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890220

長庚醫院北院區女醫師聯誼會

前  言

        前些日子某報上有位女醫師撰文,描述自己醫學系畢業後嫁給一位開業醫師,婆家希望她全心照顧家庭,因此從無機會行醫。數十年後她的醫科女同學自美返台,多年不見二人餐敘,彼同學在美國事業有成,任職於美國某醫院主任醫師。反觀自己,多年來相夫教子,自覺乏善可陳,自嘆自己不是”好命”的女人。如果有人也曾看到這篇文章,相信未必與她有相同看法:作家庭主婦不一定落伍無成,而作醫師也未必是”好命”,如文中所言:”命”是人”運”出來的。多數的女性醫師們都面臨過事業與家庭的取捨、平衡;好命與否,見人見智。作個”好命”的女人,首先要作個快樂的女人。身為女醫師,IQEQ兼具,發揮所長,愛工作愛家庭,自然充滿快樂。

        這期女醫會訊,由牙科的女醫師們提供文稿。一年復始,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盼望所有的女醫師,作個快樂的好醫師,”好命”的女人,以此與各位共勉。

林口牙科系 蔡蔭玲

成就與願望  

林口牙科 葉惠津

找學校、找老公

        大學時代,一位足智多謀、窮力奉獻社團的學長,在一次期末考前埋頭苦讀後猛然有所悟,他以慣有的戲劇性口吻告訴我:「當一個牙醫師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感受那種雙手將垂危的病人救起的使命感。」多年之後,他如願地娶了我那醫學系學姐為妻,這或許些許彌補了他的缺撼。而我,因為沒有那樣強烈地感受到從醫的使命,始終沒有付諸行動重考,倒是在畢業之前決定再出國進修,好好救救台灣人民的牙周問題。

        那年我一邊工作一邊忙著申請學校,老爸終於看不下去開口了:「念書不重要,你趕快找個人嫁了吧!」我拍著老爸的肩膀,信心十足地告訴他,放心,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事實如此,找學校比找老公要簡單許多,何苦自限於窠臼虛度青春。這樣的說法顯然無法說服父母,還好那時的男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公適時出現,才讓爸媽放心任我遠行。

事業、家庭

        自美歸來,身邊多了先生和女兒,親友們無不讚嘆地說,夫妻倆開一家診所,閒來一起“挑”牙齒,最好不過了。任憑我們努力地解釋,兩人所學不同,一個是贗復科,一個是牙周病,應擁有各自的事業;牙科就是牙科嘛!那裡分那麼多?!在我進入長庚時,仍引來不少質疑。對我而言,事業和家庭擁有相同的夥伴固然幸福,若之間有所爭執必定日夜受罪,再加上孩子的考量,尋找一份能夠貢獻所學、朝九晚五的工作是當初衷心的期望。老公或許心疼、或許抱著看戲的心情,他笑說:「醫院裡人事複雜,以你的個性我保證你待不到半年。沒關係,你隨時可以回來,我會養你。」開玩笑!憑我的專業知識,怎需人養我?

        我生完老二哺乳未畢,奉命回醫院規劃科內擴建工程,在沾沾自喜於自己的重要之餘,也第一次感受到現實環境的不近人情。三十天的產假尚嫌不足,卻得提前結束,熬夜畫圖。所謂的科負責人,充其量也不過是科裡的雜役。看不完的表單,開不完的會議,簽不完的名字,還有那永無止盡的會診及唸不完的期刊。健保制度朝令夕改,人事制度無法掌控,令人頓足氣絕的事幾乎天天都會發生。為了消化久候的病患,約診本上密密麻麻約滿患者的名字,而我能分給每一位病患的時間不斷地壓縮,我的“醫術”逐漸滑落。這就是我來此的目的嗎?我覺得很不快樂。

