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請用瀏覽器之退后(back) 鍵返回前頁

慎防 - 脫 肛 - 脫 子 宮 - 脫 鉸 - 脫 耳 朵

脫 肛

脫肛即
直腸下垂
脫肛正確稱為直腸下垂,直腸經過肛門而「凸」了出來。有些只是內黏膜脫了,有些是直腸壁、內黏膜、比較嚴重的,連肌肉整條直腸掉下來。
脫肛主要在老人家身上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小朋友有時肚瀉瀉得太厲害,太用力排便,連直腸也會「屙」了出來。 老人家方面,則女性比較多這情況,因為婦女生育過,影響了盆腔肌肉,不夠結實,如果加上有便秘的情況,很有可能因用力過度而掉「甩」了出來。
解救 如果發生脫肛的情況,應該把手洗乾淨,放鬆自己,再用手「塞」回入肛門,然後立即求診。雖然這樣做有點「肉酸」,但因為直腸長期外露很容易會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炎,而且如果不立即處理,脫肛後,肛門的收縮肌肉也會自動合上,這時扣住了直腸,會導致擦損。
預防脫肛
三要訣
婦女要做盆腔肌肉的運動,情況就像用陰道肌肉「縮一縮」的感覺,用力收緊下身肌肉。

平時應多吃水果、蔬菜和高纖的食物,令排便暢通。
保持大便暢通,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不要經常強忍便意,以防造成便秘。
治療 患者可以透過做手術治療,有兩種方法,一是微創手術,用「剖腹方法」,在腹部弄幾個小傷口,從這些傷口放入微創手術儀器,將直腸固定回原來的位置。另外的是經會陰位置(肛門與陰道之間)進入做手術,目的也是把直腸固定。

Y

脫子宮
子宮頸脫落 脫子宮,大部分是指子宮頸脫落,經陰道「凸」出,很少機會真的整個子宮跌出來那麼驚嚇。
這個比較容易發生在年紀較大,曾生育過數胎的婦女身上。 因為婦女分娩後,加上停月經,盆腔肌肉較為鬆弛,所以導致子宮頸容易鬆弛而脫落。不過脫子宮是會隨時有機會發生的,除了脫落,亦會發生子宮向前壓或向後壓的情況,向前壓就會壓到膀胱,導致小便失禁; 向後壓則會壓住直腸而出現便秘的情況。
解救 如果發生脫子宮的情況,也是要用手「塞」回入陰道,然後立即求醫。
預防 婦女也要天天做盆肌肉的運動,鍛煉下身肌肉結實。
治療 脫子宮的問題要經陰道進行手術,把盆腔肌肉拉緊,固定位置,或可用子宮頸環把它固定,減少鬆弛脫落的危險。

Y

脫 鉸
甩鉸 
即甩下巴

這情況出現是由於下巴的鉸位、筋膜鬆脫了。原因是大笑時,口張得太大,或是突然過度用力拉扯而脫位,回不到正常位置。

甩了下巴的人肌肉會感覺到「被扯」,出現抽筋,口會動彈不得,也合不上嘴。
解救 如遇上甩下巴要保持冷靜,因為愈緊張就會愈痛,但千萬不要自己勉強撐回去,因為手法不對就很危險。患者應該去牙醫那兒求醫,或是去急症室,待醫生把下巴托回原來位置,這時放鬆自己可減少痛楚。如真的太痛,可以先打針減輕痛楚再托。

預防

不要張開大口笑得太厲害,也不要有太誇張的口部動作。平時可以一些香口膠來強化口腔肌肉。

Y

脫 耳 朵

脫耳朵 因為耳朵只靠很少的皮下血管供應血液,所以天氣太冷的話,就會出現供血不足而令耳朵組織變黑、壞死,導致部分脫落,除非壞死情況很嚴重,否則不會整隻耳朵脫下的。
到天氣太冷的地方應該好好保護耳朵,需避免以上的情況發生。
預防  

應該好好保暖耳朵,戴冷帽子把耳朵也蓋住,別讓耳朵長期暴露於冰凍的環境中。

治療 用整形外科手術,可把耳朵重組及接回,可以借用耳後皮膚組織造成皮,加上利用胸肋骨的軟骨再重整新的耳朵部分。另外的方法是造了假耳再安裝回耳朵位置。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