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請用瀏覽器之退後鍵返回前頁

經前綜合症(Premenstrual Tension)

月經前更是四肢沉重、頭暈頭脹、腰腹痠痛、疲勞懶動、乳房脹悶、暗瘡增多、睡眠不安、思想難集中、脾氣暴躁,而月經過後症狀便會減輕,把脈時有彈性、舌苔薄白,診為經前緊張綜合症。

本病與賀爾蒙因素及情緒因素有關,這兩個因素會影響女性激素的波動,出現月經前後、月經期間的各種不適。中醫認為七情所傷、勞倦過度、先天不足、肝腎虛弱、血中瘀滯均會產生此病。

經前緊張綜合症,中醫治療效果顯著,但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及其發病原因去辨證施治,分型用藥,常見的有:腎陰虛損型; 肝氣鬱結型; 脾虛氣虛型; 瘀血阻絡型。 若症狀,屬肝氣鬱結型,宜以柴胡、郁金、白芍、香附、青皮、益母草、當歸,煎成疏肝調經湯治理。本方能疏肝解鬱、穩定情緒、紓緩緊張及治療焦急憂慮而致經期不適,若兼腎陰虧損可加藿山石斛,但腎陽不足或有婦科腫瘤者則不宜服食。

經前綜合症(Premenstrual Tension)困擾很多女士,影響了她們的日常生活。其實,女士們也不必過分擔憂,如果及早就醫,是可以避免病情變得嚴重的。

本身多有情緒病

 患有經前綜合症的女性,通常於每個月排卵後(經期前七至十日),其子宮內的雌激素分泌減少,但同時腦部的化學物,如血清素及色胺酸水平也會受到影響,致令生理及心理狀況均出現不正常的變化。病情嚴重的,大多本身已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等情緒病;至於其他影響因素,則包括生活壓力太大、精神過分緊張等。

 經前綜合症一般常見的的症狀,包括疲乏、腹脹、乳腺痛、手腳水腫、難入睡、食慾不振、生暗瘡等,這些症狀通常維持一至兩日。但嚴重的患者,除了出現生理變化外,情緒亦會變得不穩,好像表現暴躁、焦慮、抑鬱、過敏等。

改變飲食紓緩症狀

 要紓緩一般經前綜合症的症狀,可參考以下方法:每天進行30分鐘運動、服用鈣片及鎂片、戒咖啡因及酒精(避免刺激情緒及令乳痛加劇)、少食多餐(減少過飽及腹脹不適)、少吃鹽(可減少水腫及腹脹)、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服用維他命B或含維他命B的食物,如全麥、大豆、雞肉、薯仔等。

 至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服用抗抑鬱藥物紓緩病情,另外亦可採用其他輔助治療,包括認知治療、服用治標藥物,包括去水丸、非類固醇消炎藥、口服避孕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