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吃鸡(之三)----食堂言鸡


    写完上面两篇我突然迷糊了,不知该把这一篇叫什么题目。按理说
在雅居谈吃应该介绍些好吃的东东,而我下面想写的恰是上大学后吃的
各处鸡,可是,很明白的一个事实盘旋在我的脑中叫我有点茫然,那就
是:上大学后我确实没吃过精彩的鸡。在我心目中,还是家里的烧鸡最
好(我曾戏称此为"X氏烧鸡"),而大学离家吃的鸡,不过是过过鸡瘾
罢了。而在浦口呆的两年,更是惨不忍闻,还是据实照录下来,就题为
"食堂言鸡"吧,没有什么可吃的啰。

    sigh,这就不是谈美食了,食堂和盒饭里的鸡,都是那种洋鸡,又叫
肉鸡,味粗而淡,且总有一股不新鲜的味道。即使是这样,在食堂吃饭的
日子我的荤菜总是打鸡,鸡腿,鸡肉,可能是为了解解馋,过把瘾啦。
浦口的食堂有一个特点就是卖荤菜可以配菜,就是说你打了荤菜后可以
加一点白菜帮或青菜叶什么的,我不甚喜欢。

    在浦口自己打的第一顿饭,就打了一只鸡腿,当时的价格是一元八,
后来就再也没那么便宜,听师姐师兄说那是必然的"新生餐",给家长看的。
那天又累且想家也就没计较这么多,事后才想起来它的奇怪的便宜。

    食堂的鸡还有一个令我失望的特点,就是虽然都命名为"鸡腿",可实
际上常给的是一块一块的鸡骨头,具体不知是什么部位,反正是肉少骨多,
可恨的是还顶顶压秤,一块就将近三元,可实际啥也吃不到。我千方百计
想尽心机打到名副其实的鸡腿,于是在措辞上做文章。第一次对卖荤菜的
师傅尽量口齿清楚的说:"请打一份鸡“腿”!"没什么效果,依然一块大
骨头丢上来。第二次一字一顿的说:"我要打一“根”鸡腿!"----bong!
一块大骨头。第三次咬牙切齿:"我要打那一根,那一根鸡的----腿~~~!!"
还是骨头。从此我放弃了尝试。
    这个故事我当笑话讲给很多人听过。

  不过还是有过幸运之神的垂青。有次我去得迟,一副三年没吃的样子,
一位师傅可怜我,给了两小枝鸡腿,又顺手捞了一捞汁里。结果我那天发现
汁里有两片赠送的鸡腿上掉下来的肉,好美味啊!这个记忆几乎刻骨铭心,
这时若还想得起来"鸡瓜",真是叫人发抖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