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癮若現越痛越過癮篇

紋了不要後悔!

上癮是一種放松的籍口。

很多人對某種事物產生上癮的情形都是因為該事物能讓他得到某種程度的快感,誘發成癮。

在中國文字用語中,「上癮」這個詞彙似乎在指不好的事情,例如毒癮、酒癮等,上癮後就很難去除,因此給人不好的印象。而諺語中更出現了不少成語告誡著年輕人不可接近令人上癮的源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東西都可能誘發上癮,藥物、酒精、毒品、菸草、科技、甚至是運動、口味等都有可能令人不自覺地迷上了,待要抽身已為時太晚。

其實,世間任何一間事都是好事,但是一經著迷,陷入無法自拔的地步,就曲折了原本的好事。

人難免會對某些事,某些東西有所偏好,只要不要影響到他人,其實也是吾人所好。嗜好也是一種成癮,只是對於這種癮我們通常以寬容的心來對待並且鼓勵。

要痛才爽!

紋身對有些人來說只是一種次文化的表現,或過去的幫派記號,但有一群人卻對紋身情有獨鍾,認為這些美麗的圖案都是一種藝術,將之視為至寶,而且經常樂此不疲,越紋越上癮。

你是屬於前者,或是後者呢?但先且不管你喜不喜歡這門藝術,古晉紋身中心的陳華南自1998年開始就幫人紋身,至今已有約六年的經驗,而他本身的第一個紋身就奠定了他今後的路。

此話怎麼說呢?原來,在1995年他就為自己紋了一個紋身機的圖案在其右小腿上,「這個紋身圖案還是我自己花了5個小時紋上去的,紋身機是代表我自己,而其他的則有牡丹及海棠花,這些都只是裝飾作用,沒有特別的意義存在。」

「我本身很喜歡紋身這門藝術,加上父親的影響,而會愛上紋身。原本我一路來就喜歡畫畫,不過沒想到要做紋身這一行,只不過,後來經常看爸爸幫人家紋身,加上自己也開始去研究它們的圖案,就引發了我的興趣,」而開始幫忙父親做紋身這一行後,他因此和紋身結下不解之緣。

而父親則是到了1998年才教他替人紋身的技巧,學了5個月他正式披掛上陣,為顧客服務,「其實之前已經懂得怎樣去紋身了,只是沒正式幫別人弄,就好像我腳上的紋身自己就覺得很滿意!」

除此之外,華南身上幾乎三分之一的皮膚已被紋身佔據了,他由右手臂到胸前都有紋身圖案,「這麼龐大的工程是在1998年開始分成七次來刺,一共弄了19個小時,我把我喜歡的東西都放在身上,有金魚、龍、麒麟、刺藤、斗牛狗等等,這個紋身只要他喜歡還可以繼續接下去呢!

有試過的人就知道紋身的滋味是會造成一種習慣,甚至可以說成會上癮的。在演藝圈中,大小S和她們的姐妹淘就曾公然表示,每隔一段時間就很想去再紋一個,讓身上的紋身越來越多。

華南則透露,「紋身的確能讓人欲罷不能,過了一段時間又想再添新的圖案,因為紋身雖然是痛在現在,但時間過了,你又忘記當時的疼痛感,而看到新的、喜歡的圖案,自然而然又想要把它添到身上去!」

而不少顧客來了又來,也會和他成為朋友,「他們都是自己喜歡才會總是來,有的人是要刺一整套圖案,但分成數次來,但也有的是每次都刺新的圖案。」

「我的朋友當中就有三、四十人全身上下都有紋身,」華南表示。

72歲來紋身

有的人紋身會把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東西紋在身上,比如人名、符號等為的是留個紀念,當然也有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想紋身的慾望而已!