離職、留職

        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完成四個手術之後,還能回家煮一頓豐盛的晚餐餵女兒,結果經常是趕在幼稚園關門前將她接出,然後在路過的麵包店買兩份我們都喜愛的三明治,直接開車往褓母家接兒子。為免孩子營養不良,我每週至少帶著孩子回爸媽家進補一次,被爸媽寵愛的感覺真好,但是休息之後仍得早早回家,因為第二天還要投身戰場。夜裡,姊姊偶爾鬧床,弟弟偶爾生病不成眠,我身旁那個曾經很體貼的男人在工作一整天之後已經聽不見外界任何聲響,此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好好的睡一覺。日子在離職與留職之間游走,請不請外傭的爭執終因我的堅持而沉寂。

        好日子漸漸到來是在兒子開始學說話時,奇怪的是,有好長一段時間他只會叫爸爸。每天清晨,他稚嫩的聲音隔著monitor叫爸爸,那個被叫爸爸的人便會很快地跳起床去沖泡牛奶,而我則可以翻身多賴幾分鐘,並且聆聽monitor傳來的父與子的對話。

海闊天空

        科內成員正在逐漸增長中,我將手中的工作一一交付,漸漸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改變的或許只是心情。

        我曾以為自己有三頭六臂,可以同時八面玲瓏;學習當優秀的牙醫師,學習當成功的職業婦女,也學習當人人敬愛的主管;直到焦頭爛額,才知道自己不過是個俗人,理當緩步慢行。事實上,被迫成長不是一種很愉快的經驗,我卻選擇留下來,倒叫老公跌破眼鏡了。

        今年女兒就要上小學,兒子正瘋狂的愛上各種球,我答應自己多花些時間陪他們,如同小時候爸媽一路陪著走過一般。我還希望騰些時間給爸媽,並且不再讓他們看見我疲憊的樣子。

       後記:女醫師聯誼會成立之際,幾乎是我心情跌到谷底的時候。走出牙周病科小小的診間,我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感謝聯誼會中多位長者的經驗分享及鼓勵,我於是相信自信的女人最美麗。

出國進修

  林口牙科 陳慧玲

  我們班一共有14個學生,算是全美矯正研究所中人數非常眾多的program。不知道應該或不幸,我們班只有我一人來自非英語系國家。我永遠記得報到的第一天,我被領到專屬於我的診區,空盪盪的只有一台椅子,其他的器械裝備都要靠自己補充,桌上有著一疊病人的資料,老師告訴我們要打電話與病人家長連絡,約時間開始取矯正前的記錄,報到程序結束後,開始進行第一天課程,老師居然開始問起問題來了,講課的內容沒有寫黑板,沒有放slide,只是說得頭頭是道,我那時祈禱千萬不要問到我,很不幸地因為我的last name是Chen,對老美來說非常好發音,所以我常常是各位老師發問的最愛,就如同我之前所提到的,我們班只有我一人來自非英語系國家,他們根本不把我當外國人看待,所以每天到學校我都得戰兢兢希望今天能平安度過。

        日子就在每日大考小考,看病人及車模型中度過,我和我的那些”外國”朋友們也因為每日相處,變得慢慢熟識起來。我的左手邊和右手邊都是來自於加拿大的朋友,所以他們常戲稱我為Canadian Sandwich。我們班還有一些來自德州的朋噸的載卡多。每次載我回家時,我總要用跳躍的方式才能跳下他那台大車。在閒暇的時候,他最喜歡的運動就是騎他那台越野車,每次回德州時他太太總是會跟我們抱怨:她想帶cheese cake回去被他罵,因為Brad認為太麻煩,而他總是不厭其煩的開車回德州,因為可以攜帶他的越野車。

        另一位好朋友是來自西雅圖的Greg,他是日裔第三代,自認為是標準的美國人,喜好運動,每天一定要看遍USA Today、運動畫報這類體育報導,常常會打電話跟我聊天,聊運動及他的感情生活。Greg是一個非常雜亂無章的人,他的診區因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雜誌,而被我們臨床系主任把雜物扔出去,並在椅子上貼上警告標語”請清掃”,他的家簡直亂到無”立足”之地,因為整個地上都是雜誌。

