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
請用瀏覽器之退后(back) 鍵返回前頁 |
大棗─中藥中的綜合維他命
紅棗研究發現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緩和性強壯劑。取得方便的大棗,不但能補中益氣,許多女性更視它為補血良方。
冬令進補的食材中,大棗常常是進補佳品。台大免疫博士孫安迪指出,食用大棗能夠補中益氣,達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大棗依加工不同,而有紅棗、黑棗、南棗等之分。紅棗處理方式經過沸水燙過,便立即曬乾。黑棗是經沸水燙過,再薰焙到棗皮變黑發亮,當棗肉半熟時,讓它適度乾燥。
紅棗與黑棗的產區,以河南新鄭質量最佳,當中又以山東的產量最大。至於南棗,則產於浙江金華蘭溪。它多用於食品及補酒藥料,在中醫處方上較為少見。
中藥中的綜和維他命非大棗莫屬。依據大陸中醫師陳俊哲表示,它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十三種胺基酸、三十六種微量元素。甚至在腸病毒流行期間,陳俊哲也常用大棗來熬藥粥。足以顯示,大棗適時發揮期功效。
維他命C含量高居水果之冠
至於大棗中的紅棗有何作用呢?中醫處方裡,紅棗屬於藥食同源方
藥。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看似便宜,營養價值極高。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 、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元素中的鈣以及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
令人訝異的是,紅棗中的維他命C含量竟然凌駕水果之冠,因此素有「天然的維他命」之稱。除此之外,紅棗的抗癌和保肝效果也不遑多讓。
它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和增強體力的作用。因此民間常常運用紅棗組方「養肝湯」來養肝排毒,像作月子權威莊淑旂博士就極力推薦剖腹產的婦女飲用養肝湯,達到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後的疼痛,其方法與藥理論調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醫師陳潮宗也指出:「紅棗研究發現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緩和性強壯劑。」
有助於改善面色和手腳冰冷
既然紅棗取得方便,又能補中益氣,許多女性更視它為補血良方。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臨床中藥系常章富教授指出,由於紅棗能
治療血虛萎黃、養血安神,對於經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的確有助於改善面色和手腳冰冷的功效。但是在進補的同時,他呼籲:「體質燥熱的婦女,切忌在經期時服用。」
理由在於月經期間,一些女性常會出現眼腫或腳腫的現象,這就是濕重的表徵。「這類型的人就不適合服用紅棗!」因為紅棗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濕,造成水濕積於體內,加重水腫症狀。
還有,體質燥熱的婦女,在經期期間,也應將紅棗列為禁止往來戶。常章富教授表示:「這極大可能會引起經血過多而傷害身體。」
感冒、發燒者及腹脹氣滯者禁食
至於天氣冷颼颼,更容易引起感冒症狀,有些人認為食用紅棗可能有助於病情好轉。但是此關念在常章富教授眼中則是禁忌。他表示,外感風熱而引起的感冒、發燒者及腹脹氣滯者,都在忌服人群之列。
進補過多,不但沒有補好身體,反受其害的案例所在多有。常章富指出,一旦生、鮮紅棗進食過量,極易產生腹瀉,甚至直接傷害脾臟,不可不慎。
還有一點要注意,紅棗糖分豐富,患有糖尿病的人,進補時要特別
留意,以免血糖過高,導致病情惡化。至於黑棗,它的功效媲美紅棗。它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鉀、鈣、鐵、錳等多種營養素。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黑棗則兼有補腎與補血的功效,蜜棗、南棗用於食品,較不見療效。
中外人士視為珍品
黑棗不只是中國人的補品,在西方一樣受到重視。早在2000年前,羅馬帝國初期,其「博物誌」中就記載著栽培棗子的事情。文中描述黑棗味甘甜且好吃,再加上保存性佳,成為重要的儲存食品。
在西亞以長壽著名的高加索地區,把黑棗稱為神奇的果實。爾後,黑棗的足跡踏入歐洲再流入美洲。曬乾的黑棗經由商隊的攜帶而傳入歐洲,在法國南部的亞仁(Agen)被廣泛的引進栽培,稱為法國黑棗,相當受到喜愛。1855年法國人路易菲力再將棗子移植到加州,因此坊間常看到加州黑棗,是有淵源的。目前加州所生產的黑棗是經過美國政府農業部和加州大學共同研究而成。
即使黑棗營養豐富,但是過量食用易造成副作用。民間就有因食用過多而發生胃黑棗石的現橡。特別對於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特別是兒童要注意!因為囫圇吞棗下,黑棗渣在胃內長期滯留,通過胃蠕動將食物渣滓及未嚼爛的黑棗擠壓成團形而形成黑棗石。
撇開紅棗和黑棗的食用禁忌,大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善用物美價廉的大棗,養生保健自己來。大棗臨床上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健胃養脾:大棗如加生薑、半夏煎湯,治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有胃部飽脹、嘔吐劇烈等症。夏季炎熱,水分流失迅速可用大棗、藿香、香茹煎湯服飲可解暑熱。
2.補中益氣:大棗加入食療藥膳中可補養身體,滋潤氣血。
3.治咳潤肺、生津安眠。
4.慢性精神病:大棗可舒肝解鬱用於婦女臟躁症即哭泣不安、憂鬱之病,服用大棗、甘草、浮小麥短期內可達療效。
5.緩解藥毒:大棗甘溫,可緩和具有劇烈性或毒性之中藥,以降低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