也有顧客是在其他人帶動下而成為紋身的愛好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人,起先是20出頭的兒子來刺,結果他回去之後不久又帶了50多歲的父親來刺,而父親之後又把年屆53歲的媽媽也帶來紋身,她也是我刺過年紀最大的女性紋身者,當時我就很好奇,問他們為什麼來紋身,然後他們就告訴我,他們本來以前就很喜歡紋身,只是一直沒機會去刺,現在看到兒子刺,就引起他們的興趣,自己也來刺,」華南表示。

而另一位72歲的老人也曾到他這裡紋身,「之前他只是自己弄上去的,到老時才想找一個紋身師傅真正來個紋身。」此外,也有情侶共同來紋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對方。

但無論掛著什麼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在身上留個記印,滿足自己。

紋身是藝術

「我會看顧客選什麼圖案而建議他刺在哪裡,不過我也曾紋過額頭、頸項及臉部的,但一般我都不太建議他們紋一些太明顯的地方,當然有的是之前自己有刺過,要求我幫他修改的,」他透露道。

如今紋身不再是江湖人物的專利,許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和生意人都喜歡紋身,「以前紋身是男生的天下,但現在紋身的女生也越來越多,造成今天紋身男女平等的現象,不過兩者紋的圖案還是有差別的,女生比較喜歡簡單的圖案如花朵、藝術性和 T ribal(全黑)的圖案,而男生則會選擇較複雜,如龍之類的,反之Tribal的圖案就較少。」

不少由國外回來的人都喜歡找他進行紋身,「因為在國外紋身十分昂貴,因此過年前會比較多顧客,但每天我都平均工作四個小時幫顧客紋上他們喜歡的圖案。」

那麼現在流行的紋身貼紙會不會影響到紋身的人呢?「不至於,因為玩紋身貼紙的人和真正來紋身的人不同,因為並不會影響到我顧客的選擇。」

紋身痛嗎?

有多人想到紋身第一件事就是到底會不會痛?其實這要看你刺在什麼位置,手臂通常是最多人刺的位置因為比較不大會痛,反之若刺在背後和肋骨就是最痛的,因為這要看個人神經線的分佈。

「一般人的紋身時可以忍受2□個小時,最多也只是8個小時,這主要是看個人的情緒,開朗的人可以忍受而久的紋身時數,有的人覺得女生比較能忍受疼痛,其實這也不一定,因為女生紋的圖案通常比較小,時間相對的也沒有這麼長。」

最近很多顧客喜歡有顏色的紋身,因為現在的顏料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看起來舊舊的,而比較鮮艷,「不過顏色的通常比較貴,因為摻色不容易,而且還要搭配。」

紋身的價格主要是視其圖案的複雜度、面積及顏色,一般最低價的紋身大約在100 140零吉,而有的則是上千,比如紋整個背部,普通的就要20003000零吉,而複雜的花紋更要50006000零吉!

其實,流行紋身早在藝人的推波助瀾,加上紋身技術的邁進及業者引進各種各樣美麗的紋身圖案下,吸引了一批年輕人為此著迷,不少年輕人常喜歡和朋友版材身上的紋身圖案,輸人不輸陣也就越紋越多。

行為舉止前衛的小嬡就形容如果她不去紋身的話,就會覺得好像皮在癢,渾身不自在,因此,她經常一存夠錢就去找紋身師傅,為自己添上〞新裝〞。

另外,二十出頭的阿青原本只是玩紋身貼紙,再來就是現在流行的彩繪紋身染料,帶塑膠的紋身項圈,但她早已不滿足如此,在朋友的支持下,她去弄了身上第一個真紋身,有了第一次之後,她表示:「看到自己喜歡的圖案在身上形成時,那種感覺太好了,真想再紋下去!」

洗紋身?更痛!

其實,紋身的人多,想洗去紋身的人也不少!台灣藝人婷婷就因為身上明顯的紋身影響了工作機會,而打算將之洗去。

然而,利用雷射洗紋身的服務非但費用高,而且過程更較紋身疼痛及漫長,在本地更不易尋獲,因此想要紋身的朋友還是要在事前想清楚!

此外,紋身時也要注意紋身師傅是否確實是「一人一針」及進行過完整的消毒手續,免得受到感染。

另外,不少紋身師傅也有一個原則就是不幫18歲以下的青少年紋身,目的就是怕年輕人衝動下決定,事後才來後悔。

打洞,新玩意

除了紋身之外,打洞也日益受到愛炫一族的歡迎,成為新一波的上癮明星。

然而,華南卻表示本地的打洞風潮尚未真正地受到年輕人歡迎,「我這裡也提供打洞服務,不過顧客並不如來紋身的多。」

況且,大家充其量也只是打耳洞、臍環等,很少有人趕去弄個眉環、鼻環、脣環、甚至是舌環等!

毒癮篇