        我的同學有的喜歡喝酒藉酒裝瘋,有的喜歡上健身房鍛鍊肌肉,我們曾一起開車出遊歡樂無限,我的好朋也曾挺著六個月的大肚子,帶著他五歲的女兒,在下雨天到我家接我,只因我心情不佳。這些點點滴滴,都將永遠是我一生中美好的回憶。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台北牙科 林佳蓉

        從事牙科的齒內治療工作已有十餘年,每天面對窄小.變化莫測的牙根管,工作時若沒有音樂的陪伴,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崩潰。因此,聆聽音樂對我來說已是工作時紓解壓力的唯一妙方,對我的兩個小孩來說它也是陶冶性情的良藥。

        走在街上,你可以發現到幾乎所有的音樂展示中心或音樂教室都會打出一句響亮的廣告詞,那就是‘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從小,我也是被這句口號灌輸長大的。但是,可惜的是在自己偷懶及父母要求不嚴厲的情形下,沒有學會任何一種樂器,對音樂的知識少之又少。自從升為人母後,我也和一些年輕媽媽一樣,堅持‘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的理論,每星期固定時間.風雨無阻拎著兩個小鬼頭去上音樂課。從幼稚園上到小學,從團體班晉級到個別班,中間曾經遇到無數次的學習瓶頸。小孩覺得煩(因為老師的教法,讓他們覺得就是在上課),脾氣反而變得更叛逆.不聽話;自己也覺得累,想放棄,也曾經懷疑過‘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這句話。

        但從去年全家到洛杉磯進修後,情形有了顯著的改變。兩個小孩進當地小學上課,出人意外,他們的琴藝在那兒受到肯定,居然為他們自己贏得極佳的表演經驗及榮譽。放學後的音樂教室也是以鼓勵的方式希望小朋友多上台參與,以提高興趣。大約每一季(四個月)就會舉辦一次的recital(音樂表演會),但是沒有任何比賽的意味在。我並不想要他們未來從事音樂工作,但是音樂對性情得陶冶是確定的。常聽交響樂的他們,現在對市面上的流行歌曲,沒有興趣。

        幾天前,老大很興奮的告訴我,他和同學已組團(兩個鋼琴伴奏,兩個拉小提琴)報名參加學校的音樂比賽,讓我驚訝不已。兄弟倆原本感情不睦(相愛時間少,吵架時間多),或許是為了比賽,現在他們常常聚在一起練琴.討論。(老大負責鋼琴伴奏,老二拉小提琴),感情似乎增進不少。一首‘往事難忘’的優美旋律(沒有走調),在一旁幫忙錄音的我聽得如痴如醉(有點誇張),欣慰自己的堅持‘可能’是對的。

花木蘭

林口牙科 龔素芳

        我喜歡看迪士尼電影卡通,最愛的是其中的花木蘭。 它源自於我們熟悉的中國故事, 然而又跳脫傳統, 沒有落入英雄救美的俗套。 電影中所刻畫的主角花木蘭更是率真可愛,聰明勇敢, 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同僚的感佩,光宗耀組的榮譽,還得到了一份由敬生愛的至情。 我想中國三五千年的歷史中若真出現這麼一號人物, 就真如同是滄海之明珠般的珍貴, 因為即使是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女性也不多見呢!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與作法在我的成長過程中, 造成許多困擾與心結。 雖然父母親都是屬於高級知識份子的公教人員, 但是在強勢的父親及至兩個備受寵愛的弟弟的夾縫中, 一個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女兒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甚至得不到母親的支持。年少的我充滿叛逆,在跌跌撞撞中,我常質疑:性別真的如此重要嗎? 他甚至超越了一個人生而平等的基本與真理。不過我仍然是幸運的, 因為我終究有機會進入了最高學府,而且更幸運的遇見了心目

