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
請用瀏覽器之退后(back) 鍵返回前頁 |
顧好腎臟免病變 |
|
中華成棒奧運教練徐生明近來腎臟病惡化,必須長期洗腎冶療,引起許多人對腎臟保健的高度關注。而台灣洗腎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高居於世界第二位,腎臟疾病名列國內十大死因第八名,而且也已經開始追纏年輕人,雖然腎臟病還不至於馬上會奪命,但是洗腎卻會影響一個人正常生活。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就從現在開始關心你的腎臟吧。 |
|
|
|
腎臟功能作用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一般人有兩顆長得像蠶豆一樣的腎臟,每一個約有拳頭般大,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面。腎臟最重要的功能,是過濾排除廢物,調整血液中電解質濃度,保持體液的恆定狀況,並與紅血球的製造、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血壓的調節有密切關係。 腎臟有很強的儲備能力,即使腎功能降到只剩50%,也多半缺乏明顯的臨床症狀,當腎功能降到20%以下,健康就會出現嚴重問題,而當降到10~15%以下時,就需要洗腎或換腎治療了。 |
|
保健之道首重減輕負擔 保護腎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加重它的負擔,因為腎臟專職排除淨化體內毒素,若額外給它過重的任務,長期下來,勞動過度的腎臟就容易發生疾病。腎臟疾病和飲食習慣與保健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其實腎臟是很好伺候的,正常健康的人,並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或健康食品,以下提供的建議,在平常多留心注意,就能讓腎臟安然沒負擔。 |
|
飲食中的蛋白質不宜攝取過量,會加重高血壓患者的腎臟負擔。 |
|
服用藥物要遵照醫師囑咐與處方,不要隨意購買來路不明、沒有標示成份的藥物或補藥。 |
|
已有腎臟病者,補之適足以害之,即使宣稱多吃無礙的健康食品也可能造成腎臟的負荷。 |
|
少吃醃漬物及加工品,過量攝取鹽份會加重高血壓患者的腎臟負擔。 |
|
平日喝水要充分,預防泌尿道感染及結石。 |
|
正常人平日多觀察自己的尿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需嚴格控制病情以免波及腎臟。 |
|
平日多運動增加抵抗力,避免感冒,若感冒合併細菌感染時應遵醫囑按時服藥,避免急性腎臟炎。 |
|
早期徵兆必要追蹤檢查 血尿 尿液不一定呈紅色才是血尿。若沒有攝水不足及大量排汗而尿液顏色卻變深或變黑,仍要懷疑血尿的可能。 |
|
泡沫尿
正常尿液在10分至20分鐘內泡沫會消失,若泡沫持續不退,就表示尿液含蛋白質過高,可能是尿蛋白。 |
|
頻尿感
小便次數變多。尤其是晚餐後無攝取咖啡、茶等利尿飲料或水,仍半夜頻尿。 |
|
注意 其他前兆還有不明原因的血壓高、貧血、倦怠等,因腎臟病缺乏具體明確的症狀且無特異性故容易被疏忽。反之,有了這些症狀不代表有腎臟疾病。 |
|
釐清觀念 認識水腫腰酸 水腫可以是腎臟病的症狀之一,但是,除此之外引起水腫的原因還有藥物、荷爾蒙及心臟或肝臟的問題。 |
|
腰酸是許多人的通病,造成的原因很多,也包括泌尿及腎臟疾病,但神經肌肉性疾病大概佔有七成以上,如果長期腰酸,要做詳細檢查確診。 |
|
每年定期檢查 正常的飲食、充分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及即早覺察腎功能的異狀,再加上每年定期的腎功能、血液與尿液的常規檢查,是防治腎臟病的最重要課題,尤其有腎臟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等的患者,應比一般人多加小心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