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有明天的未來(上)

5大學生放棄假期為世宣會賣力

五個年輕人趁著大學假期可以做甚麼呢?你可能會去打工、旅遊、或者待在家裡放松心情…,但他們選擇了一個不一樣的假期,就是在古晉推廣「世界宣明會」( WORLD VISION)的思想!

「世界宣明會是一個非盈利的國際基督人道救援和發展組織,它主要是幫助一些貧苦地區的兒童,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安全的居住環境、營養均衡的食物、穩定的健康、良好的教育及更光明的前程,一切我們可以輕易獲得倖福,對有些兒童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其中一名成員,方素雅表示道。

5個人一起做義工

他們會有這樣的念頭,江惠麗的功勞不可或缺,「我第一次在NTV7看到有關世界宣明會的消息後,就連上了他們的網站去看看,覺得這個組織很不錯,就聯絡他們,由他們提供光碟、手冊等宣傳物品,再找朋友一起做義工幫忙為這個組織宣傳。」

因此,她就找來了曾是同學的素雅、靜瑩、燕盈和福順一群人趁著大學假期到本地各學校、教會等地跑透透!「當我和其他人提起這個組織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甚麼東西,因此,我們決定介紹給更多的人知道,讓他們也來幫助這些兒童!」

「當我向朋友提起時他們給我的反應都很好,有些還提出許多意見,但剛開始做時要化肥很多時間去了解這個組織的運作,許多朋友要參與但因為時間上無法配合而作罷。」於是,聚起來的5個人就在今年4月開始了他們一連串的活動,「我想6月回到學校後,我們依然會繼續為這一份工作盡我們的力量,把訊息帶給大學的朋友。」

「很多朋友都說我們吃飽沒事做才會去做義工,但與其坐在家裡,不如讓假期充實一點,把沒有人知道的訊息傳達出去?何況現在戰爭、經濟問題一大堆,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兒童!有報告指出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有一名兒童因為沒有清潔的水、食物、疾病而死亡,與其讓這種事發生,我們就要讓更多的兒童接受基本的教育來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一致表示道。

兒童贊助計劃

兒童贊助計劃是世界宣明會主要的計劃之一,這也是一個長期計劃。該計劃是一種透過個人或群體的贊助,協助發展中國家的父母們喂養他們的孩子。贊助人只需支付每月馬幣50元的贊助費,讓世界宣明會能夠提昇受贊助孩子的家庭生活水平。此外,世界宣明會也擁有辦公室兒童贊助計劃讓機構可以參與贊助。

不說不知,惠麗還領養了一名蒙古的兒童,「我是在去年2月多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然後經過幾番思索後決定贊助一名兒童,現在已經有一年多了!」

領養一名兒童,你每月只須付還50零吉,也就是說每天只要1零吉70仙,若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馬來西亞的贊助金十分便宜,而且你完全沒有合約約束,當你無能力或不想繼續贊助下去時,你可以寫信向馬來西亞世界宣明會說明以中止你的贊助,不過,除非萬不得以,否則這個方式並不鼓勵,畢竟這是一個長期計劃,你的錢可以讓該名兒童得到基本的生存條件直到他有能力照顧自己為止!

「你不一定要是個人單位來贊助,學校、團體、家庭等都可以贊助那些貧困地區的兒童,以馬來西亞來說,所贊助的兒童都身在蒙古、南非、中國、泰國、柬埔寨等地,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捐款集中在特地的國家中,」惠麗解釋道。

「我覺得贊助一名兒童是一件很感動的事,你會和他建立一種關係,你可以收到他的照片、個人資料、知道他那個地區的發展並且可以與他通信,有機會的話,你還可以透過世界宣明會的安排去探望他!」惠麗稱道,負擔50零吉和這種種的感動比較起來是太值得了!