        一見鍾情,對於婚姻也未及深思與計畫,中的白馬王子。當時好年輕,糊里糊塗的就一頭栽入。雖然現在想起不免為自己當時的無知捏一把冷汗,但又慶幸另一半與我相知相惜,在我們家裡沒有什麼事情非得男人作或女人做的,除了先生不願意折疊衣服,我則懶得報稅之外,我們的家務事分配合情合理, 對內對外都讓我覺得受到尊重,無可抱怨。這個美滿的婚姻不是用女人的委屈與犧牲來成就,我因此漸漸擺脫了生為女人的不自在, 活出了自己, 也過得愈來愈快樂與自信。

        旅美多年後,因緣際會下回到生長的地方。我看到電視上驚世媳婦系列如火如荼的欲罷不能,報紙版面上層出不窮的甌妻虐子事件,就連身邊的朋友同事也多的是在婚姻、家庭不計一切任勞任怨,彷彿命該如此。在經濟起飛電子革命之後,這個社會真的進步了嗎?佔了一半人口的我們為什麼聲音如此微弱?所謂的公平正義難道只是烏托邦?我的快樂彷彿又悄悄的蒙上了一點過去的陰影。

        長庚女醫師聯誼會的成立讓我感覺驚喜與窩心。這裡群聚了早已功成名就的人,還在努力奮鬥的,以及剛剛起步的新人。但我們有了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女醫師,或者說是女人。這群冰雪聰明,思想見解獨到的女性,宛如現代花木蘭。我私心期望在我們經歷多年辛勤努力而有了今天,在聯誼之餘還可以在女醫師聯誼會的領導下多做一點點事。因為身為一個女性主義的追隨者,對呂秀蓮、陳菊等先驅們篳路藍縷開創局面,固然敬佩,但他們畢生以社會運動為職志,犧牲了婚姻,未能生養兒女,在許多人(包括我先生)眼裡都失之激進。而我們這些女性中的佼佼者,幾乎擁有了一切,似乎更應伸出觸角,伸出援手來關懷我們的姊妹們。或許我們可以有機會與高中女生聊聊生涯規劃,讓不知道自己有無限潛力的少女們看到一個可及的美好未來,因為這個社會最不需要的就是瓊瑤式的菟絲花悲劇。或許我們更可以應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加一顆柔軟的心,來幫助無數的受虐婦女與兒童,因為女人應該幫助女人,沒有一個女人應該忍氣吞聲當小媳婦。所以讓我們告訴更多人身為女人的驕傲吧!我們的愛不能被輕忽,不能被糟蹋,它需要被聰明的妳我好好的計畫,運用,發揚與尊重。

那年夏天花兒、葉兒招手向我走來

台北牙周病科 潘惠玲

        那年初夏的中午,趁著午休出外走走,沿著台塑旁的延壽街走著走著,就到了惠陽超市後面的市立圖書館。一走出電梯,就被門口掛著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所吸引住。走近一看這並不是水彩畫,而是由小花瓣及樹葉所貼成的,我正在思考這些花葉是如何完成的同時,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親切的館長向我走過來,告訴我這是壓花作品,同時要我幫忙詢問,是否有同事願意利用午休時間來上壓花課,因為下期的壓花班學生招生人數尚不足名額,看著主任誠摯的笑容和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理作祟下,就這樣一口氣答應了人家託付之事(至今回憶自個兒實在太大膽,因為敝人當時連壓花是什麼玩意是何物,就當起了召集人)

        回到醫院馬上向同事招兵買馬,問大家是否有興趣參加『壓花』課,結果天不從人願,大家不是太忙就是對壓花不了解而做罷,讓我這個門外漢慌了,第一次出征就遭滑鐵盧,想想幫忙就幫倒底,死勸活騙把科內另一位同事--黃娟娟醫師一起押上了,就這樣踏上我的『壓花』不歸路! 在此也向諸位親朋好友回答,這就是我為什麼想去學壓花的難言之隱了。慚愧! 慚愧!

