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
請用瀏覽器之退后(back) 鍵返回前頁 |
腎臟不僅是人體泌尿系統的重要器官,而且也擔當排出毒素、調節血壓、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的角色;若腎臟出現問題,我們的健康便會受到威脅。有資料顯示,香港每年因腎病死亡的人數平均超過千人,而腎病也穩佔本地「疾病殺手第七位」,可見護腎養生,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課題。 |
簡單來說,腎病是指腎機能的衰竭,而較常見的腎病,包括腎小球炎、腎盂腎炎、腎結石、腎發育不正常、多囊腎等。這些病症大部分可以治愈,只是若不及時治理,可能會令腎臟功能惡化,出現慢性腎衰竭。
腎科專科醫生何繼良指出,以成因區分,腎病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遺傳性腎病(如導致多囊腎)、原發性腎病(如引起腎小球炎),以及由細菌感染所引致的腎病。
而從中醫角度而言,人若受到細菌病毒等外邪入侵、喜怒憂懼過度、食味偏重等,都有可能引致腎病;工作過勞、作息不當或房事過頻,也很易傷窗瘠。中醫師黃賢樟說:「人完全不做運動,氣血就會運行不暢,脾胃功能減弱,同樣傷及到腎。」黃醫師指出,安逸的人也不能遠離腎病。
誘發腎病的因素有很多,但腎臟的「耐受性」極高,往往在其功能破壞達七成以上,病徵才會逐步浮現,當中又以水腫、多尿、出現蛋白尿或血尿的徵狀最為明顯。
腎病患者最常見的徵狀就是水腫。水腫會先從面部開始,尤其是眼部,若我們作息定時,喝水量適量,但雙眼每日浮腫不堪,那可能是患上腎病的信號。水腫情況若嚴重的更會「蔓延」全身,手腳都會變得浮腫,皮膚亦會失去彈性。
腎病患者會特別多尿。常人每日排尿量大概是1.5公升,但腎病患者即使在喝水少的情況下,每天排尿量也會保持在2.5公升以上,那當然是多尿了。
由於腎臟無法留住體內有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就會從尿液排出體外,形成蛋白尿。至於血尿,也非以肉眼所見的為準,因為只要尿液裏含有紅血球即屬血尿,所以定期驗尿才可確定是否患上腎病。
每種腎病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好像一般的腎病通常可用藥物治療,而腎結石則可以透過手術清除或用體外超音波震碎等。不過,若已到了末期腎臟衰竭的階段,可能就要依靠「洗腎」度日,又或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為避免病情惡化,腎病患者必須調理飲食,避免進食太鹹、蛋白質太多、含鉀或磷太多的食物。但黃醫師指,腎病及腎衰竭患者的飲食宜忌亦有不同:
患者毋須過分刻意限制飲食,但要減少攝取蛋白質或鹽分,有水腫情況的就要避免飲水過多。另一方面,可以吃魚、牛奶、瘦肉等優質蛋白質,以補充身體蛋白質所需。
低蛋白:每天蛋白攝取量(g),限於「自己的體重(kg)x 0.5至0.7」;以體量50公斤的成人計,每天只可吃兩隻蛋白。
低磷:魷魚、蝦子、河蟹、干貝、蛋黃、紫菜、豆類製品等食物,一律不宜吃。
低脂:烹調食物用小量植物油。
高熱量:以蛋白含量低的澱粉類食物為主,如薯仔、藕粉、山藥、芋頭等。
高必需氨基酸:優質蛋白符合此要求。
除了注意日常飲食,少鹹少蛋白,以清淡為原則外,不妨輔以一些食療,黃醫師就為腎病及腎衰竭患者提供了以下三款:
材料:赤小豆15克、白扁豆15克、薏苡仁15克、茨實10克、川萆薢10克、茯苓15克、木棉花10克、燈芯花10克
煲法:將前六味藥搗成粗末,與木棉花、燈芯花同入砂鍋,加適量水煮成粥,分兩次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消腫,適用於 脾虛濕盛型水腫。
材料:蓮子50克、大棗10枚、山藥50克、糯米100克
做法:洗淨以上材料,加適量水煮成粥,然後加入適量白糖再煮即可,分一至兩次服用。
功效:補益脾腎,適用於腎功能衰弱及腎病綜合症等。
材料:杞子10克、龍眼肉10克、制黃精片10克、鴿蛋2隻、銀耳5克、白砂糖6克
做法:將銀耳浸泡成瓣狀,與杞子、龍眼肉、制黃精片一起入鍋,加適量水煮約45分鐘,然後打入鴿蛋,加砂糖調味。
功效:滋陰潤肺、補腎強身養血,適用於肺腎陰虛、氣血不足等。
預防勝於治療,何繼良醫生建議,要預防患上腎病,就要從「護腎」開始,以下為一些可行方法:
1. 多飲水、不憋尿:每日應飲用1.5至2公升水,不要憋尿,避免細菌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
2. 注意個人生:特別是女性如廁後,擦拭方向應由前向後,避免將肛門附近的細菌帶進尿道。
3. 節制飲食:吃適量蛋白質和味淡的食物;運動飲料因為含有額外電解質和鹽分,故不宜飲用。
4. 忌亂服藥:要遵醫囑用藥,以免毒物傷腎。
5. 定期檢查:40歲以上人士每兩年應進行一次腎功能檢查;50歲以後就應每年檢查一次。
6. 小心反覆發作的疾病:感冒、扁桃腺發炎等必須根治,否則易引起腎臟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