啊,怕人家說我怪力亂神!」
說時的表情是誠摯認真、不帶煽動成分的。真正好的演唱互動,可以是狂熱的嘶喊,
有時候是忘我的凝神傾聽。兩樣他都有了。
他說,一個音樂工作者,一生所求的也不過是這樣的一個局面而已。「讓我告訴你,
在我心裡面很遠很遠的一幅 picture,說句很大膽的話,我想至少在台灣的音樂史上,
在創作方面我是有成績單的。」講起在旋律和編曲上都有濃濃東方味道的〈擺渡人
之歌〉和〈寡婦村傳奇〉,華健臉上有難掩的驕傲神色。「這兩首歌,從一推出時
就沒拍過MTV,更沒有被當成主打歌來宣傳過,可是,就連在海外的演唱會,有
華人的地方,我親眼見到全場觀眾是用怎樣癡醉的神情在大聲跟著唱。這證明了我
是對的,同時也是幸運的。」情歌而已嘛,有人會這麼說。不過,它確實是有生命、
有強大震憾力的。否則華健也沒有辦法在一場中央大學的校園演唱會上,讓一個年
輕的男孩子傾神聆聽,並且從頭哭到尾。
「個性可以改變,命運就不行!」
跟李宗盛和無印良品的品冠一齊創作合唱的〈最近比較煩〉一曲,是這張新專輯的
秘密武器之一,可是早在兩個月前我訪問李宗盛時,就被大哥不小心洩露了出來(
而且他還說了兩次!)那歌詞真是道出了現代不同年齡層男子的心聲,說是中年危
機,對華健而言也許只是女兒算術教了半天還弄不懂,或是兒子太頑皮、挑嘴不肯
吃飯這一類的瑣事罷了。另外,也有很多故事,不一定要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得
到的(他不就在〈明天我要嫁給你〉一曲裡,成功地轉換為待嫁女子的心境?)但
終能感動每一個有故事的人,讓你我在一個個追憶往事的深夜裡淚濕。
都快四十歲了,還像個大孩子般愛笑愛鬧愛瞎起來。他實在是深深明瞭並滿足於自
己的福氣。「你想想看,以前唸書時唸到『五四』,只能從字裡行間去推敲當年的
景況;然後呢?『六四』接著來了,電視上每天轉播著那些白布條和坦克車;我一
輩子都不會忘記那種米字旗降下來,紅星旗冉冉上升的感覺.....這種moment
哪裡找啊,我們多幸運,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和音樂一樣,對於生活,他也有滿
滿說不完的感覺。他說,個性是可以改變的,命運就不行了,他要自己改得不那麼
性急,才能靜下心來慢慢去思考,沉澱和創作。
你不會知道他如何在腦汁絞盡的深夜,為了揣摩一句歌詞的唱腔,弄到手忙腳亂幾
近抓狂邊緣,也看不到擺渡人眾多夥伴們,帶著數日沒睡飽的黑眼圈死守錄音室的
情景。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華健仍用心在唱,他便不會頹然老去,他的情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