        第一次上壓花的時候,看到笑容可掬、略顯福態的老師,心中頓時吃了一頓定心丸,至少不是什麼惡魔妖怪,不然我真的連學費不要就要落跑! 壓花看似簡單,其實真要把花與葉放到圖畫上,事前還需要拈花惹草,把它們經過脫水、乾燥、上色等過程,接下來最重要的就屬圖畫的佈局了,老師把素描、水彩、粉彩、噴漆、各種的美術知識都拿來運用,上了幾堂課之後,才知道上壓花課可不是耗著玩的,這次可是玩真的! 因為要照顧花兒葉兒可不是隨隨便便,一不小心忽略它們,等到下一次上課佈局時,花兒葉兒也不理睬你,來個泡湯花泡湯葉,那時可有哭笑不得的窘態,只得像個做錯事的小孩向老師報告(長了這麼大,還要…..),想到此,孩童時的回憶湧上心頭,又是一番趣事在心頭。

        你問我壓花有什麼好處呢? 我想壓花學習過程中除了辛苦之外,壓花讓我對生命對時間更懂得珍惜,即使假日戶外踏青,路旁的花草總躲不過我的眼力,每每成為壓花作品中的最佳女主角。同理在門診中治療牙齒小生命時,學得更有耐心去面對它。其次對於時間的安排有了重新認識,那怕是短短的十分鐘、半小時,總會把花葉趁著休息的空檔處理完,尤其周五夜晚可說是我壓花的快樂時光,每當家人鼾酣睡之際,四處寂靜無聲,來點輕柔幽美的音樂配上香醇的花茶,做『愛做』的事,是歡喜是福份,盡在在不言中。

        是了,那年夏天起,花葉它們就這樣踏進我的生命中,跟我如此糾纏不清,抬頭望著壁上的壓花畫,那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是清新或是華麗,此刻的我只想告訴你,我已參加一場花與葉的野宴歸來,在生命中不虛此行!

 

 吃在他鄉的記憶

台北牙科 柯文青

        每到中午時刻, 大家總傷腦筋要到地下街吃些什麼時, 我總是不疾不徐, 也不擔心延診時要拜託別人張羅午餐; 不錯! 我就是便當族。對於我們這種兩人小家庭, 居然幾乎天天開伙, 好像有點LKK, 但這卻是我的休閒活動之一。

緣起

        開始真正”吃自己的”要算是97年去Chicago 唸書的時候。一個人住不太喜歡晚餐到處亂跑;而午餐如果要吃點像樣的,必須要步行一段路到另一棟建築,實在麻煩又浪費時間,於是加入便當族。這才發現,同事之中大多數都在診區裡的kitchen中解決。有些人一杯咖啡,烤個bagel 加cheese;有些人是一大盒生菜salad;有人偏好三明治及水果;幾個墨西哥裔則喜好熱食,如燉煮 (stew) 的食物、spaghetti和有料的米飯;而有人則一包chip 和可樂就打發了。因此在午餐時間一群人在餐桌旁gossip時,每當我打開飯盒就變得有些異類;藉此有機會”宣揚中華文化”並”吸收外來文化”,互相切磋交換recipe。於是假日買菜做菜變得很有趣,每道菜都像做化學實驗般開獎的心情。從臺灣帶去的食譜發揮了最大的功效。偶爾大家也會興起叫外賣的墨西哥taco,柔韌的餅皮包裹著香辣的各式蔬菜和肉類,是我最懷念的食物之一。

克勤克儉

        在Chicago當時牙週病科魏檳琪醫師也住在downtown 西北大學校區,有時我們會相約去Chinatown 買菜。有一次正打算買一包冷凍水餃時,她就建議我試試自己包。魏醫師實在是DIY一族的佼佼者,跟她討教不少生活經驗,無形中看緊了荷包。愛吃甜食的我,乾脆連蛋糕都自己來,還可以分享同事品嚐;但老外總覺得我的蛋糕不夠甜。同一棟大樓唯一的臺灣鄰居Helen 是我食物的忠實品嚐者。有一次一起去shopping回到家已下午一點,飢腸轆轆;我隨興煮了榨菜肉絲麵,她讚嘆得說了十次以上的好吃;這是她到美國五年來的第一碗,原來感動可以這麼簡單。最後一年的Christmas,我的論文已defense完畢,心情格外輕鬆。Helen 拜託我把一隻Thanksgiving 沒煮掉的冷凍火雞解決掉。那真是一次難忘的經驗,十磅重的火雞光是解凍就三天,根據老外的食譜依樣畫葫蘆,只是把 stuffing 改成類似中國的臘味飯,為了這隻火雞開了小小的 party,賓主盡歡。不過下一次再也不玩這麼重的火雞,實在太辛苦了。