「你給了他一個上學的機會及基本的生存條件!」這句話讓人特別深刻。

就連盧靜瑩和素雅也想領養一名兒童,「我想我會找幾個朋友一起贊助一名兒童,畢竟我們現在還是學生,經濟能力不強,一切尚在計劃中,」靜瑩透露道。「而且那些嘴裡說我們吃飽沒事做的朋友都在計劃要不要贊助一名兒童,讓我們心底很感動!」惠麗說道。

走入校園

目前,他們去了三中、聖多瑪政府中學及貴族學校,其他的政府學校因為等著教育部的公文所以暫時無法進行宣導工作。

「我們的主要對象是高班的學生、老師、校長等人,讓大家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和他們所進行的工作。」而校方給他們的反應都不錯,讓他們信心大起!

「雖然也有人說中學生沒有自己的經濟能力,50零吉對他們來說是個不輕的負擔,其實,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在傳達訊息,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個播種的工作,希望它有一天會發芽,也許他們現在沒能力,但等到他們出社會工作後,也許他們就會贊助一名兒童,或者他們也可以集合多人的力量一起贊助一名兒童,」素雅解釋道。

「況且,口述也是一種幫助,他們沒有能力出錢,但他們可以把這個訊息告訴其他人,包括了朋友、父母、親戚等,幫助那些孩子生存下去!」

其實,他們最想從解說會中帶出的訊息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和他們比較起來真是太幸福了!「我們自己是幸福的,就希望能播出一點愛心,與其他兒童分享,讓他們知道幸福的滋味,有些地區的孩子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還被父母虐待且被迫做苦工,他們從家裡逃出來就住在地下水道裡,你能想像那種生活嗎?世界宣明會定期會有義工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學習回到正常的生活,因為贊助他們改善他們的社區環境、建學校等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就好像在蒙古義工幫孩子們建了個兒童游樂場和蒙古包,讓他們就算再窮也有一個住的地方和一般孩童可以輕易享有的娛樂。

難題打不倒他們的心

「我們花比較多時間在找學校方面,因為起初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到底葫蘆裡賣甚麼藥,因此都不大願意接受我們的解說,唯有在我們詳細解釋後,他們才給我們比較積極的反應,」靜瑩稱道。

除此之外,聯絡工作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難題,「不過,我們都會定期檢討之前做過的活動,這一來是給我們機會改善,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有更大的時間相處並學習,」素雅表示。

「我覺得古晉人比較小心,通常要我們解釋得很清楚才會做任何決定,不過,在了解這個組織的運作後,大家都表現得很熱心,」素雅稱道。一直努力在推廣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組織,「我們最壞的打算就是沒有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推廣,但做了之後很多人都給我們機會去宣傳讓我們感恩在心!」大家一致表示道。

如此一來,也給了他們很大的挑戰,尤其是要以不同的語言清楚地表達世界宣明會的理念,「其實我們最希望的是我們演說時可以讓人感動,並給人好的印象,這些都是我們在學校沒有學過的事,」素雅表示道。

有興趣的團體、學校、教會或任何組織都可以聯絡他們,以便在這個5月內安排解說會,而且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我們的解說大約在15分鐘左右,如果設備允許我們還會有播放光碟、投影片等等,一般我們都會輪流上陣,依照個人不同的時間做安排。」

做好事不分宗教

雖然世界宣明會是一個非盈利的基督組織,但它幫助的對象是不分國籍、宗教、種族等,比如靜瑩是佛教徒但她也參與世界宣明會的活動,「我覺得這也畢竟是一個機緣,就好比在靜思語中就提到要做好事要等到機緣,等到機緣來臨了,有的人會不小心錯過,因此我們要懂得把握機緣做功德,宗教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決心,我們都是從不同的信仰中產生一個共同體來做慈善,何況宗教都叫我們行善助人!」

「我們也很感激她不介意陪我們去教會解說,」身為基督徒的素雅和惠麗帶著感激說著,這一次除了可以做好事外,相信他們也學了很多東西,包括如何面對群眾說話、與朋友相處,這些都是很難得的經驗呵∼

給孩子一個有明天的未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