異國風情

        中東的食物是相當好吃的。當時如果想在 weekend 打牙祭,不是日本料理,就是到 Greektown,Chinatown,要不然就是地中海和中東食物。在義齒補綴科有位埃及fellow Osmen 是一位回教徒。在齋戒月的開始,他們總要像慶典一樣吃喝一頓。那次他說要親自下廚招待朋友,我實在不敢相信;原來他來自埃及的一個望族,出國前跟家庭的大廚學了一些,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派上了用場。Party 是下午四點半開始。一到他家,滿滿一屋子的中東人,滿滿一桌豐盛的菜餚,空氣中瀰漫著快節奏的中東舞曲,而我是唯一的東方人。有許多的肉類,看不到綠色青菜;據說奶油放得愈多,主人愈有誠意。飯後他們不喝酒,而是一杯又一杯的濃茶和極甜的甜點。大家歡樂的玩著 pictionary (一種畫圖猜字的遊戲),至半夜十二點多,我的眼皮也不聽使喚了,而他們才要 go out for dinner;我才了解剛才那一頓是午餐。原來齋戒月過後,變胖的比變瘦的多呢!

        農曆年又要到了,又是一個充滿食物和歡樂的節日,祝福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吃的回憶!

聖誕晚會

台北牙科 呂亭頤

        去年是抱著好奇的新去參加女醫師聯誼會的聖誕晚會,今年則是充滿著期待的心情去參加。果然不出所料,今年的熱烈更甚於去年。參加過許許多多不同型式的聚會。就屬這個聚會最特別也最溫馨,充滿了女性所特有的細緻,就從那特別的參前酒以致於主菜及甜點,再看看出主辦者的用心。但最令我感到會心一笑的就是進門發給大家的面具和帽子,到今天我都還保留著這頂帽子作紀念,真的非常感謝前輩醫師在百忙之中還要撥空來安排這次聚會,相信您們一定花了很多的心血,真的要對你們說聲謝謝。

        女醫師的生活其實是非常單純且忙碌的,平常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閒話家常,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大家交換生活的心得,再溫柔的燈光.優美的音樂.美味的餐點下,跳脫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繁瑣,徹底的放鬆,無拘無束的談笑,真的是一個難能可貴的聚會。再閒談之中,發現其實很多人對牙科並不是很熟悉,並不知道牙科其實可以細分成許多科,一共有八科:一般牙科.牙體復形科.根管治療科.義齒補綴科.兒童牙科.矯正牙科.牙周病科。大部分的人對牙科都心存恐懼,其實並不是每一項治療都那麼恐怖,再說只要上了麻醉藥,大部分都不會有什麼感覺,甚至還有人躺在治療以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還不小心就咬到牙醫師的手。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牙科這個聽起來很恐怖的科,其實是長庚裡頭,女醫師數目最多的呦!所說牙科其實是很溫柔得啦!藉由這次的聚會,可以了解許多不同的科別,也可以聽聽前輩醫師的經驗談,更棒的是可以聽到鄭醫師美麗得歌聲和精采的表演,相信只要有來參加的,一定會忍不住得想:下次我一定要再來!

我的兒子以及他的昆蟲

台北牙科 林秀娜  

        媽,媽, 我又捉到一隻昆蟲了,你趕快來看看呀!」,聽到兒子清脆的喊著,手裡拿著補蟲網和昆蟲盒向我奔來,我的心裡又升起一股暖暖的感覺,趕緊向他走去,大概,這就是無法言喻的天倫樂吧!

        自從兒子迷上昆蟲以後,我們家就起了巨大的化學變化:本來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的姐姐,開始帶著年幼的兒子到後面的菜園中尋找著各式各樣的昆蟲;連本來很討厭小蟲的我也跟著研究起來,兒子對於昆蟲總是抱著這樣的態度:不管大的小的,大小通〝捉〞;不管胖的瘦的,通通接受,就這樣,兒子的戰利品越來越多,從我不用看都猜的出來的螞蟻,到我一見到就起雞皮疙瘩的毛毛蟲,什麼都有。兒子對這方面可是很有研究的,我一點都不懷疑,他從不涉略除了這個以外的所有書籍,他看到昆蟲總是和我們很不一樣,我們第一眼看到昆蟲,不是看牠有害無害,就是看牠長得漂不漂亮,兒子看到的是牠的生活有不有趣,看到的是牠吃的東西特不特別.吃東西的樣子又是如何……等。

        第一次看到兒子那麼專注的研究一種東西,第一次看到那對什麼都不在乎的小眼睛專注地直視著昆蟲盒的一舉一動,那時我終於明白,兒子對於昆蟲不是像小孩子玩玩具,有玩膩的一天,他對於昆蟲的熱忱絕對不是只有三分鐘的熱度,因為如此,我也對昆蟲著了迷,我開始跟著兒子上山下海,只為了要捉到一隻沒捉過的昆蟲;為了要研究鍬形蟲的一生,我們跑到深林只為了找尋尚未變成成蟲的鍬形蟲幼蟲,要找鍬形蟲的幼蟲並不容易,因為牠們總是藏在朽木中,把朽木劈開也不容易,因為還得小心不能傷到鍬形蟲的幼蟲,不然就功虧一簣了;在捉到以後,並不能見光,不然你就又殺死了一隻無辜的小生命,我們很辛苦的照顧著這些小生命,雖然很辛苦,但是,當我們看到從朽木中爬出的是一隻隻的鍬形蟲時,我們知道,這一切辛苦有了收穫;大概很少人會像我們一樣瘋狂,但是也很少人會了解這種樂趣。

        兒子不僅喜歡昆蟲,也很努力的維持牠們的性命,他不喜歡把活的昆蟲製成標本,也許這隻昆蟲很特別,也許他想永遠的留著牠,但兒子總是一直飼養到這隻昆蟲到牠生命的最終點,才依依不捨的把牠做成標本,他最看不起的就是為了自己的收藏而殘害生命的人。

        我想兒子這樣的興趣大概會持續到他長大以後吧,也許〝昆蟲〞會成為他一輩子的目標,也許長大以後他會從事其他的行業,我無法確定他以後會走的路,但是我衷心的希望他不會忘記他曾經為了昆蟲上山下海,進忽瘋狂,他是那樣的喜歡昆蟲,他是那麼專注的看著牠們,這一切的一切,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希望這個回憶不管在誰的心裡,都是深深的,不會忘記。

相對論

胃腸科 沈一嫻

        他小時候母親就覺得這位兒子有點不正常,他的頭很大,形狀也奇怪,他說話所用的時間比起別的孩子要多得多。愛因斯坦比較孤獨,不喜歡說話,學校的運動,他不會參予,他很討厭上學,經常裝病缺席,在上堂時,經常神遊四方,思考一切他喜歡的問題;後來,更因為上課與老師爭執,被開除學籍。

        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他的特殊相對論[Specific Relativity](1905)和一般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1916)使他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希特勒上台後離開德國,在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執教,1934年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工作,1940 年成為美國公民和普林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Princeton]教授,畢生致力於將統一場論、將量子理論與廣義相對論合併起來的嘗試,死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

        當我年事漸長,我益發覺得幾乎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相對的”。你想必不同,很好!請你舉出什麼是“絕對的”?真?善?美?父母對子女的親情?

        除了“死亡”以外,我想不出什麼是絕對的。我們在很多事件的思考或情緒反應上,常“長”陷入“絕對的”情結;以致於產生對立、仇恨、廝殺,人際的疏離和悲劇於焉開始。有了這些體認,我學習多方位的思考,盡量不要只從自己的立足點來看事物,“世界大同”仍是我迂腐的期待。正因為“相對”的存在,所以我認為argue(吵架、爭論)是有正面價值的,它讓事件呈現,藉由辯證,可讓雙方互相了解、可減少羅生們、可協調出一個互相可以接受的原則。我討厭迂腐和粉飾太平。當然,argue時要有“相對論”的素養,要有舉證思考的能力;事後,要有就事論事的雅量,還要有繼續正向思考的能力。

愛因斯坦的太太

        我不懂物理學的相對論,但我幾乎是崇拜愛因斯坦的。為了寫這篇文章,上網去查些資料,然而他的特殊相對論和一般相對論仍是超過我的理解。有趣的是,女兒告訴我他的私生活(愛因斯坦的太太 智庫文化出版),他年輕時渴望有一名與他“才智相當”的女子相伴,第一任妻子梅麗可是他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同學,聰明絕頂,有云愛氏的相對論之原始創意和重要運算是來自梅氏,和梅的討論可激發出愛氏源源不絕的想像力。十一年後愛氏離婚並另娶表妹艾爾沙,宣稱他很高興艾爾沙不懂科學;更有甚者,離婚後,愛僅提供微薄的生活費、鮮少探望梅及孩子,么子罹患精神分裂,他在梅死後即將之送進精神病院,移民美國後的將近四十年未再探視么子。

扒糞?多面相?

        人都有缺點,愛因斯坦也不例外。他雖然是偉大的物理學家,熱愛和平;但是做為一位丈夫或是父親,他卻讓人難以恭維!

女性之光與熱 

【會長 黃妙珠】

        曾經接受女醫師聯誼會邀請來專題演講的桃園縣長,也是我們女性之光─呂秀蓮縣長在去年十二月初,特別邀集各界婦女代表籌立專以拓展女性空間為主題的水蓮會。最初接到參加籌備會的通知時,想想就以回饋的心情去探個究竟吧,沒想到當天便莫名其妙地被推舉為副會長之一,幾經推辭不成,只好姑且以學習的心情繼續參與看看。

        水蓮會成立之後,便陸續推出以女性為議題的種種研習營和座談會,讓各行各業的女性聚集一堂暢談她們的心聲。在這當中不難發現,除了我們所關心的健康問題之外,其實有很多人為爭取社會的公益在努力、為兩性平權的法律在奮鬥,也有人捨去高職俸祿而願意從頭做起,為的是要創造自己生命的價值、、、。看到這麼多的女性個個有深厚的專業、寬廣的視野、真誠的關懷和堅定的付出,除了感慨自己是井底之蛙外,對她們還真是由衷的佩服!

        最近在陳院長和美涓副院長的關注下,醫院開始注重在工作場所中兩性相處之道,希望藉由多方的集思廣益來使同仁有較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醫院這個特殊職場中,女性員工特別多,但是以護理、檢驗、助理、病歷及清潔工等職權卻不高的居多。女醫師雖佔醫師的比例不大,但卻是能給女性員工最適切的了解和支持的一環,因此我們應該責無旁貸為女性的權益付出心力,尤其是面對性騷擾的問題時能挺身而出,協助柔弱的一方有申訴和討回公道的機會。姊妹們,以更多的智慧和熱情為這利己利人的事來努力吧!

蓮花即是荷花  

        蓮花就是荷花,學名荷花,俗名蓮花。植物分類學上,它是屬於睡蓮科;蓮屬。由於「睡蓮」的關係,才使人們容易對蓮花與荷花產生誤解。

 

蓮荷

睡蓮

全緣,葉片出水,色淺綠

鋸齒緣,葉片浮在水面上,色濃綠

露出水面有刺

緊貼水面無刺

夏秋開花,有蓮蓬、蓮子,花色少,中國式宗教

春夏秋開花,無蓮蓬、蓮子,花色繁多,印度式宗教

根莖

蓮藕(橫莖)

球根(像芋頭)

開花時間

清晨

晚上(子時蓮),日出後(午時蓮)

 

君子之花

花之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